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28)
- 2023(3573)
- 2022(2992)
- 2021(2759)
- 2020(2261)
- 2019(5701)
- 2018(5517)
- 2017(10975)
- 2016(5534)
- 2015(6063)
- 2014(5957)
- 2013(6148)
- 2012(5836)
- 2011(5470)
- 2010(5511)
- 2009(5184)
- 2008(5485)
- 2007(4750)
- 2006(4328)
- 2005(4140)
- 学科
- 济(29526)
- 经济(29502)
- 管理(15486)
- 业(14663)
- 方法(13923)
- 企(13765)
- 企业(13765)
- 数学(11590)
- 数学方法(11445)
- 财(7542)
- 中国(6941)
- 理论(6911)
- 融(5514)
- 金融(5514)
- 学(5512)
- 贸(5421)
- 贸易(5417)
- 业经(5406)
- 易(5269)
- 农(4853)
- 银(4826)
- 银行(4822)
- 制(4807)
- 务(4765)
- 财务(4753)
- 财务管理(4751)
- 行(4637)
- 企业财务(4596)
- 关系(4448)
- 策(3882)
- 机构
- 大学(86061)
- 学院(82345)
- 济(40119)
- 经济(39404)
- 管理(31131)
- 研究(28137)
- 理学(26541)
- 理学院(26295)
- 管理学(25819)
- 管理学院(25669)
- 中国(24283)
- 财(20846)
- 京(17825)
- 财经(16457)
- 经(15064)
- 经济学(14236)
- 科学(13703)
- 所(13396)
- 经济学院(12782)
- 财经大学(12562)
- 中心(12484)
- 研究所(11833)
- 北京(11689)
- 江(11334)
- 融(11129)
- 金融(11010)
- 范(10544)
- 师范(10483)
- 院(9688)
- 商学(9479)
- 基金
- 项目(49176)
- 科学(39809)
- 基金(38177)
- 研究(37063)
- 家(32195)
- 国家(31975)
- 科学基金(27985)
- 社会(25896)
- 社会科(24602)
- 社会科学(24598)
- 基金项目(19029)
- 教育(17852)
- 资助(16918)
- 省(16742)
- 自然(16671)
- 自然科(16309)
- 自然科学(16305)
- 自然科学基金(16053)
- 划(14614)
- 编号(13984)
- 成果(12684)
- 部(12040)
- 国家社会(11332)
- 重点(11222)
- 教育部(11154)
- 人文(10494)
- 大学(10313)
- 性(10156)
- 创(9930)
- 课题(9911)
共检索到130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欣
本文试图对剑桥资本争论和货币纯理论的逻辑争论提供一种解释,从而把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分配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或“宏观经济学”的分析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以取代目前居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理论。由此所推论出的经验意义上的结论是,由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所表明的所有统计量值与新古典理论的生产函数或技术分析是完全无关的,而是来自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建立在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量值的成本收益计算基础上的,而货币的基础则在于由货币量值表示的资本和收入所构成的资产抵押的信用关系或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
关键词:
资本 货币 一般均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彩玲 蔡弌白
20世纪后半期,货币理论的研究逐步从比较静态分析转到动态分析,更加注重货币作为外生变量影响价格、利息率、失业等变量的时间序列与变化路径的研究。这种研究方向的转变,使货币在宏观模型中的作用也发生了转变,从货币仅仅作为商品交易的媒介,转向货币的存在如何使经济达到均衡。与此同时,货币理论新的微观基础也在逐步建立。本文从跨期一般均衡模型的角度,分析货币理论这一发展阶段的特点,并考察货币在各种模型的不同假定下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翼
早期的货币理论一直在宏观背景下研究货币运行 ,存在严重的武断性。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 ,宏观经济研究日趋注重微观层面的经济基础。通过解决代表人的跨期最大化问题 ,将货币纳入一般均衡的研究框架 ,成为货币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各类货币一般均衡模型分别从货币效用 ,现金约束和交易成本等角度解释了个体持币动机和整体货币运行。结合各类模型的优点形成一套解释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的货币理论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货币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 寻介理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吉
文章构建了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货币经济的波动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中货币余额的波动更多地源于消费者货币需求的波动,投资的波动与货币余额的波动关联不大,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货币余额的变化来判断投资的状况。投资波动、经济增长波动与消费波动存在背离现象,投资造成大量的成本,这是我国经济非均衡的主要表现。文章的结论支持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关键词:
货币余额波动 消费波动 投资波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石 肖义欢
本文在一般动态均衡的分析框架下,从微观层面着手,以"代表性主体"的动态最优化来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增长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运用1994—2007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增长的正向冲击都会对产出产生持久的正效应,但就各种冲击的效应大小而言,货币流通速度冲击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货币增长冲击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启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金华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缺乏应有的价值基础。近年来试图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均衡理论的努力也一直未能成功。然而,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可以证明,在假定社会总产品的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的条件下,必然有且仅有一个恰好等于相应价值向量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这意味着,一般均衡理论完全可以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本文首先根据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构成的理论,建立包括技术关系在内的价值体系和相应的价格体系,其次说明在价格体系中存在有无穷多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最后从无穷多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中确定一个"标准"的价格向量,并证明这个标准价格向量必然等于相应的价值向量...
关键词:
一般均衡价格 标准价格 价值基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樊明太
本文在一个比较现实的综合账户下,探讨了研究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关系的一个资产组合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引入间接证券和货币性银行、货币当局的优化行为并进行数理分析,该框架吸纳了Tobin(1969)关于银行优化行为的设定,对Turnovsky(1996)的模型框架进行了拓展;同时,也是对国内基于简单金融结构的资金宏观配置和综合平衡理论的一个延伸。其隐含的结论:一是货币政策不仅在一定的金融结构制约下对均衡价格发挥系统性影响,而且作为冲击引致各种资产偏离均衡价格并实现新的组合,从而对实体经济发挥影响;二是有效的宏观调控金融政策,必须根据其相应的金融结构而注意内在的协调和均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江群 曾令华
固定汇率体制下信贷扩张机制的跨期一般均衡模型描述了货币政策经由信贷供给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作用机制与途径。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不同经济景气阶段信贷渠道在不同的环节上出现了梗阻。针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症结,短期货币政策操作应充分关注信贷市场的动态状况。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要同时注重信贷供给与信贷需求的调控,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切实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
关键词:
信贷渠道 一般均衡 利差 脉冲响应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俊仰 汪勇 韩晓宇
本文将居民与企业的杠杆率嵌入多部门DSGE系统,研究了居民杠杆率与企业杠杆率分别对利率与房产需求冲击的反应以及杠杆由企业转至居民时产出、通胀与房产价格的变化。依次考察了居民与企业加杠杆、转杠杆(杠杆由企业转至居民)情形下,社会总的福利水平。研究发现,利率冲击导致居民杠杆率与企业杠杆率上升;住房需求冲击导致居民杠杆率下降,而企业杠杆率上升;当杠杆由企业转至居民时,房地产价格上升,而产出与通胀下降;转杠杆时的社会总福利最大,企业减杠杆次之,基准情形(不采取任何政策措施)下的社会总福利最小。本文为更好地理解杠杆率形成机制,为协调有序去杠杆、转杠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杠杆率 转杠杆 货币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谷慎 岑磊
本文使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及其配合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既相互补充、也存在潜在冲突。在经济受到技术冲击时,单独使用货币政策可以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加入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反而加剧了政策预期效果的不确定性;在经济受到金融冲击时,货币政策配合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共同维护金融经济的效果更明显。基于此,本文提出明确宏观审慎监管部门及其权限、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和建立政策协调配合小组等建议,以实现两种政策的协调配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嘉明 周旋
本文对现金交易方程进行了改进,并放松部分前提假设,在传统货币数量论框架内,以我国1994至2009年季度数据为样本,运用VAR和ECM模型并辅以脉冲响应等技术手段,对我国一般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均衡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动态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在我国经济社会加速转轨时期,货币供给的通货膨胀滞后效应比较明显,超额货币供给是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实际产出的变动对物价水平影响有限。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我国长期存在着的超额货币供给,使其在满足实际产出增长所需资本投入的前提下仍然能够影响物价水平的变动,从而相应地弱化了实际产出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因此管理此轮通货膨胀,应把控制或回笼货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鄢莉莉
本文运用新凯恩斯框架下的DSGE模型研究金融中介效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利率规则还是数量规则,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都会弱化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影响;(2)在利率规则下,金融中介效率提高还会平滑劳动的波动,并最终减少社会福利损失,而在数量规则下,金融中介效率提高会放大货币政策冲击造成的劳动的波动,并最终放大社会福利损失。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当由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转变。
关键词:
金融中介效率 货币政策 福利损失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浩 孔新宇
墨西哥金融危机余音未了,东南亚货币危机风波未平,韩国金融市场又再起风云。8月中旬,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由年初的861.3:1升至900:1,股价也相伴连续下跌;到10月中旬,韩国股市综合指数已跌破60O点的“心理防线”;IO月底,韩元对美元汇率直逼1000:1的重要关口,达960:1,而综合指数也猛跌至500点。进入11月形势继续恶化,11月17日,由于韩国政府金融改革方案在国会未获通过,韩国银行突然放弃11月初关于准备20至100亿美元外汇储备维持韩元汇率稳定的承诺,导致当天韩元在市场上的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石建民
近几年来我国实体经济与股票市场的表现出现较大差别 ,与传统理论 (如财富效应、Q效应 )相违背。本文认为传统观点实质上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 ,没有考虑货币市场的影响。为此 ,本文引入一个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 ,在考察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影响的基础上 ,全面综合分析股票市场对实体总量经济的影响。文章还着重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作用有限或滞后的原因 ,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货币需求 总量经济 一般均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柏松 简志宏 李霜
为了分析中国货币供应与财政政策联动机制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构建了包含货币供应规则和财政政策规则的DSGE模型,模型关键的假设是两大政策规则除了对产出和通胀做出反应外还对彼此的外生冲击做出被动式的响应。研究发现,财政政策对货币供应冲击及货币供应对财政政策冲击的内生响应均是同向的,但货币供应与财政政策联动机制的宏观经济效应具有非对称性。政策前沿的比较分析发现,货币供应与财政政策联动机制的最优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产出稳定和通胀稳定的政策权衡。
关键词:
DSGE模型 联动机制 政策前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