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1)
- 2023(3785)
- 2022(3113)
- 2021(2812)
- 2020(2312)
- 2019(5501)
- 2018(5420)
- 2017(11597)
- 2016(5956)
- 2015(6945)
- 2014(6934)
- 2013(7160)
- 2012(6824)
- 2011(6412)
- 2010(6296)
- 2009(5894)
- 2008(5984)
- 2007(5096)
- 2006(4310)
- 2005(3863)
- 学科
- 济(37501)
- 经济(37463)
- 方法(24685)
- 数学(22518)
- 数学方法(22380)
- 管理(19045)
- 业(18951)
- 企(16610)
- 企业(16610)
- 财(9043)
- 贸(6958)
- 贸易(6956)
- 中国(6782)
- 易(6739)
- 理论(6129)
- 业经(6046)
- 务(6016)
- 财务(6015)
- 财务管理(6003)
- 农(5873)
- 企业财务(5844)
- 融(5801)
- 金融(5801)
- 银(4968)
- 银行(4967)
- 学(4798)
- 制(4744)
- 行(4705)
- 地方(4413)
- 农业(4007)
- 机构
- 大学(98536)
- 学院(95163)
- 济(48700)
- 经济(48010)
- 管理(39917)
- 理学(35333)
- 理学院(35077)
- 管理学(34706)
- 管理学院(34536)
- 研究(26889)
- 财(23768)
- 中国(23139)
- 财经(19896)
- 京(18508)
- 经(18356)
- 经济学(17729)
- 经济学院(16264)
- 财经大学(15315)
- 融(13220)
- 金融(13039)
- 中心(12951)
- 商学(12432)
- 商学院(12327)
- 江(12164)
- 科学(12136)
- 所(11768)
- 北京(11480)
- 经济管理(10674)
- 范(10404)
- 研究所(10398)
- 基金
- 项目(61389)
- 科学(50498)
- 基金(48847)
- 研究(45467)
- 家(40520)
- 国家(40235)
- 科学基金(36391)
- 社会(32745)
- 社会科(31371)
- 社会科学(31368)
- 基金项目(25133)
- 教育(22261)
- 自然(22174)
- 资助(21802)
- 自然科(21738)
- 自然科学(21735)
- 自然科学基金(21416)
- 省(21401)
- 划(18191)
- 编号(16784)
- 部(15803)
- 教育部(14831)
- 国家社会(14471)
- 人文(14153)
- 成果(13952)
- 重点(13387)
- 大学(13012)
- 创(12772)
- 社科(12454)
- 制(11954)
共检索到132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诺金
一、我国货币乘数模型的一般理论分析分析我国现代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可以发现,中央银行投入一笔基础货币,社会货币供应量会产生数倍的扩张。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称之为"乘数效应"。所谓"乘数"就是在这种效应中,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都红雯 徐斌
以货币乘数理论为依据建立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分析框架,并运用2008-201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不同类别的电子货币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有不同的影响:卡基电子货币会放大货币乘数m_1和m_2,而网基电子货币会减小货币乘数m_1、放大货币乘数m_2。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邢哲
货币乘数的变化是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各个国家由于金融制度及金融深化水平不同,央行影响货币乘数的能力自然会有差异,本文从货币乘数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我国2001年至2007年期间货币乘数的变化及央行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货币乘数变化的分析,印证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
货币乘数 中国人民银行 法定存款准备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余力
本文运用规范与实证分析方法,从我国资金管理的实际出发,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把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根据我国的基础货币总公式,推导出与之相应的乘数公式。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推断:以现金发行制约信货规模的观点不能成立;中央银行宏观管理的重点是m_3;再货款和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朝阳
货币乘数稳定性是中央银行必须时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货币乘数理论的框架下,可以有两种方式理解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对货币存量的影响:一种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会引起货币乘数的上升或下降,从而导致货币存量的变化;另一种是把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理解为基础货币变动,而不影响货币乘数。本文通过调整基础货币,剔除央行主动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后,对我国货币乘数的稳定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协整检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燕芬
本文首次用国际通行的方法对我国的基础货币数据进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协整方法对我国货币乘数的稳定性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采用的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Engle-Granger两步法的分析结果均显示,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我国的货币乘数不稳定。因此,我国央行目前采用的以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这一框架,缺乏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支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光友
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支付方式,而且给传统的金融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加大了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本文选取我国电子货币的相关样本数据,以现金漏损率和电子货币替代率作为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同时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光友
本文选取我国1990—2004年电子货币的样本数据,以及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相关的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人杰 车石林 谭静
以单个国家为对象研究货币乘数效用是现有研究的主要分析视角,但它忽略了现代经济联动特征;以多国经济数据为依据,以研究区域性货币乘数效用为逻辑起点,对区域性货币乘数进行分析及检验,其结论和建议将为多国货币政策合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区域性货币乘数 金融合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莉萍
随着货币供给内生性日趋增强,发达国家业已放弃货币总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反映出货币乘数论的前提条件已大大弱化,那么,货币乘数是否真的失效?本文从货币乘数论的起源、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入手,认为货币乘数的本质是描述货币创造的基本机制,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确实弱化了货币乘数论的基础,狭义的货币乘数论随着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的复杂性逐步失效,狭义的货币乘数已不复存在,而在更加广义的货币乘数和更加复杂的货币创造机制下,中央银行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央银行只有与其他监管部门配合,才能控制货币供给总量,增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关键词:
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 预测 货币创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进城
我国自1994年实施宏观调控以来,物价平稳回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保持持续增长,经济运行已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偏“冷”。目前普遍存在生产能力闲置、产品过剩、企业亏损面扩大、失业下岗人员增加。这种表面上看似乎矛盾的现象,实质上就是“不充分就业均衡”,即经济在一种小于充分就业点的位置实现了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本文提出了"货币乘数可以小于1吗"这一问题。首先,从理论分析中可以看出,货币乘数在商业银行持有的准备金水平超过其吸收的存款额时就会小于1;而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则在于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背景下中央银行行为、商业银行行为和公众行为及他们彼此的互动。具体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的美国,统计数据上确实显示出小于1的货币乘数。这主要由中央银行在危机中的大规模流动性注入、商业银行的"惜贷"和公众的谨慎消费所引起。对货币乘数的这一分析可以扩张我们的认识,并对我们分析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提供了一个视角。
关键词: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 中央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斌 王成珠
电子货币的产生影响着货币定义及货币乘数。由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将减少流通中的现金,在银行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将减少,货币乘数将变大。在货币供应量将难以测度和控制的电子货币时代,央行可以考虑选取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网络银行 电子支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雪冬
作者认为,货币供给乘数理论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其中有许多疑点问题值得谨慎地提出来加以再思考。(1)把同一贷款不断转存所产生的存款都算作贷币供给,实质上是把同一笔存款和贷款同时重复算作了贷供给;(2)由于银行支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贷币流通速度,贷币供给乘数其实是一个贷币流通速度问题;(3)由于并汪存在贷币供给乘数,故调整存款准备率对贷币供给的影响远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猛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