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0)
2023(10521)
2022(8872)
2021(8570)
2020(7151)
2019(15899)
2018(16174)
2017(29034)
2016(16689)
2015(18956)
2014(18648)
2013(17282)
2012(16133)
2011(14641)
2010(15508)
2009(14676)
2008(13969)
2007(12825)
2006(11722)
2005(10748)
作者
(41856)
(34413)
(33814)
(32773)
(21746)
(16292)
(15722)
(13035)
(13017)
(12534)
(11462)
(11278)
(10931)
(10779)
(10743)
(10361)
(10129)
(10106)
(10106)
(9843)
(8887)
(8301)
(8188)
(8017)
(7957)
(7795)
(7746)
(7672)
(6753)
(6717)
学科
(51750)
经济(51682)
管理(47057)
(43908)
(38377)
企业(38377)
中国(25116)
教育(23525)
方法(20685)
技术(17931)
理论(15830)
(15691)
数学(15521)
数学方法(15298)
(15037)
业经(14618)
(14314)
(12828)
贸易(12813)
(12620)
银行(12612)
(12540)
(12185)
技术管理(12128)
(11393)
金融(11392)
教学(10746)
(10712)
(10378)
农业(9665)
机构
大学(223893)
学院(216888)
(83555)
经济(81479)
管理(78531)
研究(73508)
理学(65965)
理学院(65193)
管理学(64108)
管理学院(63653)
中国(53588)
(48562)
(43685)
(39153)
科学(39041)
师范(38969)
教育(36875)
(35876)
(34819)
中心(33220)
财经(33142)
北京(32308)
师范大学(31480)
研究所(30697)
(29824)
(28871)
(26478)
技术(25765)
经济学(24914)
(24725)
基金
项目(128470)
研究(108689)
科学(103468)
基金(88037)
(72817)
国家(71997)
社会(67112)
社会科(63181)
社会科学(63170)
科学基金(62105)
教育(58518)
(52501)
编号(48097)
(45546)
基金项目(45107)
成果(43658)
课题(36984)
自然(35006)
资助(34590)
自然科(34242)
自然科学(34232)
自然科学基金(33627)
(32336)
(31759)
(30360)
项目编号(30060)
重点(29788)
(29046)
创新(29015)
规划(29006)
期刊
(99499)
经济(99499)
研究(84923)
教育(66116)
中国(57546)
(32885)
管理(32602)
(24454)
金融(24454)
学报(24243)
科学(23621)
(23139)
技术(22926)
大学(21569)
业经(17401)
学学(16926)
经济研究(16284)
财经(16262)
职业(15999)
农业(15752)
(14144)
图书(13954)
(13347)
(13206)
论坛(13206)
问题(12783)
国际(12550)
科技(11008)
书馆(10570)
图书馆(10570)
共检索到361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呼生  
通过对大学公民教育现状等有关问题的分析,阐述当今国际视野下"责任与创新"大学公民教育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路径与方式方法,从而说明开展"责任与创新"大学生公民教育是建设现代文明和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邱东升  
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是近年来高等院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形势所需。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创业教育广泛开展和顺利进行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就创新精神和创业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创业教育中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展开阐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耀明  
我们常用"象牙塔"一词来比喻和形容大学",象牙塔"意味着大学是那种摆脱外界束缚、放弃暂时利益、保护师生进行知识探索的场所";象牙塔"固守着大学校园中不受外界喧嚣侵扰的那份宁静。但现实中论文剽窃、教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天祥  
无论是高等教育发展还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都需要高等教育理论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因此,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不仅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意义。高等教育理论创新有两种趋势:一是通过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的不断分化,建立高等教育分支学科体系,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二是引入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高等教育问题,并从中实现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对于上述两种情况,都采用举例的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部署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我们高校的同志们都非常振奋,深受鼓舞,一致认识到:这不仅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中  
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与社会变革关系密切,高等教育发展理论通过引领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以适应社会变革甚或引领社会变革,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在这一过程中也不断丰富和创新。社会变革为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引。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创新应重视引领社会变革,转变视角;应避免理论的"依附",从发展理论的借鉴与移植转向到"高等教育化"的改造与创新;应倡导理论发展的多样性,从寻求普适性的发展理论转向主张发展理论的特殊性和多元发展理论的兼容;应不断拓展自身的问题域,从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工具理性转向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理性的追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作者就西安交通大学多年来抓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并指出创新能力是检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志 ,创新成果是评审博士学位水平的重要指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义遒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正在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从国家全局出发,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维持社会稳定与繁荣,引领社会前进。教育不但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荣琪  段占庭  
创新是科研与教学的灵魂周荣琪段占庭为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和顺利实施“211工程”规划,清华大学正在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一步步地迈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创新,使创新成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灵魂。教学要创新,必须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江应中  
责任伦理以宽广的研究视野和对社会现实独特的把握方式,为我们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的伦理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范型和实践操作范式。高等教育投入并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除了受制于经济基础外,它在宏观上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则与社会及其成员的价值观念、道德选择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洇渗着的责任伦理问题非常突出。面对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等教育各投入主体要成为利益和义务共同体,有必要把各自的伦理责任置于责任伦理视野下加以厘清和明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学科  
在大爱的育人氛围中,将学生培育成为有爱心、有情怀的合格公民。提升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专业素养综合教育,培育有知识、有能力的行业精英。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构建优良教风学风、健全成长服务机制。当前,面临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首都功能定位新调整、传媒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等重要机遇和挑战,北京印刷学院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优势教育资源,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喻岳青  
通过对中外高等教育研究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指出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和大学的创新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互动过程,必须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才能促进大学的创新,并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参考意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望  
我国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充分重视其自身的国际化,不断探索适应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并取得长足进展。但高等教育在进行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学者往往零散地研究国际化的重要意义或者是原因但不成体系,探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途径却忽视这一道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种现象引发了笔者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几点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江  
伴随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推进,构建沟通顺畅、比例合理的分流体系,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来看,多向分流制度难操作、职普沟通制度不健全、上下衔接制度不畅通等因素制约着分流制度不断完善。实现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创新,对于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具有积极作用。为实现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创新,应加强多向分流制度、职普沟通制度、上下衔接制度建设,从而切实推动高等教育分流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新月  刘献君  陈敏  
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构建都有赖于大量高素质公民的参与。大学生公民作为社会上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群体,在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公民自身的发展要求他们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独立人格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