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7)
2023(9617)
2022(8638)
2021(8350)
2020(6897)
2019(16372)
2018(16363)
2017(32210)
2016(17374)
2015(19679)
2014(19790)
2013(19701)
2012(18006)
2011(16229)
2010(15845)
2009(14462)
2008(14140)
2007(11997)
2006(10544)
2005(9257)
作者
(49367)
(40564)
(40257)
(38511)
(25957)
(19445)
(18504)
(15939)
(15611)
(14525)
(14231)
(13618)
(12878)
(12690)
(12572)
(12475)
(12132)
(11980)
(11682)
(11545)
(10048)
(9918)
(9854)
(9209)
(9172)
(9085)
(9013)
(8991)
(8107)
(7872)
学科
(66222)
经济(66151)
管理(47957)
(45152)
(38639)
企业(38639)
方法(34564)
数学(30277)
数学方法(29968)
(19582)
银行(19435)
(18139)
(17545)
中国(16462)
(15659)
(15634)
(14136)
业经(14134)
(13505)
金融(13504)
地方(12923)
(12323)
贸易(12312)
理论(12113)
(11961)
(10886)
制度(10873)
(10737)
农业(10428)
(10408)
机构
大学(242094)
学院(238274)
管理(99508)
(93738)
经济(91575)
理学(86225)
理学院(85310)
管理学(83879)
管理学院(83450)
研究(77156)
中国(64617)
(51570)
科学(47393)
(43229)
(38057)
(36399)
中心(36194)
财经(35334)
业大(34894)
研究所(34806)
(33313)
北京(32820)
(32223)
(30596)
师范(30331)
农业(28728)
(28384)
经济学(27823)
(27739)
财经大学(26758)
基金
项目(165757)
科学(129929)
研究(121430)
基金(120849)
(104194)
国家(103342)
科学基金(89416)
社会(75020)
社会科(71121)
社会科学(71101)
基金项目(64876)
(63471)
自然(59365)
自然科(57968)
自然科学(57958)
自然科学基金(56914)
教育(55541)
(53781)
资助(50855)
编号(49928)
成果(40134)
(36719)
重点(36214)
(34309)
(33900)
课题(33473)
创新(31853)
科研(31846)
教育部(31770)
大学(31448)
期刊
(97048)
经济(97048)
研究(74213)
中国(41668)
(36949)
金融(36949)
学报(36196)
管理(35276)
科学(33754)
(32044)
(31019)
大学(27308)
学学(25575)
教育(25098)
农业(21156)
技术(19825)
财经(16876)
经济研究(15292)
业经(15083)
理论(14664)
(14070)
实践(13788)
(13788)
图书(13685)
问题(12385)
科技(11440)
技术经济(11231)
现代(10918)
情报(10451)
(10421)
共检索到349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仲良  张可云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或扩散取决于集聚经济的微观机制,其中匹配机制从要素配置上内生地决定了集聚经济的增长效率和质量。研究产业—空间匹配问题能为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和城镇化布局形态、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正确认识疏解城市功能与产业承接等现实问题提供政策依据。文章系统梳理了产业—空间匹配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匹配的测度方法、匹配作用机制及匹配有效性理论四方面的研究文献,并总结了代表学者的观点与不足,力图揭示产业—空间匹配问题的本质。文章最后指出了产业与空间有效、稳定匹配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仲良  张可云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或扩散取决于集聚经济的微观机制,其中匹配机制从要素配置上内生地决定了集聚经济的增长效率和质量。研究产业—空间匹配问题能为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和城镇化布局形态、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正确认识疏解城市功能与产业承接等现实问题提供政策依据。文章系统梳理了产业—空间匹配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匹配的测度方法、匹配作用机制及匹配有效性理论四方面的研究文献,并总结了代表学者的观点与不足,力图揭示产业—空间匹配问题的本质。文章最后指出了产业与空间有效、稳定匹配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规则"方式制定、执行财政和货币政策并评价其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一方面,与线性对称货币政策规则相比,因为能更准确捕捉经济现实和各国货币当局政策行为,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成为未来很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框架;另一方面,源于Hamilton的贡献,财政和货币政策规则设计和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也出现应用体制转换模型方法的趋势。因此,本文从采用预防性扩张需求和预防性价格稳定性需求框架的非线性货币政策研究和应用体制转换模型方法研究财政货币政策规则两方面综述财政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的近期最新进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强  韩俊莹  
后危机时期,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首要地位再一次得到印证。为了充分了解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效果,各国经济学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从货币政策冲击的内涵与类型、衡量指标和识别策略、冲击影响的实证方法与改进、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四个方面对国外最新研究展开评述,并指出货币政策冲击影响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该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乔海曙  许可  
从提供信息、交付产品与服务的渠道发展成为将服务与营销相结合的大平台,互联网银行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改变了传统银行业态,是银行业历史上的一大创新,也是中国银行业发展过程中正在经历的重要阶段。目前国内外学者们针对互联网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银行的内涵与属性研究、互联网银行的驱动机制研究、互联网银行产生的效应研究等三大方面,针对互联网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传统银行的应对措施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松林  
1简要回顾水产生物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以水产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水产业应用为目的,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为主体的综合性技术体系。水产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笑炯  
自古以来,有关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尽管多种多样, 但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注重教师和教材的功用(以教师为中心),另一类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本文以美国的经验为主,回顾19世纪末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两次起落,及其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最新进展,以为我国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健华  
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当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2001年末,我国金融总资产达到21.8万亿人民币,其中存款类机构占90%以上(戴相龙,2002),而在存款类机构中,商业银行资产约占80%,其效率的改进无疑对我国金融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银行业效率普遍低下,严重缺乏竞争力。据英国《银行家》杂志2001年度对世界1000家最大银行排名,工、中、农、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名分列第7、18、21、29位,按资产总额排名分别排在第15、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强  胡荣尚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随着各国中央银行前瞻性指引实践的深入,前瞻性指引逐渐上升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问题,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涌现出来。本文从中央银行前瞻性指引的内涵、传导机制、积极作用及潜在风险和有效性四个方面,对中央银行前瞻性指引研究的国外最新文献展开评述,总结当前中央银行前瞻性指引研究的不足,并指出未来前瞻性指引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以此促进各界对该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当代西方货币政策理论的最新进展导师:谢平研究生:廖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论文提要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以货币中性与否为线索,论述了7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两大主要宏观经济流派在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上的不同见解,及其对产出波动原因的相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白联磊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人力资本被引入城市增长的框架中,并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从人力资本对城市微观经济的影响、人力资本对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两个方面对既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指出了尚待研究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城市增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微观领域的工资和生产率,以及宏观领域的城市规模和产业构成,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1)人力资本外部性的贡献如何与其他集聚经济要素相区分;(2)人力资本存量与知识外溢何者的贡献更大;(3)在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上涨机制中,人力资本外部性、要素替代效应与买方独家垄断竞争的贡献如何区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君潞  满新程  
上世纪末掀起的金融机构跨国并购的浪潮引起了政策制定者、学术界和金融界对并购的动机和效果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考证。本文集中回顾了近20年关于金融机构跨国并购的效率动机和效果的国外文献,总结了研究中形成的结论,并提出了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最后,针对我国外资银行进入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志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失效促使西方主要国家中央银行更加重视中央银行沟通在引导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等方面的作用。中央银行沟通在实践中得到拓展、深化,其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角色不断加强。本文依据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金融学界对中央银行沟通有效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中央银行沟通策略、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沟通对提高货币政策可预测性和引导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中央银行沟通的有效性进行综述和评价,并指出中央银行沟通有效性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石兰  
从顾客价值的定义、驱动因素、测量以及影响结果等四方面对国外顾客价值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综述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顾客价值研究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