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
2023(1676)
2022(1430)
2021(1324)
2020(1093)
2019(2627)
2018(2618)
2017(5368)
2016(3009)
2015(3415)
2014(3343)
2013(3538)
2012(3451)
2011(3243)
2010(3233)
2009(2876)
2008(3003)
2007(2347)
2006(2211)
2005(1980)
作者
(8519)
(6917)
(6841)
(6779)
(4374)
(3300)
(3216)
(2702)
(2617)
(2468)
(2352)
(2343)
(2241)
(2224)
(2208)
(2208)
(2127)
(2088)
(2062)
(1838)
(1838)
(1701)
(1674)
(1665)
(1612)
(1602)
(1576)
(1470)
(1384)
(1364)
学科
(13331)
经济(13329)
方法(7333)
管理(7305)
数学(6983)
数学方法(6841)
(4786)
(4154)
企业(4154)
(3417)
(3107)
贸易(3104)
(3067)
中国(2965)
(2841)
(2659)
金融(2659)
理论(2355)
业经(2245)
(2072)
(2037)
(2036)
(2026)
(1991)
银行(1988)
(1922)
(1692)
财务(1690)
财务管理(1689)
企业财务(1521)
机构
大学(42941)
学院(41316)
(18386)
经济(17873)
研究(15644)
中国(14400)
管理(13331)
理学(10834)
理学院(10686)
管理学(10406)
管理学院(10327)
(9507)
(9349)
科学(8229)
(7974)
中心(7563)
财经(7517)
(6897)
研究所(6831)
(6638)
金融(6553)
经济学(6414)
北京(6272)
(5893)
(5882)
经济学院(5814)
财经大学(5727)
(5567)
人民(5566)
银行(5429)
基金
项目(24738)
科学(19097)
基金(18596)
研究(17237)
(16221)
国家(16134)
科学基金(13597)
社会(11043)
社会科(10577)
社会科学(10577)
资助(9164)
基金项目(8937)
自然(8857)
自然科(8653)
自然科学(8652)
自然科学基金(8502)
(8242)
(8034)
教育(7996)
编号(6408)
(5818)
成果(5664)
重点(5463)
教育部(5056)
大学(4954)
科研(4855)
国家社会(4827)
课题(4701)
人文(4624)
中国(4570)
期刊
(18672)
经济(18672)
研究(16161)
(9872)
金融(9872)
中国(8869)
(7517)
学报(6139)
管理(5545)
科学(5435)
大学(4739)
(4639)
学学(4475)
财经(4169)
教育(3772)
经济研究(3593)
(3550)
技术(3391)
国际(3249)
农业(3027)
(2861)
统计(2815)
问题(2592)
理论(2563)
(2314)
实践(2295)
(2295)
(2262)
决策(2206)
现代(1994)
共检索到69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陶为群  
《金融研究》1989年第10期上徐诺金同志的《货币乘数:理论与实证》一文(以下简称《货币乘数》),对货币乘数应用于金融宏观调控作了很有意义的探讨,本文试图在该文的基础上,作些后续性研究。一、货币乘数的时变规律《货币乘数》利用我国1985年6月至1988年12月的有关资料数据,已经概括地指出我国货币乘数的时变规律:整个货币乘数在波动中趋于上升;货币乘数年度内的趋势是上半年上升下半年下降,转折点在7、8月份左右。仔细考察《货币乘数》中表2的数据可以发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管圣义  贾志勇  
一般而言,在立足于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分设的二级银行制度的基础上,货币供给决定的理论模型是M_s=B·m,其中M_s(本文以M2为主)为货币供给量,m为货币乘数,B为基础货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明  
我国货币乘数的三波规律及预测公式南开大学金融系马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金融机构日益增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现金交易已不能反映经济和货币运行的全貌,单靠传统的贷款规模也越来越难以管住社会信用总量。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从主要依赖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熊南京  
本文认为,从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两方面来讲,货币乘数均具有长期(一般是指年度而非月度或季度的时间序列)递增的规律。一、理论论证所谓货币乘数,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现实存在的货币总量M与中央银行供给的基础货币B之间的比例或数量关系,用公式表示即为:m=M/B。这个表达式实际上也就是著名货币供给模型M=mB的转换形式。目前,国内外关于货币乘数之决定因素虽不乏论争,但主流意见(笔者亦在其中)认为,货币乘数是由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和决定的。包括:(1)活、定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比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陶为群  
本文的立论起点是:最初的基础货币向专业银行的投向是货币乘数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以"七五"期间安徽省的数据为背景,将货币乘数由总量分析领域向结构分析领域拓展,导出了明确显示基础货币投向影响的一种新的货币乘数模型。实证表明,将该模型收缩到总量分析的领域,计算出的货币乘数与用通常方法计算的结果高度吻合,验证了立论起点的合理性。一、货币乘数理论:须从总量分析向结构分析领域拓展所谓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消灭一单位的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按现行的理论,货币乘数是个囿于总量分析领域的概念,只将全部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总体考虑,来反映中央银行每投放或回笼一单位基础货币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变...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潼  
从1985年我国实施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已历时八年多。专业银行走上了企业化经营的道路,使我国金融管理和金融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崭新的现象,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回顾过去的历史,从不同角度加深其认识,可以进一步发挥金融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促进金融秩序的整顿,加速金融体制的改革。 1 我国的基础货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牛薇薇  王雪祺  
研究离岸市场对本国货币供给影响的前提,是弄清楚货币乘数还是基础货币发挥关键作用。由于欧洲美元市场的资金清算通过美国境内商业银行账户完成,货币乘数的作用突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资金收付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实现,离岸市场独立于境内商业银行体系之外,基础货币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我国应选择性吸收美国经验,采取不同措施减少离岸市场对我国货币供给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斌  王成珠  
电子货币的产生影响着货币定义及货币乘数。由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将减少流通中的现金,在银行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将减少,货币乘数将变大。在货币供应量将难以测度和控制的电子货币时代,央行可以考虑选取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莉萍  
随着货币供给内生性日趋增强,发达国家业已放弃货币总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反映出货币乘数论的前提条件已大大弱化,那么,货币乘数是否真的失效?本文从货币乘数论的起源、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入手,认为货币乘数的本质是描述货币创造的基本机制,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确实弱化了货币乘数论的基础,狭义的货币乘数论随着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的复杂性逐步失效,狭义的货币乘数已不复存在,而在更加广义的货币乘数和更加复杂的货币创造机制下,中央银行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央银行只有与其他监管部门配合,才能控制货币供给总量,增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诺金  
一、我国货币乘数模型的一般理论分析分析我国现代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可以发现,中央银行投入一笔基础货币,社会货币供应量会产生数倍的扩张。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称之为"乘数效应"。所谓"乘数"就是在这种效应中,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进城  
我国自1994年实施宏观调控以来,物价平稳回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保持持续增长,经济运行已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偏“冷”。目前普遍存在生产能力闲置、产品过剩、企业亏损面扩大、失业下岗人员增加。这种表面上看似乎矛盾的现象,实质上就是“不充分就业均衡”,即经济在一种小于充分就业点的位置实现了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本文提出了"货币乘数可以小于1吗"这一问题。首先,从理论分析中可以看出,货币乘数在商业银行持有的准备金水平超过其吸收的存款额时就会小于1;而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则在于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背景下中央银行行为、商业银行行为和公众行为及他们彼此的互动。具体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的美国,统计数据上确实显示出小于1的货币乘数。这主要由中央银行在危机中的大规模流动性注入、商业银行的"惜贷"和公众的谨慎消费所引起。对货币乘数的这一分析可以扩张我们的认识,并对我们分析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提供了一个视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都红雯  徐斌  
以货币乘数理论为依据建立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分析框架,并运用2008-201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不同类别的电子货币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有不同的影响:卡基电子货币会放大货币乘数m_1和m_2,而网基电子货币会减小货币乘数m_1、放大货币乘数m_2。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永宏  刘晓娜  朱锦峰  
货币乘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乘数在1993年至2003年二季度期间保持上升趋势,而后至2007年一季度有所回落;我国货币乘数的长期走势主要受现金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影响。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加剧,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偏离目标,加大了货币当局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难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