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4)
- 2023(4957)
- 2022(3885)
- 2021(4139)
- 2020(3106)
- 2019(7239)
- 2018(7353)
- 2017(11684)
- 2016(7734)
- 2015(8863)
- 2014(8922)
- 2013(7994)
- 2012(7331)
- 2011(6329)
- 2010(6723)
- 2009(5715)
- 2008(5913)
- 2007(5302)
- 2006(4780)
- 2005(4111)
- 学科
- 财(20547)
- 教育(19722)
- 管理(18779)
- 济(15247)
- 经济(15112)
- 中国(14235)
- 业(13878)
- 企(13264)
- 企业(13264)
- 财政(11961)
- 理论(11044)
- 政(9521)
- 教学(7978)
- 务(7975)
- 财务(7971)
- 财务管理(7934)
- 企业财务(7595)
- 农(6551)
- 方法(6399)
- 制(6127)
- 学(5765)
- 业经(5184)
- 和(5006)
- 地方(4622)
- 策(4480)
- 学法(4408)
- 教学法(4408)
- 发(4392)
- 制度(4375)
- 度(4375)
- 机构
- 大学(87634)
- 学院(83600)
- 研究(31605)
- 教育(27850)
- 济(23680)
- 管理(23678)
- 经济(22769)
- 财(22723)
- 范(22567)
- 师范(22488)
- 京(19976)
- 理学(19720)
- 理学院(19382)
- 管理学(18911)
- 管理学院(18713)
- 师范大学(18615)
- 中国(18239)
- 科学(17079)
- 江(15736)
- 职业(15282)
- 所(15178)
- 技术(13833)
- 北京(13815)
- 中心(13317)
- 财经(13310)
- 研究所(13049)
- 经(11920)
- 州(11784)
- 院(11341)
- 教育学(10807)
- 基金
- 项目(48246)
- 研究(46734)
- 科学(38699)
- 教育(31232)
- 基金(29885)
- 社会(27605)
- 社会科(24577)
- 社会科学(24566)
- 家(23681)
- 国家(23253)
- 编号(22988)
- 成果(22886)
- 省(20576)
- 课题(19584)
- 科学基金(19485)
- 划(18757)
- 年(17366)
- 基金项目(14674)
- 规划(14062)
- 项目编号(14021)
- 性(13969)
- 部(12815)
- 度(12767)
- 阶(12522)
- 研究成果(12511)
- 重点(12501)
- 段(12473)
- 阶段(12440)
- 教育部(12156)
- 阶段性(11494)
共检索到152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良洛
80年代以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走向成熟的过程。社会实践从自发到有组织,从形式单一到形式多样,从课余时间到纳入教学计划,从一般考察活动到参与全社会的重大活动,从泛泛地增长见识到思想主题鲜明,其规模日趋扩大,其效果日益显著。回顾这几年工作,展望新形势的发展,如何深化社会实践教育,迫切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积极的总结与探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颖洁 方萍 鲁品
介绍了西南财经大学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社会实践与当地创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为途径,以社会经济矛盾问题为抓手,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服务地方经济、形成长久的社会效益为目标而构建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该模式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以及职业教育融为一体,与学生所学专业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机结合,并有固定的机制和充足的资金保障,突破了社会实践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的多种桎梏,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当地创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高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共同支持,形成了"多方共赢、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林荣凑
本文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了师生在实践基地进行教育活动的快乐过程。活动丰富多采,既有学农、学军,又有体育、文化方面的内容。时间统一,但令学生流连忘返,可见素质教育中的实践性教育活动是多么快乐!
关键词:
长乐基地 社会实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婷婷 路越
课程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微观载体,金融投资实践类课程力求全面地向大学生传授投资科学理论、业务知识与操作技能。市场投资环境、投资方式与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不断改变,对金融投资人才的培养提出重大挑战。研究立足于财经素养教育背景下,以培养掌握投资领域系统性、多学科交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结果导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课程思政实现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建立交叉学科知识体系、掌握实践操作基本技能、具备解决综合财经问题的能力,基于OBE教育理念开展以毕业能力要求为基准的教学设计、以成果输出为导向的教学实践、以大学生能力达成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探索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具备财经素养的“经济公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婷婷 路越
课程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微观载体,金融投资实践类课程力求全面地向大学生传授投资科学理论、业务知识与操作技能。市场投资环境、投资方式与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不断改变,对金融投资人才的培养提出重大挑战。研究立足于财经素养教育背景下,以培养掌握投资领域系统性、多学科交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结果导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课程思政实现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建立交叉学科知识体系、掌握实践操作基本技能、具备解决综合财经问题的能力,基于OBE教育理念开展以毕业能力要求为基准的教学设计、以成果输出为导向的教学实践、以大学生能力达成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探索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具备财经素养的“经济公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徽商文化"承袭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开设"徽商文化"课,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如何与财经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知识相融合,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件和培养新一代财经类人才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财经院校 徽商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颖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三大考试科目之一,也是财会类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文章通过分析该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应当结合课程实践性强、内容繁多且分散的特点开展教学,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训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考试通过率和专业综合知识能力。
关键词:
财经法规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秀果
2015年12月27日,广东财经大学专业会计硕士(MPAcc)校外实践导师受聘仪式举行。参加本次受聘仪式的有广东财经大学校长王华、副校长于海峰、研究生处处长苏武俊,会计学院院长刘国常、党委书记车嘉丽等。仪式由该校会计学院副院长陈美华主持,广东省财政厅副巡视员丁跃文、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张新达和《会计之友》杂志社总编笑雪应邀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月
目前,我国普通财经高校实践教学处于粗放型阶段,重在传授知识,而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普通财经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财经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
普通财经高校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力
目前,财经类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过于强调实践教学形式,而对实践教学的实质内容关注有限;对实践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和指标体系;实践教学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普遍。应通过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设计科学的实践教学指标体系和监管体系、设置专职实践课教师和实践教学场所等对其进行改进。
关键词:
实践教学 课时 专业技能 操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莉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缺位,一直以来都是实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集中面授为辅教学形式的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而实践性很强的法学学科,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缺位,更是电大法学专业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诟病。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军良
高职生社会实践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帮助青年高职生参与到社会生产活动中,帮助高职生适应社会生产生活,学习社会文化并不断内化到个体中,同时也增强了高职生对国情、市情、民情的认识,有力地增强了高职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对高职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对社会实践教育的做法进行了论述和总结。
关键词:
高职生 社会实践 探索 思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妙然 曹一伟 张霞
构建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是推进新财经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基于协同育人的新财经改革一方面可以促进产学研创的深度融合,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复合型财经人才。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专业升级改造、特色专业及实验班建设,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校内外教育、科研、实践育人资源整合与重构是六所代表性高校新财经教育改革的共同点。立足国家和区域战略的实现,提高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构建全方位、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实践教学支持体系,打造学校与多元主体互相支撑、合作共赢的协同育人新格局,节流与开源并举、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是地方高校新财经教育改革推进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高校 协同育人 新财经教育改革 筹款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