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2)
- 2023(14014)
- 2022(11959)
- 2021(11428)
- 2020(9804)
- 2019(22781)
- 2018(22518)
- 2017(42783)
- 2016(23905)
- 2015(27329)
- 2014(27593)
- 2013(26901)
- 2012(25005)
- 2011(22441)
- 2010(23258)
- 2009(21177)
- 2008(21284)
- 2007(19660)
- 2006(17121)
- 2005(15292)
- 学科
- 济(89975)
- 经济(89895)
- 管理(75616)
- 业(72537)
- 企(61748)
- 企业(61748)
- 方法(42227)
- 数学(36884)
- 数学方法(36190)
- 财(33845)
- 中国(26951)
- 农(26459)
- 技术(21404)
- 业经(20112)
- 制(19749)
- 地方(19446)
- 理论(18972)
- 务(17704)
- 财务(17640)
- 财务管理(17583)
- 学(17543)
- 农业(16891)
- 贸(16817)
- 贸易(16808)
- 企业财务(16629)
- 策(16361)
- 易(16346)
- 银(15523)
- 银行(15494)
- 行(14674)
- 机构
- 学院(336480)
- 大学(327614)
- 济(132389)
- 经济(129327)
- 管理(128975)
- 理学(110299)
- 理学院(109146)
- 研究(108395)
- 管理学(107000)
- 管理学院(106366)
- 中国(82270)
- 京(68773)
- 财(68666)
- 科学(65992)
- 所(54948)
- 江(54024)
- 农(52907)
- 财经(50619)
- 中心(50436)
- 研究所(49285)
- 业大(47320)
- 经(45548)
- 范(43653)
- 北京(43437)
- 师范(43269)
- 州(42917)
- 技术(42541)
- 农业(41401)
- 院(39133)
- 经济学(39020)
- 基金
- 项目(214352)
- 科学(168176)
- 研究(162223)
- 基金(150143)
- 家(129036)
- 国家(127880)
- 科学基金(110121)
- 社会(98031)
- 社会科(92823)
- 社会科学(92796)
- 省(88825)
- 教育(79441)
- 基金项目(78387)
- 划(73391)
- 自然(70786)
- 编号(69804)
- 自然科(69202)
- 自然科学(69184)
- 自然科学基金(67919)
- 资助(62836)
- 成果(57862)
- 课题(50351)
- 重点(48864)
- 创(48522)
- 部(47036)
- 发(46147)
- 创新(44512)
- 项目编号(42172)
- 性(41111)
- 年(40946)
- 期刊
- 济(147646)
- 经济(147646)
- 研究(98700)
- 中国(74311)
- 财(57750)
- 教育(50679)
- 管理(49850)
- 农(47617)
- 学报(47299)
- 科学(44276)
- 大学(36348)
- 技术(36175)
- 学学(33864)
- 农业(32026)
- 融(30689)
- 金融(30689)
- 财经(25009)
- 业经(24695)
- 经济研究(23784)
- 经(21411)
- 问题(18666)
- 职业(18547)
- 业(18458)
- 技术经济(17969)
- 统计(17633)
- 策(17192)
- 坛(16867)
- 论坛(16867)
- 科技(16303)
- 图书(16201)
共检索到510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世建 饶玉婕
探索以整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师团队、实训基地等教育资源,以及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将创新思维植入技能训练"的高职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构架一套合理的财经类高职院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财经类高职 创新思维 人才培养模式 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强 仇大勇
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有别于高职工科类人才,大多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工科人才培养,不完全适合财经类人才培养,高职财经教育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和能力为本,基于工作岗位开发课程体系,实施探究式教学,以及构建综合培养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财经类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
财经 能力 素质 技能 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红 梁小婉
高职院校致力于办学模式的探索和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和显著成效,但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专业类别差异,财经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尚不成熟。在分析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及改革实践中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财经类高职院校 培养模式 技术技能型人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敏 刘立新 余湄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 ,金融工程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宽广 ,已成为金融业运作的主要趋势。加入WTO后 ,国内外金融业逐步接轨 ,对金融工程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本文通过对国外三所知名高校相关专业的分析比较 ,并结合我国财经类高校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我国财经类院校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目标和模式。
关键词:
金融工程人才 财经类大学 培养目标和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晓晖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自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财经类高职院校结合行业特色,积极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进一步深化现代学徒制,需政府、社会、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与保障,提高企业参与建设积极性;行业协会要不断发展壮大,强化自身育人功能;企业和学校要多措并举,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淑武
目前,"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现实执行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高职人才培养和就业衔接的一些问题,但也存在"课""证"分离、学校课程体系及配套教师对"课证融合"的认识不足、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课证融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课证融合中资格考证功利性强而忽略技能水平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财经类高职"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应在骨架清晰、体制健全、师生认知透彻、学生的能力和证书相匹配等方面做好设计。
关键词:
财经类高职院校 课证融合 人才培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凤珍 储德银
在各种辅助办公软件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公文案牍以及财经数据的处理已变得非常简便而高效,财经类职业的劳动内容也更多从填报和整理数据等简单重复性劳动向观察、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变化和综合决策的创新性智能劳动转变,对财经类职业人最重要的素质要求则是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财经类高校作为财经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理论传授,更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凤珍 储德银
在各种辅助办公软件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公文案牍以及财经数据的处理已变得非常简便而高效,财经类职业的劳动内容也更多从填报和整理数据等简单重复性劳动向观察、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变化和综合决策的创新性智能劳动转变,对财经类职业人最重要的素质要求则是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财经类高校作为财经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理论传授,更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辉如
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把握什么样的人才才能称之为是创新人才,这需要一个评判的标准,因此,创新人才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涉及人才评价误区的矫正、层次分析量化考核与模糊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改革、"学生自我评价、团队评价、教师评价"于一体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财经类 创新思维 人才评价 层析分析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健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必须合理布局和分层。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学校层次、学科优势、办学条件、所在区域,合理定位,发挥比较优势,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祥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国际合作日渐增强,以经济发展互助为核心的各领域联系更加紧密,包括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地区间、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比拼,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财经类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社会经济平稳过渡是财经类高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要求。财经类本科院校应根据教学实际,从创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重构、创业实训与机制保障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财经类高校 人才培养机制 涉外法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祥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国际合作日渐增强,以经济发展互助为核心的各领域联系更加紧密,包括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地区间、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比拼,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财经类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社会经济平稳过渡是财经类高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要求。财经类本科院校应根据教学实际,从创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重构、创业实训与机制保障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财经类高校 人才培养机制 涉外法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祥碧
将量化指标体系引入到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测度模型中,通过描述统计、主成分分析和数据包分析等方法,对全国12所院校财经类专业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较高,并呈现出持续增强、非均衡分化态势;人才培养的总体效果欠佳,少数学校需警示风险。对此,应高度重视专业内涵建设,认真做好专业人才培养评估,建立健全校际专业联动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莉 曲振涛 鲁啸军 章刘成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从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深入诠释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与时代特征,对于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丽丽
工学结合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财经高职院校由于实习单位点多面广、实习岗位的特殊性,增加了实习成本和风险,这一直是困扰开展工学结合的难题。文章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财经院校 工学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