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9)
- 2023(16367)
- 2022(13490)
- 2021(12200)
- 2020(10481)
- 2019(23603)
- 2018(23021)
- 2017(45535)
- 2016(23422)
- 2015(26106)
- 2014(25744)
- 2013(25876)
- 2012(23708)
- 2011(21301)
- 2010(21563)
- 2009(20408)
- 2008(19180)
- 2007(17058)
- 2006(14968)
- 2005(13617)
- 学科
- 济(134994)
- 经济(134888)
- 业(92865)
- 企(82758)
- 企业(82758)
- 管理(81876)
- 方法(55817)
- 数学(46887)
- 数学方法(46502)
- 业经(34908)
- 财(32347)
- 农(31738)
- 中国(30180)
- 融(28259)
- 金融(28258)
- 地方(27535)
- 银(25436)
- 银行(25425)
- 行(24556)
- 农业(23384)
- 务(23244)
- 财务(23202)
- 财务管理(23163)
- 制(23015)
- 企业财务(22026)
- 技术(20456)
- 贸(19189)
- 贸易(19173)
- 理论(18877)
- 易(18593)
- 机构
- 学院(343966)
- 大学(337339)
- 济(166685)
- 经济(164062)
- 管理(143210)
- 理学(123259)
- 理学院(122230)
- 管理学(120738)
- 管理学院(120109)
- 研究(106584)
- 中国(91524)
- 财(75193)
- 京(67157)
- 财经(60657)
- 科学(56455)
- 经(55121)
- 经济学(53478)
- 中心(51678)
- 江(50296)
- 所(50240)
- 经济学院(48273)
- 农(47294)
- 财经大学(44999)
- 研究所(44810)
- 业大(43308)
- 北京(41625)
- 商学(40929)
- 商学院(40550)
- 州(40037)
- 经济管理(39637)
- 基金
- 项目(222757)
- 科学(180021)
- 基金(167274)
- 研究(166002)
- 家(141444)
- 国家(140277)
- 科学基金(125418)
- 社会(112675)
- 社会科(107501)
- 社会科学(107479)
- 基金项目(88201)
- 省(86226)
- 自然(78102)
- 自然科(76424)
- 自然科学(76411)
- 自然科学基金(75162)
- 教育(74532)
- 划(69732)
- 资助(68750)
- 编号(64652)
- 部(50451)
- 成果(49801)
- 创(49367)
- 发(49114)
- 重点(48824)
- 国家社会(48017)
- 创新(45486)
- 教育部(45008)
- 人文(44914)
- 制(43184)
- 期刊
- 济(185034)
- 经济(185034)
- 研究(103380)
- 财(60922)
- 管理(59207)
- 中国(58179)
- 融(48516)
- 金融(48516)
- 农(43303)
- 科学(41324)
- 学报(38757)
- 技术(33759)
- 大学(32468)
- 财经(32150)
- 学学(31570)
- 经济研究(30983)
- 业经(29256)
- 农业(28959)
- 经(27830)
- 问题(23766)
- 技术经济(21761)
- 教育(19376)
- 统计(19275)
- 贸(18594)
- 策(17942)
- 商业(17855)
- 世界(17818)
- 现代(17253)
- 业(16868)
- 理论(16606)
共检索到515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世美 沈丽
本文根据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货币需求差异,构建货币"脱实向虚"和虚拟经济繁荣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得出:货币"脱实向虚"与虚拟经济存在相互作用的正反馈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房地产业、金融业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性部门,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业对货币产生的"脱实向虚"作用强于房地产业;货币"脱实向虚"对金融业的作用力度比房地产业更大,提高利率对房地产业具有一定抑制效应,但对金融业效果不显著。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世美 沈丽
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货币理论已不能对超额货币增长做出合理解释。构建虚拟经济和货币供给交互影响作用机制的整体框架,并通过数理分析及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推导、检验货币"脱实向虚"与经济"虚实分离"的关系。研究表明,货币"脱实向虚"会加剧经济"虚实背离",经济"虚实背离"又反过来强化货币"脱实向虚";货币"脱实向虚"对经济"虚实背离"的作用力度大于其反向作用力度;利率对经济"虚实背离"的正向影响大于对货币"脱实向虚"的负向影响。要有效改善经济的"虚实背离",需着力控制货币的"脱实向虚",分别对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采取有差别的利率政策,从而实现货币供给与经济发展的宏观均衡。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脱实向虚 虚实背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世美 狄振鹏 郭福良
虚拟经济繁荣与实体经济放缓具有共生性。资本管制放松、货币扩张与低利率条件下的金融化导致虚拟经济繁荣。金融化分层特征表现为:经济货币化和债务化加深、金融部门膨胀和非金融企业与家庭金融化。我国金融化特征包括:经济货币化程度高企和杠杆率快速攀升、银行业主导的泛金融部门膨胀、房地产金融化和非金融企业金融化。金融化并不能改变实体经济增长放缓的长期趋势,过度金融化反而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造成多重不利影响。经济虚拟化和资本金融化的正向反馈机制和基于风险与收益的跨期选择决策机制可以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为金融化提供解释。西方各国金融化治理的关键在于打破垄断金融资本权力主导的制度框架。我国的金融化治理对策包括:宏观上控制信贷投放规模和有效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货币需求,中观上控制房地产等泛金融部门膨胀,微观上加强对企业的金融审慎监管。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金融化 泛金融部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欣 张艺鹏
"脱实向虚"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运用虚拟经济理论,分析了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内在机理,认为经济的"脱实向虚"是以虚拟经济自我循环为运行基础、由生产职能向非生产职能转化的资本的价值化积累路径;其次,通过构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三部门投入产出模型,依据"纯产品"原理,剥离了虚拟经济中的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中的虚拟经济;再次,运用结构分解方法(SDA)实证检验了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倾向。结论表明:(1)总体上,我国虚拟经济规模小于实体经济,但其自我循环规模的扩张速度高于实体经济;(2)趋势上,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正是我国经济出现"脱实向虚"倾向的重要诱因和时间起点;(3)结构上,虚拟经济对以制造业为主的第I类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趋弱,尤其是低端制造业;虚拟经济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Ⅱ类实体经济总体呈良性互动,说明中国经济"脱实向虚"倾向呈现结构性特征;最后,提出了纠正"脱实向虚"不良倾向的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俞超 黄娴静 沈吉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投资结构和金融发展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发现,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偏离其最优结构且继续上升,对金融效率具有抑制效应,不利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且,这一抑制效应在房地产外部性越弱的地区越强。基于2003-2013年地级市层面的样本,采用两阶段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和工具变量法的实证分析结果均支持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房地产投资对金融效率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房地产销售状况较差的地区更强。
关键词:
房地产投资 金融效率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兴 龚双红
当前,中国房地产业呈现非理性繁荣景象,引发这一现象的宏观经济因素大致可分为结构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两类。其中,结构性因素是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强投资、弱消费"格局导致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政策性因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调控行为的偏差、金融政策以及住房保障政策等。
关键词:
房地产 宏观经济 结构性因素 政策性因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千
仅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研究房地产现在已不适应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虚拟化的趋势下,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被提上日程。本文提出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基本思路,并指出这种重构对于理解房地产在当代经济中稳定经济的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房地产 虚拟经济 重构 稳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杰 王千
从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资本化定价方式入手,对房地产的虚拟资产的性质进行深入剖析。研究房产和地产二者各自的虚拟性,然后加以汇总得出一个关于房地产虚拟性的基本结论:房地产是除金融资产以外的另一种典型的虚拟资产,其虚拟性介于一般商品和金融资产之间。文章同时指出,正是房地产的虚拟资产性质特性使其成为联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纽带。在一定意义上,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具有稳定作用。
关键词:
房地产 房产 地产 虚拟资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艳 王晓茜
在虚拟经济背景下 ,影响房地产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也出现了虚拟化的倾向 ,并通过资本符号化、劳动预期化和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的方式 ,提高了房地产经济的资本效率、劳动效率和技术效率 ,进而推动了房地产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房地产经济 虚拟经济 虚拟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祝宪民
随着房地产越来越多的成为投资工具,其虚拟资产的特性愈发明显,这表现在房地产价格的强波动性。金融自由化使房地产市场波动尤为显著,并在金融危机形成和暴发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这时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更多的是由于金融自由化引发的信贷市场的膨胀。实际上,在外部制度因素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一个发达而完善的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稳定作用。
关键词:
房地产 虚拟经济 经济波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鞠方 周建军
对于房地产泡沫的理论解释的研究有很多,主要是从实体经济层面、虚拟经济视角、产业经济学这三个角度进行研究,目前大多数是从第一条路径展开。文章对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假说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来自中国和日本的数据对房地产泡沫的虚拟经济决定论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给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虚拟经济决定论 实证检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建军 鞠方
现代房地产具有虚拟资产特征。对房地产泡沫的虚拟经济决定论的实证检验包括: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利率政策、信贷波动及股价各自之间的相关检验。结果发现,货币供应量、利率等虚拟经济变量对房地产价格都存在显著的影响。整体而言,来自中国的实证分析初步支持了房地产泡沫的货币推动假说,房地产泡沫是一种货币现象的判断。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虚拟经济 货币供应量 利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向耘 王琰
近两年来,国内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金融快速膨胀,成为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两个问题。社会上普遍认为,货币条件宽松和信用快速扩张是导致房价上涨过快的重要原因,而较少有人关注房地产市场对金融膨胀的重要反作用力。事实上,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其对金融总量、结构、工具、风险等都存在较大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一些特殊性因素,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影响。只有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切实解决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诸如房地产税开征、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和土地供给制度优化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怡瑶
本文以实体经济低迷和房地产行业繁荣的困局为切入点,研究了困局产生的原因,并从房产税的视角探讨了如何走出这一困局。本文发现:第一,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增加的货币流向了房地产行业,资源的错配使投资和产出长期无法走出"L"型区间;第二,本文通过三次模拟实验证明,政府可以考虑适当地通过对代表性家庭征房产税进行宏观调控,解决资源错配问题。
关键词:
资源错配 房产税 DSGE模型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怡瑶
本文以实体经济低迷和房地产行业繁荣的困局为切入点,研究了困局产生的原因,并从房产税的视角探讨了如何走出这一困局。本文发现:第一,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增加的货币流向了房地产行业,资源的错配使投资和产出长期无法走出"L"型区间;第二,本文通过三次模拟实验证明,政府可以考虑适当地通过对代表性家庭征房产税进行宏观调控,解决资源错配问题。
关键词:
资源错配 房产税 DSGE模型 经济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