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9)
2023(7461)
2022(6285)
2021(6043)
2020(4850)
2019(11123)
2018(10825)
2017(21123)
2016(11478)
2015(12931)
2014(13133)
2013(13165)
2012(12367)
2011(10958)
2010(11468)
2009(11134)
2008(10749)
2007(9415)
2006(8497)
2005(7820)
作者
(31611)
(26122)
(25994)
(25369)
(16829)
(12345)
(11915)
(9999)
(9800)
(9788)
(8903)
(8673)
(8607)
(8535)
(8342)
(8020)
(7704)
(7683)
(7598)
(7346)
(6701)
(6400)
(6172)
(6153)
(6029)
(5984)
(5873)
(5735)
(5280)
(5133)
学科
(42823)
经济(42783)
管理(37853)
(33734)
(28232)
企业(28232)
(26899)
方法(20025)
(19056)
银行(18911)
(18373)
数学(18252)
数学方法(18042)
(17565)
中国(13788)
财政(13136)
(12878)
金融(12878)
(12817)
制度(12809)
(12729)
财务(12706)
财务管理(12664)
(12184)
企业财务(12077)
(10758)
业务(10305)
(9972)
贸易(9962)
(9763)
机构
学院(157415)
大学(157034)
(71538)
经济(70036)
管理(60326)
研究(53639)
中国(51117)
理学(50465)
理学院(50002)
管理学(49217)
管理学院(48919)
(45432)
(32111)
财经(31651)
(28701)
科学(28280)
(27059)
中心(26109)
(26016)
(25683)
银行(25032)
研究所(23501)
财经大学(23396)
(23305)
经济学(23221)
(23103)
经济学院(21075)
北京(20685)
(20628)
金融(20339)
基金
项目(95219)
科学(75426)
研究(71989)
基金(70513)
(59684)
国家(59183)
科学基金(51403)
社会(46619)
社会科(44451)
社会科学(44441)
基金项目(35397)
(35356)
教育(33461)
自然(31953)
自然科(31245)
自然科学(31239)
资助(31120)
自然科学基金(30684)
(30171)
编号(28804)
成果(24673)
(22449)
重点(21179)
课题(20410)
(19873)
教育部(19867)
(19632)
国家社会(19615)
(19374)
人文(19065)
期刊
(78503)
经济(78503)
研究(58333)
(39340)
(37393)
金融(37393)
中国(34013)
管理(22562)
(20107)
学报(19342)
科学(18205)
财经(16436)
大学(15742)
学学(14829)
教育(14744)
(13953)
经济研究(13900)
技术(12091)
农业(11796)
业经(10955)
(10429)
国际(10080)
问题(9760)
理论(9076)
会计(8965)
财会(8828)
统计(8503)
实践(8144)
(8144)
(8127)
共检索到264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40次重要的系统性银行危机为基础,对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选择进行实证评价。实证结果表明,"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产生相对较优的经济效果,应成为金融危机后的主要政策选择,但由于两种政策刺激或稳定经济的效力都集中体现在短期,为避免持续和大规模货币扩张和财政赤字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旦危机消退、经济企稳回升,之前作为"反危机工具"出现的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就应该逐步淡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浩  
本文通过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入分析,认为经济结构失衡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也是导致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础上,采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基本上不具有结构调整的功能,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优于货币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朝霞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从2008年底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呈现一系列新的特点。针对在政策搭配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应从短期、中期以及长期来考虑政策的选择和配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魏金明  
伴随经济金融发展,金融危机的诱因和表现形式日趋复杂、传染性和破坏力越来越强,金融危机救助的主体、客体、政策工具也不断发展。由于金融危机救助行为属于公共产品供给范畴,理应由担负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职能的政府部门实施。同时,实施金融危机救助的部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几乎能无成本地、源源不断地创造或获取流动性;二是能与金融监管部门实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磊  刘学  
本文在Del Negro et al(2017)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应对由流动性冲击导致的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作用。当流动性冲击影响资产价格并导致经济衰退时,减税政策通过增加政府债券发行提高了名义利率,从而为盯住资产价格的利率规则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仍然可以应对由流动性冲击导致的金融危机,而并不需要采用量化宽松政策。本文的研究对当前全球正在和即将采取扩表政策的央行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对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宏观调控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丽巍  曾铭娟  
本文从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出发,探讨了金融危机条件下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准备金需求的变化、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还受制于商业银行资本量、风险偏好以及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因此,强化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效果必须配合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的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臧敦刚  王莹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调控经济的两大重要工具。为了应对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我国果断采取了相关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这些政策正逐步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首先构建VAR模型,然后通过模型估计、协整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等,实证检验了我国2008-2012年期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效率水平偏低;同时财政和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时处于失衡状态;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力度负面效应较大,应加大财政政策的调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瑞芬  赵艺  孙然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国内经济萎靡。为此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联邦基金利率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关系。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且对我国产出有一个负向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鹏  
本文基于DSGE模型对次贷危机前后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后危机时期,货币冲击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时滞明显缩短,其对实际产出的调控效应在减弱、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在增强;与此同时,利率调整对我国实际产出的影响程度明显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超  秦亚丽  
一、明确政策协调的目标:调节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增长,管理通胀预期。后危机时代恰逢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的攻坚阶段,集于"高储蓄、高失业及高产能"的现状,极易引发通缩和速度抑制型就业。因此,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杜凤华  
2008年9月世界金融市场风云突变,把全球推向了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场危机冲击了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危机演变、防范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已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应对危机挑战,需要搞清楚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中华  陆符玲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在 1 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成为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从亚洲的经历来看 ,二者是同进同退的 ,但这个现象具有普遍性吗 ?从理论上看 ,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但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哪项研究从实证角度真正证明了双危机之间的联系是确实存在的。本文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共生性 ,即两种危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但是一直以来 ,如何从数量上刻画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找到两个指标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指标是用汇率变化比率和外汇储备变化比率衡量的外汇市场压力 ;另一个指标是用银行的坏帐和坏帐准备金数量衡量的银行系统压力 ,这种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