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0)
2023(9862)
2022(7592)
2021(6840)
2020(5483)
2019(12331)
2018(12395)
2017(23334)
2016(13087)
2015(14709)
2014(14872)
2013(14205)
2012(12782)
2011(11329)
2010(11425)
2009(10795)
2008(10818)
2007(9589)
2006(8603)
2005(8249)
作者
(35931)
(30048)
(29809)
(28774)
(19194)
(14209)
(13644)
(11661)
(11463)
(10819)
(10382)
(10080)
(9816)
(9804)
(9630)
(9413)
(8953)
(8832)
(8722)
(8706)
(7805)
(7319)
(7244)
(6961)
(6912)
(6763)
(6754)
(6734)
(6008)
(5939)
学科
(48318)
经济(48229)
管理(40842)
(35682)
(30311)
企业(30311)
方法(17998)
中国(15993)
(15948)
数学(15322)
(15316)
数学方法(15103)
(14492)
业经(13383)
(11299)
(10089)
银行(10075)
(9633)
理论(9538)
(9355)
金融(9353)
体制(9252)
(9175)
农业(9161)
财务(9136)
财务管理(9115)
(9034)
(8680)
贸易(8668)
企业财务(8666)
机构
大学(180131)
学院(178774)
(73862)
经济(72164)
管理(64225)
研究(61418)
理学(54158)
理学院(53566)
管理学(52523)
管理学院(52193)
中国(50022)
(39108)
(37785)
科学(34727)
(30220)
财经(29796)
(29224)
中心(28969)
(27037)
(27012)
研究所(26785)
经济学(23910)
业大(23805)
北京(23761)
(23356)
师范(23090)
(22992)
(22455)
财经大学(22127)
经济学院(21360)
基金
项目(115834)
科学(91372)
研究(87306)
基金(83984)
(72740)
国家(72151)
科学基金(61991)
社会(56488)
社会科(53460)
社会科学(53449)
(44778)
基金项目(43323)
教育(41681)
自然(37881)
(37480)
自然科(37006)
自然科学(36996)
自然科学基金(36360)
编号(35356)
资助(33794)
成果(30465)
(27106)
重点(26696)
(26074)
课题(25730)
国家社会(24185)
(24174)
(24105)
(23110)
教育部(22972)
期刊
(85789)
经济(85789)
研究(58423)
中国(42821)
(32160)
管理(27248)
学报(26940)
(26549)
教育(24771)
科学(24727)
(24264)
金融(24264)
大学(21822)
学学(20346)
农业(17236)
技术(16910)
财经(15788)
经济研究(13749)
(13575)
业经(13100)
问题(11537)
(9347)
(9074)
(9004)
国际(8564)
理论(8533)
职业(8225)
现代(8152)
世界(8083)
图书(7965)
共检索到286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余元洲  周云洁  
在《货币二重化与双层币制的理论维度》一文中,已就货币二重化的动因、金价平价论以及黄金和特别提款权问题,做了多侧面的理论阐释。本文则就其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加以探讨。货币二重化有多种应用模式:可以是全球范围的货币二重化,也可以是局部地区甚至一国之内的货币二重化。而本文将要讨论的重点,则是亚洲地区的货币二重化。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秀辉  
数字货币是否是货币的争论,使得从一般学理层面探讨货币性质的评判依据十分必要。货币性质的复杂多元可以从货币本质、发展主体、社会属性和职能范围四个维度加以论证和认知。货币本质是商品还是社会关系,其所追问的是价值来自于商品的内在物质还是社会的普遍接受或政府的强制实行,体现了货币的价值性;货币的发展从市场创造到政府主导,体现了其信用性对风险应对能力的要求;货币是私人商品还是公共物品的分析说明,随着被接受范围的不断扩大,货币的社会性也越来越强;货币从专用货币到通用货币的发展体现的是职能范围的不断扩大,是一般性的获得与作用的过程。从货币的价值性、信用性、社会性和一般性四个维度把握货币的一般性质,为客观认知数字货币的性质和定位提供了多元视角。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晨  
伴随着矿业大开发的进程,中日两国在16世纪前后形成了独特的分层货币制度,贵金属与贱金属在不同交易层次充当货币职能。然而,两者的演进轨迹出现了较大歧异——日本较快实现了分层货币制度向单一贵金属本位的转变,而中国的分层货币制度则呈现粘滞与维持的状态。这与两国的资源禀赋与历史制度有着重要关联,日本的货币分层具有内生性特征,通过对矿权的控制与白银铸币化实现了贵金属与贱金属的主辅币联系,并通过历次货币改铸降低了货币成色;中国的货币分层具有外生性特征,无法通过制度变革来实现向单一本位的转化,因而多是使用信用创造的方法来扩大货币供给,以克服金属货币制度下的天然紧缩性缺陷。"内外有别"是两国货币制度走向歧异的基础条件,也为制度变迁的方向提供了内在动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秦池江  
“通货原理”从货币数量本身去寻找影响价格的原因,是肤浅的;如果以此来控制货币,无法真正克服经济危机。综观20年中国经济波动及其治理过程,完全归结于货币因素未必符合事实。货币数量说难以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深层次原因。我国金融业除了普遍存在一般性的风险以外,还具有其突出的制度性特征。目前化解金融风险的思路,偏重于债权债务的财务处理,对经济金融制度创新不足,病根未除,有可能重蹈覆辙。在化解国内金融风险中,央行和财政部都有责任充当最终贷款人,而且财政的作用优于央行,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建海  
货币最初是一种物品,具有物质性和内在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货币的物理特性逐渐减弱,越来越变得纯粹符号化,其象征意义日益彰显,这时的货币不只是充当交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更是代表人际交往的一般性工具。于是,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现代信用货币就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当代社会,搞好现代信用货币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仍是预防货币危机的根本之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建兴  曾祥炎  潘世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信用货币制度下的通货稳定问题导师:魏盛鸿教授研究生:林海本文的主题是通货稳定问题。通过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情形和我国经济转轨阶段的特殊背景的分析,强调通货稳定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中心环节,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保障。建议我国宏观经济...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湛  
无论从空间维度,还是时间维度,通过对货币功能演变及内涵变化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单一全球货币的实施还为时尚早,但事实上,货币一直在经历着走向统一的过程,并逐渐显露出统一化趋势,大同时代必将到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战明华  李帅  吴周恒  
基于推动动力特殊性所导致的金融发展功能异化,文章提出了中国金融发展具有规模化和市场化二重效应的新观点。文章据此结合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的新特征拓展了传统金融发展指标,并对金融发展指标从功能上进行了二重性区分,通过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尝试打开金融发展二重性对货币政策差异化影响的机理“黑箱”,提出了三个非竞争性命题,并对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金融发展总体上提高了货币政策的效果,但这主要是通过金融发展市场化效应实现的。第二,从传导机理来看,金融发展市场化效应强化利率渠道而弱化信贷渠道;规模效应Ⅱ则反之。第三,在企业抵押能力存在系统异质性的条件下,金融发展市场化效应和规模效应Ⅱ还会分别通过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产生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效应。第四,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的相对作用内生于金融发展的阶段、结构和功能,而且这一相对作用还会被实体经济的系统异质性放大。文章对于如何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提高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傅钰  
本文回顾了货币制度从金本位制到纸币本位制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汇率决定机制的变迁,重点阐释了传统和现代汇率决定机制中的代表理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乔幼梅  
辽以征战立国 ,其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产生了以外币为主 ,自币为辅 ,布、银、钱同时流通的特殊的货币制度。按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物物交换到以唐币为主 ,自币为辅 ,布、银、钱同时流通的货币交换阶段 (91 6— 1 0 0 4) ;二、以宋币为主 ,自币为辅 ,钱、银、布同时流通的货币交换阶段 (1 0 0 5— 1 0 84) ;三、财政危机爆发和货币制度衰败阶段 (1 0 85—1 1 2 5 )。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田圆  
<正>奥勒良(Lucius Domitius Aurelianus)是“三世纪危机”晚期的罗马帝国元首(公元270—275年)。为了防御外部蛮族的入侵,奥勒良重新筑造了罗马城墙;为了抑制分裂,使帝国重归一统,奥勒良发动了对东方帕尔米拉王国的战争和对西方高卢王国的战争。奥勒良继位前后,罗马帝国的各种钱币都在大幅度贬值。为了提振人们对于钱币的信心,奥勒良实行了货币制度改革。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