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3)
2023(8711)
2022(7171)
2021(7029)
2020(5916)
2019(13252)
2018(13431)
2017(22153)
2016(14210)
2015(16413)
2014(16955)
2013(15385)
2012(14183)
2011(12713)
2010(13306)
2009(11908)
2008(11777)
2007(10913)
2006(9686)
2005(8787)
作者
(38053)
(31384)
(31309)
(30108)
(19774)
(15054)
(14513)
(12168)
(12092)
(11723)
(10831)
(10514)
(10132)
(10024)
(10020)
(9924)
(9637)
(9337)
(9181)
(8932)
(8329)
(7977)
(7642)
(7583)
(7341)
(7199)
(7071)
(6872)
(6588)
(6509)
学科
管理(35877)
(34925)
经济(34875)
(27532)
(23708)
教育(22992)
(22534)
企业(22534)
中国(19599)
方法(13916)
理论(13355)
(12678)
(12633)
财政(12584)
(12181)
数学(11898)
教学(11709)
数学方法(11616)
(10234)
财务(10204)
财务管理(10156)
(10056)
企业财务(9656)
(9367)
地方(9184)
业经(8025)
(7917)
银行(7881)
农业(7581)
(7447)
机构
大学(182317)
学院(176369)
研究(65152)
管理(55240)
(54814)
经济(53031)
理学(46050)
理学院(45366)
管理学(44097)
管理学院(43743)
中国(43014)
(40857)
科学(40636)
(36899)
教育(36497)
(36308)
师范(35983)
(33731)
(32407)
(32346)
研究所(30244)
中心(29199)
师范大学(28848)
业大(27021)
技术(26883)
北京(26497)
农业(25343)
(24772)
财经(24235)
(23532)
基金
项目(111042)
研究(89933)
科学(85812)
基金(72159)
(62425)
国家(61651)
教育(51679)
科学基金(50754)
社会(50647)
(47902)
社会科(47530)
社会科学(47516)
(41317)
编号(41010)
成果(39094)
基金项目(36760)
课题(33371)
自然(30421)
自然科(29700)
自然科学(29685)
资助(29251)
自然科学基金(29130)
(28343)
重点(26904)
(25233)
项目编号(25207)
(24402)
(23962)
规划(23886)
(23024)
期刊
研究(66694)
教育(66290)
(65344)
经济(65344)
中国(55889)
(34355)
学报(31455)
(28655)
大学(24813)
科学(23991)
学学(20736)
技术(19777)
管理(19596)
农业(19002)
职业(17018)
图书(14228)
(14182)
金融(14182)
财经(12388)
(10728)
(10636)
论坛(10636)
技术教育(10631)
职业技术(10631)
职业技术教育(10631)
书馆(10602)
图书馆(10602)
业经(10143)
经济研究(10024)
(9966)
共检索到298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俊飞  
在国家经济新常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江浙沪地区12所财经类高校开展素质教育课程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财经类高校素质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构建财经类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构建财经类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甚杰  侯英  周振海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也是使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文章根据对我国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现状的研究,就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实施途径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艳  吴宝  
职业素质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是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只有通过构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且规定学分,同时建立组织实施及保障系统,才能达到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鲁伟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根据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协调发展。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课程论的指导下,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高职学生的实际、素质教育的现状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明  徐畅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种体现内容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样性等特点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其中要遵循生存、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教育加训练的教育方式,以职场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为训练内容,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最终获得教学学分和素质训练分,构建体验式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宁  
信息素质是信息化社会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大学生终生学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从教学目标层次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论述了文献检索课与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区别,提出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框架结构包括确立教学目标、构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和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永山  
素质教育关系到我国各级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人才规格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今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高等教育作为高深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地,在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整合过程中,路径选择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光  曹雨平  
文化素质教育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推进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凝练人才培养特色的切入点,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目标定位,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是促进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华  吴军飞  
高职院校女生有着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与个性气质,文章立足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女性财经从业人员的需求,提出财经类高职院校女生特色素质培养与财经类行业职业发展需求相融通、女生特色素质教育课程与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融通、女生素质教育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相融通、女生特色素质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相融通,以提升女生的职业竞争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光彬  贾雪峰  
教育转型是指教育形态伴随社会系统现代化而不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积极探索和本土创新。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核心是本土化的课程构建,实施途径是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益  
本文通过从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组织保障到如何打造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以及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环境的具体创设等侧面,系统而详尽地描述了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实施支撑系统的形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如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承担对全体高职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任,是一个由必修或必选课、选修课、专题讲座和心理训练课等各部分组成的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体系。构建这一课程体系,目前关键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转变、师资力量准备,课程内容和形式创新等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钟先华  
大学是青年人格再造的关键时期,注重大学生人格力量的培养,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本文结合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构建以人格培养为核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双轨并行,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活动课程三个层级逐级递进,依托思想政治、人文艺术、身心素质、职业素质四个课程模块,立体交叉来实现高职学生人文知识的获得、人文情怀的培育、人文精神的培植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琚春华  周怡  
围绕财经类学生"竞争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提出面向信息技术基础、专业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层次化教学体系,并根据不同的层次目标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由建勋  李聪聪  
为推进国家"双创"战略实施,国务院、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相继发文在高校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根据"国发36号文"提出的"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素质教育定位,高职院校必须尽快理清教育思路,构建适应高职学生"双创"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走出目前碎片化、无序化的困境,尽快实现"双创"教育全面突破,为国家发展提供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