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8)
- 2023(11047)
- 2022(9532)
- 2021(8748)
- 2020(7505)
- 2019(17146)
- 2018(16928)
- 2017(34250)
- 2016(18313)
- 2015(20599)
- 2014(20761)
- 2013(20982)
- 2012(19735)
- 2011(18044)
- 2010(17993)
- 2009(16882)
- 2008(16863)
- 2007(15085)
- 2006(13370)
- 2005(12431)
- 学科
- 济(83864)
- 经济(83734)
- 管理(58721)
- 业(54107)
- 企(43272)
- 企业(43272)
- 方法(40230)
- 数学(36833)
- 数学方法(36616)
- 财(26309)
- 中国(22247)
- 制(21361)
- 农(20867)
- 贸(20794)
- 贸易(20783)
- 易(20342)
- 银(15810)
- 银行(15796)
- 业经(15651)
- 行(15152)
- 融(14992)
- 金融(14989)
- 务(14623)
- 财务(14600)
- 财务管理(14555)
- 企业财务(13906)
- 体(13819)
- 地方(13548)
- 出(13433)
- 农业(13244)
- 机构
- 大学(273722)
- 学院(271305)
- 济(124095)
- 经济(121815)
- 管理(104831)
- 理学(89934)
- 研究(89359)
- 理学院(89064)
- 管理学(87934)
- 管理学院(87431)
- 中国(71960)
- 财(64244)
- 京(55810)
- 财经(50717)
- 科学(48707)
- 经(46132)
- 所(44053)
- 经济学(41145)
- 中心(41098)
- 江(39660)
- 农(39500)
- 研究所(39080)
- 财经大学(38024)
- 经济学院(37523)
- 业大(35443)
- 北京(35383)
- 院(32013)
- 范(31557)
- 州(31501)
- 师范(31261)
- 基金
- 项目(174105)
- 科学(139146)
- 基金(131582)
- 研究(127123)
- 家(113430)
- 国家(112585)
- 科学基金(97125)
- 社会(86065)
- 社会科(82007)
- 社会科学(81991)
- 基金项目(68792)
- 省(64387)
- 自然(60851)
- 自然科(59421)
- 自然科学(59403)
- 教育(58559)
- 自然科学基金(58374)
- 资助(55164)
- 划(54785)
- 编号(48992)
- 部(41551)
- 成果(40324)
- 重点(38558)
- 制(37615)
- 国家社会(37083)
- 教育部(36557)
- 发(36074)
- 创(35748)
- 人文(35396)
- 性(34372)
- 期刊
- 济(134265)
- 经济(134265)
- 研究(86532)
- 中国(49600)
- 财(49530)
- 管理(39006)
- 学报(38109)
- 科学(35416)
- 融(35208)
- 金融(35208)
- 农(34834)
- 大学(30131)
- 学学(28675)
- 财经(26628)
- 经济研究(23502)
- 经(22780)
- 农业(22642)
- 教育(20931)
- 业经(20451)
- 技术(20136)
- 问题(18795)
- 贸(18158)
- 国际(15051)
- 理论(14336)
- 商业(13825)
- 统计(13513)
- 技术经济(13034)
- 实践(12619)
- 践(12619)
- 策(12061)
共检索到410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静 黎东升
文章采用2004—2016年季度数据,运用广义货币供应量、全国商品房均价、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等变量的同比增速构建MS-VAR模型,实证研究不同经济状态下变量间的动态关联性。结果发现,M2的增加能显著提高房价水平,而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确定,且不同状态下,货币、房价与消费间的关联性存在差异,即以上变量间存在区制关联性。
关键词:
货币 房价 消费 MS-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赞 沈彦皓
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传导以及居民消费决策的双重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这种影响力可能存在空间差异。因此文章首先采用聚类方法对我国进行科学的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应用VAR模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测算货币政策冲击下不同区域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传导中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关键词:
房价 货币政策 居民消费 区域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龙少波 陈璋 胡国良
本文研究货币政策、房价波动对消费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并确定货币政策与房价对消费影响的两条具体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对消费影响的直接路径,也存在房价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消费的间接路径。而且,这两种路径对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的时变特征。但是,房价对消费影响的直接效应不存在,货币政策通过房价影响消费的间接效应也不存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价 居民消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远 郭凯
本文基于区制转移视角,采用双变量区制转移模型,通过将房价失调和房价惯性引入货币政策反应方程,实证分析了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价失调与房价惯性的非线性反应的区制转移效应。研究表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预期房价失调与房价惯性具有间接反应,在理性预期房价失调与适应性预期房价失调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更加偏向稳定适应性预期房价失调,在预期房价失调与房价惯性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更加偏向稳定预期房价失调;在高区制时段,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累计调整幅度相对较高,在低区制时段,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累计调整幅度相对较低,且在房地产价格下降阶段的调整幅度大于房地产价格上涨阶段的调整幅度。整体而言,中国价格型货币政策正在由直接反应向间接反应转变,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的间接反应逐渐增强,且这种间接反应是非线性和非对称的,非线性反应具有显著的高区制与低区制的区制转移效应,非对称性则体现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房价下跌阶段的调控力度偏大,在房价上涨阶段的调控力度偏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志芳 刘小二
文章将房价波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细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从房价收入比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两个角度研究了房价波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房价上涨对消费支出的直接影响非常微弱,但是具有非常明显的间接影响,这与已有研究的结论有所不同。具体而言,房价上涨对消费支出具有明显的双阈值效应。以房价收入比为例,当其在5.92和8.65之间时,会对消费产生0.0027个单位的挤出效应,高于8.65时会进一步产生0.0037个单位的挤出效应。这对于我国内需不足的经济形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荣
本文选取我国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其一,我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挤出效用;其二,投资性财政支出明显不足,未能对城乡居民消费起到正面作用,而转移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有显著效果,但是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作用不明显;其三,长期来看,民生性财政支出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短期内,仅有转移性财政支出有利于增加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据此,我们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并合理化民生财政支出,建立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长效作用机制,以及完善相应的民生体系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民生财政 居民消费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星
本文基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60个月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对房价增长率的影响。分布滞后模型表明:长期上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房价的变化有正向影响,但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房价增长率的影响由于时滞的原因常常10个月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一般持续一个月,并且在第10个月的时候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变化对房价增长率的解释度最强。自回归模型说明房价增长率前一个月的变化对当月即产生影响,呈正相关,关联度较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骆祚炎
理论上看,从住房支出和财富效应的综合角度加强对居民消费的分析是必要的。本文构造一个包括住房支出、资产及其财富效应、可支配收入和利率的消费函数。实证分析表明,住房支出等占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较大,住房支出的比例与居民消费的增长呈现反方向变动关系,资产呈现较弱的负财富效应。一个重要的涵义是,要通过居民消费的增长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必须有效遏制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并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为此,应该使用财政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
住房支出 房地产市场 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孝坤 杨晓
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乃至国民经济增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基于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2000-2009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房价上涨并没有如理论所述产生财富效应并引起消费增长,而是更多地体现为挤出效应,高房价对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导致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非房地产经济部门增长乏力。
关键词:
房价 居民消费 财富效应 挤出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戴颖杰 周奎省
房价和居民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是近几年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研究结论差异较大。为了克服现有研究考虑变量过少的问题,本文运用FAVAR模型对房价和居民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房价抑制了居民消费支出,没有体现出财富效应;比较而言,房价对居民耐用品的消费支出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日常生活用品则体现出微弱的带动效应。另外,不同类型的房价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有所差异。
关键词:
房价 居民消费 FAVAR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成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房价的波动会对居民的消费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先就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进行理论层面分析,并基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现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hausman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2003-2016年我国35个城市的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文章从房价痛苦指数、挤出效应及人口流入的区域差异三个方面就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解释,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波动 居民消费 影响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碧云 屈原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家庭样本构建一个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就我国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房价每上涨1%,家庭总消费将增加0.041%。进一步的扩展性检验表明房价上涨对户主是农业户口、45-64岁的中年组、东中部地区、收入位于最低25%以及收入位于最高25%的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现住房价格水平较高的城镇无房居民家庭总消费会更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斌 高波
从一个社会整体来看,房价上涨一方面可以给拥有住房的家庭带来财富效应,增加其家庭福利;但另一方面,又给没有住房的家庭增加购房负担,带来预算约束效应,造成家庭福利损失。因此,房价上涨对居民总福利的影响,关键是看财富效应和预算约束效应孰大孰小。实证研究表明,1999-2006年我国房价上涨造成城镇居民户均福利净损失为216元/年,占同期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2.24%。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志宇 杨刚 谢永康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房价波动影响到了这一目标实现,那就应该运用货币政策来展开调控,这是我国运用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法律依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我国房价波动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非常显著,从而证实了运用货币政策调控我国房价的合理性,由此提出我国货币政策要密切关注房价波动,适时运用合适工具组合调控房价,从而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志宇 杨刚 谢永康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房价波动影响到了这一目标实现,那就应该运用货币政策来展开调控,这是我国运用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法律依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我国房价波动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非常显著,从而证实了运用货币政策调控我国房价的合理性,由此提出我国货币政策要密切关注房价波动,适时运用合适工具组合调控房价,从而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