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89)
- 2023(17853)
- 2022(15200)
- 2021(14227)
- 2020(11888)
- 2019(26790)
- 2018(26817)
- 2017(50935)
- 2016(27742)
- 2015(31337)
- 2014(31010)
- 2013(29877)
- 2012(27175)
- 2011(24378)
- 2010(24673)
- 2009(23109)
- 2008(22263)
- 2007(19702)
- 2006(17323)
- 2005(15233)
- 学科
- 济(101120)
- 经济(100975)
- 管理(86729)
- 业(79497)
- 企(69785)
- 企业(69785)
- 方法(43026)
- 数学(35043)
- 数学方法(34571)
- 财(28967)
- 中国(28882)
- 农(27668)
- 业经(26303)
- 制(24526)
- 学(22749)
- 技术(21337)
- 理论(21259)
- 地方(20737)
- 和(18341)
- 务(18198)
- 贸(18116)
- 财务(18114)
- 贸易(18101)
- 财务管理(18079)
- 银(18076)
- 银行(18024)
- 农业(17942)
- 易(17562)
- 体(17369)
- 行(17178)
- 机构
- 学院(382158)
- 大学(382079)
- 管理(150284)
- 济(145429)
- 经济(142010)
- 理学(129402)
- 理学院(127970)
- 管理学(125719)
- 管理学院(125023)
- 研究(124737)
- 中国(94065)
- 京(81358)
- 科学(77182)
- 财(70974)
- 所(61790)
- 农(58846)
- 江(57664)
- 中心(56819)
- 研究所(55934)
- 业大(55782)
- 财经(55598)
- 范(51145)
- 北京(51077)
- 师范(50632)
- 经(50310)
- 州(46420)
- 农业(45959)
- 院(45826)
- 经济学(42921)
- 技术(42769)
- 基金
- 项目(260002)
- 科学(204456)
- 研究(193855)
- 基金(186069)
- 家(161446)
- 国家(160062)
- 科学基金(137937)
- 社会(120859)
- 社会科(114248)
- 社会科学(114220)
- 省(103688)
- 基金项目(98510)
- 教育(90170)
- 自然(88744)
- 自然科(86689)
- 自然科学(86666)
- 划(86601)
- 自然科学基金(85087)
- 编号(80509)
- 资助(75290)
- 成果(66340)
- 重点(58115)
- 创(57248)
- 部(56383)
- 课题(56364)
- 发(55077)
- 创新(52829)
- 项目编号(50222)
- 制(50151)
- 科研(48870)
- 期刊
- 济(163822)
- 经济(163822)
- 研究(113236)
- 中国(81503)
- 学报(59452)
- 管理(58250)
- 财(55886)
- 科学(54318)
- 农(54174)
- 教育(51818)
- 大学(45367)
- 学学(42353)
- 农业(37256)
- 技术(34845)
- 融(33304)
- 金融(33304)
- 业经(28050)
- 财经(26813)
- 经济研究(25709)
- 经(22891)
- 图书(20699)
- 问题(20307)
- 科技(19791)
- 业(19708)
- 版(18051)
- 理论(17999)
- 技术经济(17541)
- 现代(16939)
- 商业(16726)
- 实践(16430)
共检索到568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汪万 杨坤
为探索责任式创新下多利益攸关主体协同共赢方案,构建了政府、创新企业和公众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及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责任式创新过程中,三方最终的演化稳定策略是政府规制、创新企业履行和公众参与,且政府的行为策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创新企业的策略选择,同时公众参与促使博弈更快达到均衡状态。规制成本、惩罚强度和负外部性价值补偿等单个外生变量是相关主体策略选择的“红线”,但模型最终的稳定均衡策略主要受相关多个外生变量的综合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婉红 李娜
本文通过构建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剖析绿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中政产学研间博弈的动态演化规律,并通过仿真分析影响绿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在市场机制下,违约金额临界值处,绿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中产学研行为策略极易受到随机因素干扰,产学研的创新收益和研发成本分摊比例对产学研的行为策略影响呈倒“U”型;在政府规制下,政府的奖惩力度与绿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呈正相关,而奖惩机制同时作用较单一补贴、惩罚机制对绿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稳定成效更为显著。因此,政府应完善监管机制,增强企业绿色智能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引导学研积极参与协同创新,形成政府-企业-学研合力,共同维持绿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稳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菁 李松梅 王九天
在新兴技术负外部性的情境下探讨科技企业、公众、政府在实施责任式创新过程中的策略演化规律对构建共同实施责任式创新行为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前景理论,构建了一个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责任式创新发展的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内化阶段扮演倡导者、推广者、守门人角色,政府应不断调整奖惩机制使对各方的奖惩之和大于各方参与成本,促使三方稳定策略最终演化为科技企业实施责任式创新、公众参与责任式创新,而政府弱干预责任式创新;科技企业的成本、政府补贴对企业和公众决策的影响显著,而对政府决策影响较小;科技企业的初始状态对政府的策略演化收敛速度有显著影响,公众和政府的初始状态均对科技企业的策略演化收敛速度有显著影响;适度提高决策者的价值感知和损失规避的敏感度有助于政府积极干预以使各方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楚涵 吴松江
农业自然灾害的有效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的有效协同。当前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治理主体协调意愿不强、各类治理主体的目标和行为失谐、灾害信息失真和治理主体间沟通不畅成为有效协同治理困难的症结。因此,化解协同治理难应围绕"协同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加强政府主导能力建设、建立利益整合机制,升级农业自然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创新农业自然灾害治理主体协同机制,为农业自然灾害协同治理提供理念、组织、信息多重保障。
关键词:
农业自然灾害 治理主体 协同机制创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娜娜 周国华
针对重大工程供应链中多主体协同合作利益分配以及创新决策问题,考虑到两阶段博弈中决策的不同情形,应用非合作-合作混合的双体博弈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模型构建与求解得到各主体的最优创新努力和收益以及整个系统的最优收益,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模型,分析成本补贴机制和垂直整合机制两种激励机制对各主体最优创新努力、收益和供应链系统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大工程多主体协同合作中存在创新投入不足的情况,导致供应链系统收益偏低;创新成本补贴机制以及垂直整合机制能够有效激励参与主体的创新积极性;成本补贴机制能够提高各主体以及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收益,垂直整合机制对收益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整合成本的区间范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婧 陈鹤阳
当前,众包已成为一种新的信息交互方式,并在应急管理领域得到持续性关注,成功应用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梳理,归纳总结出应急管理中3类众包信息主体:受事件影响公众、社会化网络公众、数据志愿者,并分析提出各主体对众包流程中应急信息生成、交互、传播及再用的协同影响机制,以期进一步促进众包模式在应急管理中的高效应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卫红 丁章明 张爱美
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利用演化博弈方法能够从动态视角分析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运行机理,从根本上探究影响协同创新稳定性的因素。本文基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要求,构建"环境驱动"和"创新驱动"的多元主体协同运行机制,并据此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协同创新中各创新主体的博弈策略选择,利用雅克比矩阵判断其策略稳定性。演化博弈结果显示:在创新主体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多主体协同系统能够保持系统稳定;创新主体之间知识势差与协同创新稳定性呈反比;良好的协同效应、独立的内部监督机制等能有效的促进协同创新系统稳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协同创新 演化博弈 稳定性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花林 李致远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两山”转化理念、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现有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地方实践模式存在治理主体单一、参与主体驱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借助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解析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据此设计以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生产—供应—销售”机制、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共创机制和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信息交流机制为核心要件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主体协同机制,基于多主体协同机制的提出,拓展土地资源生态产品、水资源生态产品、森林资源生态产品、湿地资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新模式。以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主体协同机制为指引,创建多元主体共治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格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华 闫娜娜 谭庆美
基于演化博弈方法,研究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内容和方式,建立多主体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提出了促进多主体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结论表明:1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有三个层次: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协同创新方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资金支持、能力互补、知识技术整合和信息沟通。2为促进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要制定合理的额外收益分配与成本分摊比例,建立有效的正激励和负激励(惩罚)机制,建立有效的网络信任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小荣
在多维复合型风险不断激增的时代背景下,探寻新的视角和机制是提升公共危机治理水平的核心诉求。韧性治理蕴含着独有的适应、抵御、复原特质,为公共危机治理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实现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路径。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是韧性治理的重要构件,因而,韧性治理与协同治理存在多重的内在契合点,二者互构融合形成的新机制也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新选择。为此,通过构建主体框架、信任重塑协同、互动增量韧性三个阶段建构韧性—协同的危机治理新机制,不仅能够实现公共危机的可持续治理,还能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福周 李静
农村生态环境呈现多重污染复合交织的形态,严重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文章构建村镇企业、地方政府和农户三方主体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博弈主体行为策略选择和演化稳定性条件。结果表明,降低地方政府引导成本且给予净化企业和监督举报的农户经济激励、降低农户参与成本且做好对受损农户的补偿、降低村镇企业净化成本并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督强度和惩罚力度,将有利于推进三方互动,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协同治理 演化博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菊
精细化社会治理是对传统粗放式管理方式的反思和改进,是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转型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关键在于引入共享发展理念,吸纳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会治理,明晰各个治理主体的权责,达到协同共治的目标。精准扶贫本质上是一种精细化社会治理的实践,也应融入分权、合作和参与等治理理念,立足乡村体系,通过要素引进,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企业和扶贫对象等主体协同治贫。首先,应分析各扶贫治理主体的行为逻辑,从而探讨其参与精准扶贫的动力;其次,应明确各主体职责,以发挥各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和资源;最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芸 黄解宇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是指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各个主体相互协作、信息共享以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的共赢机制。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目前存在着生产分散、物流滞后、信息不对称、缺乏信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企业生态学理论视角,研究了农产品供应链主体协同的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控制机制,形成机制的核心是信息流的有效共享与交换,运行机制主要体现为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交换,控制机制主要通过契约、评价、反馈来发生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同时,以山西省为例,探索了山西农产品供应链主体协同机制的构建,并结合山西农产品供应链的现状提出分区域协同、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制定多种措施保障农户利益和探索有效合作协议等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供应链 协同机制 分区域协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忠富 曹新颖
在对我国SI住宅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SI住宅的涵义及特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角色定位;根据角色职责及相互促进、制约关系,基于系统学和协同学理论,综合考虑建设工程项目多阶段、多参与主体、多目标和过程复杂的特征,建立SI住宅多主体协同的动力系统架构,明确影响SI住宅多主体协同的内外部动力,为制定促进SI住宅多主体协同的相关政策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少坚 程赛楠
基于协同学理论对海水稻技术扩散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在传统推广系统中加入农业企业主体变量并建立以其为核心的多主体协同扩散模型,发现新的扩散系统具有稳定性和鲁棒性。进一步通过研究多主体协同扩散的动力机制,提出构建中国情境下,海水稻技术创新扩散的战略驱动力和市场拉动力"双轮驱动"模型,以解决我国海水稻持续扩散的动力机制问题,为我国政府制定海水稻技术创新扩散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