- 年份
- 2024(5514)
- 2023(8103)
- 2022(5930)
- 2021(5260)
- 2020(4189)
- 2019(9371)
- 2018(9148)
- 2017(18013)
- 2016(9328)
- 2015(10652)
- 2014(10676)
- 2013(10268)
- 2012(9239)
- 2011(8296)
- 2010(8486)
- 2009(8171)
- 2008(7262)
- 2007(6373)
- 2006(5827)
- 2005(5798)
- 学科
- 济(39795)
- 经济(39752)
- 融(26993)
- 金融(26993)
- 业(25566)
- 银(23808)
- 银行(23802)
- 管理(23344)
- 行(23149)
- 中国(21043)
- 企(20511)
- 企业(20511)
- 方法(14479)
- 数学(12676)
- 数学方法(12605)
- 制(11874)
- 农(11852)
- 财(11597)
- 业经(11246)
- 中国金融(11165)
- 地方(10364)
- 贸(9982)
- 贸易(9968)
- 易(9817)
- 农业(8347)
- 体(7757)
- 务(7738)
- 财务(7711)
- 财务管理(7701)
- 企业财务(7401)
- 机构
- 学院(125906)
- 大学(125673)
- 济(59600)
- 经济(58403)
- 管理(44691)
- 中国(44496)
- 研究(44120)
- 理学(37094)
- 理学院(36770)
- 管理学(36238)
- 管理学院(36033)
- 财(29844)
- 京(25947)
- 中心(23516)
- 财经(23243)
- 银(22074)
- 融(21884)
- 科学(21805)
- 金融(21510)
- 银行(21357)
- 经(21172)
- 所(20986)
- 经济学(20735)
- 行(19951)
- 经济学院(18903)
- 江(18767)
- 研究所(18687)
- 人民(18275)
- 农(17767)
- 财经大学(17581)
- 基金
- 项目(78094)
- 科学(61952)
- 研究(60775)
- 基金(57398)
- 家(48406)
- 国家(48007)
- 科学基金(41522)
- 社会(40787)
- 社会科(38922)
- 社会科学(38913)
- 省(29505)
- 基金项目(29270)
- 教育(27148)
- 编号(24759)
- 划(24508)
- 资助(23690)
- 自然(23541)
- 自然科(23067)
- 自然科学(23065)
- 自然科学基金(22683)
- 成果(21104)
- 发(17957)
- 重点(17869)
- 国家社会(17772)
- 部(17552)
- 课题(17272)
- 性(16832)
- 创(16635)
- 教育部(15764)
- 制(15680)
共检索到210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韧韬 周永坤
双边货币互换国家的扩大以及协议金额的提高,为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了机会。今后我国签订的双边货币互换都应以人民币/外币的形式,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科 朱斯迪 夏乐
在“十四五”期间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双边货币互换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人民币全球跨境支付的真实交易数据研究了双边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货币互换可以通过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提升外界对人民币的信心以及增强人民币网络外部性等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国家而言,双边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效果更强。从货币职能角度看,双边货币互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职能上,而对价值贮藏职能没有显著影响。这符合通过构建双边货币互换网络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方面广泛使用,进而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承担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职能的基本政策逻辑。价值贮藏作为更高层次职能,双边货币互换安排的签订尚无法显著提升其职能发挥。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汇率市场化可以通过“信号效应”增强双边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本文拓展和丰富了关于双边货币互换的研究,为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进程中协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晓晴 陈宏
文章以金融危机为背景,以2008年12月12日中韩两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为起点,分析推动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所应当采取的策略。作者认为,中韩货币互换是东亚金融合作的深化,只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才格外引人注目,而且这次货币互换还引起了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极大兴趣。作者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并借鉴国际上一国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和模式总结,探讨性地提出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建议,同时指出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仍然只能是处于起步阶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炳才
改革国际金融、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措施在于加强金融监管,防止金融过度创新,建立全球信用评级的统一标准,对特别提款权进行立法管理,建立储备货币的淘汰和进入门槛机制。本文还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设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继志
2009年我国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金融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与多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开展了货币互换。分析表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提出了人民币需求,货币互换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增加了人民币供给。三项制度配合使用,产生了相辅相成的积极效果。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需要通过货币互换拓宽向国际市场输出人民币的渠道,扩大人民币的流出规模与使用范围,逐步摆脱对现有国际货币的依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宇
货币互换作为央行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手段已经在实际中为我国和国外主要央行所实践,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国际货币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外央行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互换实践的介绍,提出:应在传统的互换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人民币与境外其他币种的互换,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在具体操作层面实现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助推作用。从这一观点出发,文章重点对现阶段以货币互换形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难点、策略选择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货币互换 本币互换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岷峰 施志晖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强国战略目标。实现金融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所处的地位或所拥有的话语权。其中,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尤其体现金融强国的成色。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人民币无疑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极大的驱动作用。论文认为,数字人民币作为我国主权货币的数字形态,对于优化传统人民币功能和提供高效跨境支付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人民币在国际舞台实现广泛的应用,进而推进金融强国战略有效落地。因此,论文提出要提升数字人民币的国际认知度,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强化相关法律监管以及技术创新和安全保障等建议,以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宏
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探讨2008年12月12日中韩两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以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认为,中韩货币互换是东亚金融合作的深化,只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才格外引人注目。中韩货币互换对双方克服金融危机造成的进出口贸易困难将会产生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人民币国际化也具有推动作用,但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仍然是处于起步阶段。
关键词:
货币互换 双边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鲁政委
金融支持对于外贸发展至关重要。世界银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全球五大洲14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贸易融资问题进行调研后发现:贸易融资不足和全球需求不足一起,共同造成了全球贸易的下滑。而与贸易融资活动紧密相连的全球代理行业务减少的问题,也引起了杭州G20会议的高度关注。因此,从我国要实现"建设贸易强国"这一战略来说,加强和完善金融方面的支持,不可或缺。当前又恰逢人民币正式纳入SDR、国际化向前迈进的难得历史机遇。此时,系统梳理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成长 单豪杰
本文首先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的比较对几个重要相关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突破口。接着,在探讨了整个金融体系市场化几个核心问题的基础上,对证券市场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微观分析,并结合中国目前的实践状况,得出了上海证券市场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安排。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梅建予 陈华
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之后货币大规模跨境流动而引起的担忧。文章研究发现,在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放大了境外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产出和价格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央银行应将境外汇率失衡纳入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反应系数取决于境外利率、产出和价格对境外货币需求的决定系数。理论分析还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价格的有效性,而是否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产出的有效性,则取决于经济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未对国内利率、产出和价格带来明显冲击,且无论是在M0层次,还是在M2层次,人民币国际化均未明显影响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政策 汇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杨
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不断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和国际贸易总额都稳居全球第二,已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金融作为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梅鹏军 冯科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对我国货币政策冲销机制和冲销效果产生未曾有过的影响与冲击。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提出货币政策冲销可能存在过度冲销的命题,进而推导包含人民币国际化因素的货币政策冲销模型,最后以实证检验估计"过度冲销"的规模。本文研究发现:"货币互换式"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导致外汇占款结构性的虚增,外汇冲销存在"过度冲销",数理模型推导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实证检验和近似估计表明"过度冲销"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政策 过度冲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