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2)
- 2023(10257)
- 2022(8711)
- 2021(7966)
- 2020(6581)
- 2019(15656)
- 2018(15581)
- 2017(29776)
- 2016(16165)
- 2015(18152)
- 2014(18055)
- 2013(17885)
- 2012(16939)
- 2011(15693)
- 2010(16388)
- 2009(14912)
- 2008(14895)
- 2007(13273)
- 2006(12036)
- 2005(11161)
- 学科
- 济(76674)
- 经济(76612)
- 管理(39305)
- 业(38351)
- 企(30063)
- 企业(30063)
- 方法(30062)
- 数学(26564)
- 数学方法(25968)
- 中国(22570)
- 地方(20811)
- 农(19372)
- 业经(16244)
- 学(14489)
- 贸(13933)
- 贸易(13917)
- 易(13414)
- 融(12953)
- 金融(12952)
- 农业(12938)
- 财(12901)
- 理论(12796)
- 银(12551)
- 银行(12529)
- 行(12240)
- 制(11910)
- 地方经济(11484)
- 发(11357)
- 环境(10394)
- 技术(10249)
- 机构
- 学院(231707)
- 大学(230088)
- 济(95340)
- 经济(93293)
- 研究(85710)
- 管理(83832)
- 理学(70702)
- 理学院(69807)
- 管理学(67998)
- 管理学院(67593)
- 中国(66683)
- 科学(52559)
- 京(50995)
- 所(44879)
- 财(43769)
- 研究所(40503)
- 农(39935)
- 中心(38263)
- 江(36687)
- 财经(33647)
- 业大(33335)
- 北京(33141)
- 范(33081)
- 师范(32740)
- 农业(31006)
- 院(30521)
- 经(30394)
- 州(29995)
- 经济学(29186)
- 师范大学(26158)
- 基金
- 项目(147933)
- 科学(116133)
- 研究(107784)
- 基金(105325)
- 家(92383)
- 国家(91644)
- 科学基金(77558)
- 社会(66986)
- 社会科(63577)
- 社会科学(63558)
- 省(59253)
- 基金项目(54065)
- 教育(50955)
- 划(50169)
- 自然(49965)
- 自然科(48854)
- 自然科学(48842)
- 自然科学基金(47930)
- 资助(45272)
- 编号(43695)
- 发(37112)
- 成果(36648)
- 重点(34480)
- 课题(32507)
- 部(32076)
- 创(30689)
- 发展(29550)
- 展(29041)
- 创新(28671)
- 科研(27721)
- 期刊
- 济(112313)
- 经济(112313)
- 研究(73804)
- 中国(53826)
- 农(37801)
- 学报(36035)
- 科学(34280)
- 管理(33937)
- 财(31766)
- 教育(31747)
- 融(28450)
- 金融(28450)
- 大学(27551)
- 农业(25834)
- 学学(25595)
- 技术(22998)
- 经济研究(18907)
- 业经(18711)
- 财经(16493)
- 经(14256)
- 业(14219)
- 问题(14174)
- 统计(13478)
- 贸(12118)
- 策(12029)
- 技术经济(11919)
- 国际(11520)
- 世界(11135)
- 商业(11067)
- 图书(11056)
共检索到369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翼
早期的货币理论一直在宏观背景下研究货币运行 ,存在严重的武断性。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 ,宏观经济研究日趋注重微观层面的经济基础。通过解决代表人的跨期最大化问题 ,将货币纳入一般均衡的研究框架 ,成为货币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各类货币一般均衡模型分别从货币效用 ,现金约束和交易成本等角度解释了个体持币动机和整体货币运行。结合各类模型的优点形成一套解释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的货币理论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货币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 寻介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彩玲 蔡弌白
20世纪后半期,货币理论的研究逐步从比较静态分析转到动态分析,更加注重货币作为外生变量影响价格、利息率、失业等变量的时间序列与变化路径的研究。这种研究方向的转变,使货币在宏观模型中的作用也发生了转变,从货币仅仅作为商品交易的媒介,转向货币的存在如何使经济达到均衡。与此同时,货币理论新的微观基础也在逐步建立。本文从跨期一般均衡模型的角度,分析货币理论这一发展阶段的特点,并考察货币在各种模型的不同假定下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韬 陈平路
税收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发展与应用□王韬陈平路编者按自从1962年Harberger模型问世以来,税收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税收CGE模型)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但我国财税界对此迄今仍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研究。这不但使我国在这一领域里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鄢莉莉
本文运用新凯恩斯框架下的DSGE模型研究金融中介效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利率规则还是数量规则,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都会弱化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影响;(2)在利率规则下,金融中介效率提高还会平滑劳动的波动,并最终减少社会福利损失,而在数量规则下,金融中介效率提高会放大货币政策冲击造成的劳动的波动,并最终放大社会福利损失。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当由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转变。
关键词:
金融中介效率 货币政策 福利损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飞
本文从批判的视角来检视DSGE模型在货币政策分析上的应用。首先我们回顾DSGE模型发展沿革以及该模型与货币政策分析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探讨DSGE有关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的最新进展,以及提供对于最新的DSGE模型的几点批判,借以说明为何DSGE模型依然不宜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最后,我们对DSGE模型未来发展前景做出几点展望。
关键词:
DSGE模型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延敏 徐邵军
文章将要素价格完全内生化,并通过引入"货币乘数"和"消费价格指数",构建了扩展的静态金融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货币发行规模变化和存款准备金水平的改变对我国宏观经济、各产业部门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结论表明:从货币角度看,价格水平变化并不单一地依赖于货币总量的改变,准备金对货币市场调控效果远强于货币发行,而无论何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释放的货币与银行信贷资金增加余额不成比例,银行惜贷现象仍较为严重;从产业角度看,增加货币供给会提高劳动要素报酬而降低资本要素支付,无论采取宽松或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农业相较于其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延敏 徐邵军
文章将要素价格完全内生化,并通过引入"货币乘数"和"消费价格指数",构建了扩展的静态金融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货币发行规模变化和存款准备金水平的改变对我国宏观经济、各产业部门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结论表明:从货币角度看,价格水平变化并不单一地依赖于货币总量的改变,准备金对货币市场调控效果远强于货币发行,而无论何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释放的货币与银行信贷资金增加余额不成比例,银行惜贷现象仍较为严重;从产业角度看,增加货币供给会提高劳动要素报酬而降低资本要素支付,无论采取宽松或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农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对货币的弹性较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晓伟 王伟
通过将突发冲击和货币政策工具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借助DSGE模型可以研究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突发冲击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抑制经济过热、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时,应该优先选择价格型工具应对来自供给方面和政策变动方面的冲击,而应选择数量型工具应对来自于需求方面的冲击;在应对经济衰退时,则应分别采用另一种类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就应对通货膨胀而言,数量型工具要显著优于价格型工具。因此,政府应根据调控的目标灵活地选择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搭配使用。
关键词:
突发冲击 货币政策工具 DSGE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莎
近年来,我国数字人民币已相对成熟并进入试点阶段,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经济效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含有数字货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不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发行设计方案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以下几方面。第一,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计息与否,对经济金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影响。相比不计息,计息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存款容易产生挤出效应,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存款搬家”,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能力。第二,中央银行再贷款是缓解金融脱媒的重要工具。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成为计息资产后,降低商业银行吸纳存款能力,中央银行再贷款能够弥补存款缺口。第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规则可能成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辅以相关机制设计,根据调控目标设定数字货币利率规则,从批发端丰富利率传导机制,从零售端突破传统现金零利率的约束,释放货币政策空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欣
本文试图对剑桥资本争论和货币纯理论的逻辑争论提供一种解释,从而把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分配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或“宏观经济学”的分析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以取代目前居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理论。由此所推论出的经验意义上的结论是,由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所表明的所有统计量值与新古典理论的生产函数或技术分析是完全无关的,而是来自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建立在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量值的成本收益计算基础上的,而货币的基础则在于由货币量值表示的资本和收入所构成的资产抵押的信用关系或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
关键词:
资本 货币 一般均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恒 龚六堂
自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理论以来,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致力于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这两个分离的理论体系统一起来。法国经济学家让-米歇尔·格朗蒙(Jean-Michel Grandmont,1939-)在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文涛
本文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实,构建了包含金融加速器、工资调整粘性以及消费惯性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非政策冲击下宏观经济波动幅度以及中央银行损失函数等三个方面对比了不同货币工具的调控绩效,研究显示,价格型工具的调控绩效优于数量型工具,而稳健性分析也对此提供了进一步证明。因此,中央银行应积极地运用利率工具以更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波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DSGE模型 调控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志鹏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偏重于数量型调控模式,而非价格型调控模式。但现行调控模式的局限性已逐步显现。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深入分析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最优选择问题,并考虑理性预期下货币当局对中间目标的进一步修正和优化,推导出货币政策最优调控模式选择的解析条件,证明当货币需求函数波动性超过利率调控波动性、总需求波动性和总供给波动性一定程度时,价格型调控模式将优于数量型模式。基于近十年的宏观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已随着金融创新、直接融资的发展而变得不稳定,数量型调控模式效果已难以保证,中国的货币政策过渡到价格型调控模式的条件目前已经成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荣丽 徐龙滨 章上峰
在包含价格黏性和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从非政策冲击、政策冲击在不同货币政策下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损失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1)在熨平经济波动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2)面临消费偏好、投资、技术冲击时,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下,经济发展更加稳健;面临政策冲击时,产出、通胀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更敏感,即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率相对更高。(3)在福利损失方面,当存款利率水平低于6%—7%之间的某个具体值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福利损失...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丁志帆
根据中国宏观季度数据,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考察了预期到的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具有短期的正向影响,但在中远期则会转化为反面抑制作用。价格刚性与工资刚性是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具有实际效应的原因所在,而二者对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力取决于其对价格与工资加成的影响。另外,即便货币政策调整的消息提前为公众获悉,其仍可以解释31.36%的产出波动和11.08%的就业波动,但其政策效力远不及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鉴于中国市场化程度和货币政策透明度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会大打折扣的现实,合理引导公众预期,促使宏观经济政策从需求管理向供给侧管理是未来政策...
关键词:
预期 货币政策 价格刚性 工资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金融脆弱性与货币政策新框架:理论与数值模拟
消费约束与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政府债务、李嘉图等价与货币政策效应——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分析
基于社会福利的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利率选择——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的实证分析
房产价格、家庭财富再分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多部门经济、异质性市场结构与货币政策——基于包含服务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中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形成机制——基于SVAR与动态一般均衡(DGE)模型的分析
中国货币经济波动分析:基于垄断竞争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估计
金融冲击、企业生存状况与货币政策——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