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4)
2023(8016)
2022(6593)
2021(6357)
2020(5108)
2019(11589)
2018(11478)
2017(19312)
2016(12134)
2015(14455)
2014(15433)
2013(14047)
2012(13188)
2011(12014)
2010(12733)
2009(11074)
2008(10850)
2007(10021)
2006(9182)
2005(8479)
作者
(30724)
(25353)
(25180)
(24668)
(16289)
(12063)
(11924)
(9918)
(9787)
(9738)
(8650)
(8501)
(8303)
(8235)
(8137)
(7831)
(7788)
(7481)
(7419)
(7230)
(6965)
(6263)
(6087)
(6013)
(5952)
(5766)
(5754)
(5659)
(5162)
(5053)
学科
(57069)
经济(57029)
管理(31520)
(23440)
教育(21924)
(21677)
中国(20270)
(18425)
企业(18425)
地方(17425)
方法(15158)
理论(13384)
数学(12961)
数学方法(12760)
财政(12484)
(12261)
地方经济(11934)
教学(11372)
(10245)
(10064)
(9974)
(9974)
财务(9961)
业经(9944)
财务管理(9907)
企业财务(9398)
(8464)
(8451)
经济学(7279)
(7208)
机构
学院(163440)
大学(159697)
(63924)
经济(62230)
研究(59154)
管理(46513)
中国(38977)
理学(38292)
(38278)
理学院(37665)
管理学(36673)
管理学院(36343)
(35266)
(32995)
师范(32849)
科学(32543)
教育(32157)
(30064)
(29302)
职业(27149)
师范大学(26491)
研究所(26146)
财经(25784)
技术(25700)
中心(24959)
北京(23826)
(23050)
(23019)
经济学(21114)
(20873)
基金
项目(88250)
研究(79171)
科学(69388)
基金(55677)
教育(47478)
社会(45773)
(44890)
国家(44260)
社会科(42853)
社会科学(42844)
(38714)
编号(37661)
科学基金(37071)
成果(34626)
(32566)
课题(31461)
(27617)
基金项目(27491)
资助(23518)
(22679)
规划(22501)
重点(22052)
项目编号(22004)
(21353)
(20960)
(19521)
(19481)
阶段(19433)
(19359)
教育部(19333)
期刊
(85048)
经济(85048)
研究(68505)
教育(62839)
中国(49248)
(35991)
技术(22455)
职业(19612)
管理(18636)
学报(17828)
大学(15487)
科学(15438)
(14804)
经济研究(14670)
财经(14481)
(12984)
金融(12984)
(12726)
学学(12606)
技术教育(12541)
职业技术(12541)
职业技术教育(12541)
业经(10780)
(10566)
论坛(10566)
问题(9979)
农业(9759)
财会(8586)
会计(8341)
技术经济(7969)
共检索到282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祝良  
本文认为,加强财经类高职学生经济伦理教育,是建设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经济伦理教育,课堂教育教学是主渠道,构建网络平台是重要抓手,开辟第二课堂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经济伦理教育的实践,可总结为"3+2+X"的培养模式,且取得阶段性成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光彬  贾雪峰  
教育转型是指教育形态伴随社会系统现代化而不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积极探索和本土创新。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核心是本土化的课程构建,实施途径是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操龙升  
文章从财经职业教育出发,将经济改革政策和现代化教育理念引入财经职业教育,提出要进一步准确定位办学宗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实现财经职业教育现代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深刻领会其内涵;构建职业实践导向课程体系;以经济改革为标杆,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全芳  
打造高职财经类"金课",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强化课堂互动;完善硬件设施,服务学生学习;注重过程跟踪和结果考核,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牛国良  
高职特色专业建设关乎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比之工科类专业财经类专业建设的难度更大。在厘清特色专业概念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建设的路径并提出了对特色专业建设成果最终的检验方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立  
本文针对财经类院校开展MBA教育的特点 ,结合东北财经大学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 ,着重探讨了财经类院校在MBA教育的指导思想、办学体制和学校特色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殷雅斐  
试论市场经济与财经类学报的关系殷雅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同时渗透到了全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高校学报也面临着这种新的挑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影响着高校学报原有办刊模式,高校学报如何根据自身的功能和特点为市场经济服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迪   杨璐铭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财经类广播电视节目编排工作如何才能肩负起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是每一名节目编排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论述了经济新常态对财经类广播电视节目编排的影响,分析了财经类节目编排与经济新常态脱节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分析观众心理变化、明确编排定位、更新编排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编排技术的对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韩传喜  沈剑虹  
当前我国财经类院校经济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社会需求与经济新闻人才培养不对称、专业成长与边缘处境不对称、深度融合与方案设计不对称、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不对称、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不对称、培养目标与就业趋向不对称。因此,应重视经济新闻人才的培养,在专业培养方案上进行创新,尤其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铿  周逸江  
编写说明 经济计量学是在对社会经济现象作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统计模型方法来定量描述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变量关系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因此,它是现代各财经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计量学(含理论经济计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华  吴军飞  
高职院校女生有着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与个性气质,文章立足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女性财经从业人员的需求,提出财经类高职院校女生特色素质培养与财经类行业职业发展需求相融通、女生特色素质教育课程与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融通、女生素质教育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相融通、女生特色素质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相融通,以提升女生的职业竞争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高伟  
为了满足财经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财经类高职院校近年来录用了大批优秀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充实师资队伍。但由于青年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院校方面培养机制的有待完善和某些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等因素,并不能迅速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以至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为制约财经类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院校方面要通过增强职业认同感、强化岗位培训、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并实现合理的职业规划和完善管理制度等长效机制的建立,最终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为高素质、教育教学水平过硬的优秀教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慧凤  
一、当前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近年随着社会的需要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财经类人才的培养规模和深度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近两年来,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下岗分流人员过多,再就业工程压力不胜重荷,美国次贷危机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相应阻滞了中国沿海地区的良好发展势头,降低了人才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东波  
树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新时期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新期盼。应根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际,充分结合企业行业岗位工作活动要求,确定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以行动导向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成功实践,催生出支撑专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特色课程和品牌课程,为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特色(示范)专业夯实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强  仇大勇  
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有别于高职工科类人才,大多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工科人才培养,不完全适合财经类人才培养,高职财经教育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和能力为本,基于工作岗位开发课程体系,实施探究式教学,以及构建综合培养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财经类人才培养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