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6)
- 2023(16797)
- 2022(13828)
- 2021(12895)
- 2020(10509)
- 2019(24028)
- 2018(23342)
- 2017(45124)
- 2016(23983)
- 2015(26908)
- 2014(26894)
- 2013(26502)
- 2012(24455)
- 2011(21990)
- 2010(22945)
- 2009(21649)
- 2008(21008)
- 2007(18758)
- 2006(17067)
- 2005(15944)
- 学科
- 济(113199)
- 经济(113105)
- 管理(73991)
- 业(69009)
- 企(56713)
- 企业(56713)
- 财(39463)
- 方法(39326)
- 中国(37308)
- 数学(34514)
- 数学方法(33924)
- 地方(31059)
- 融(28863)
- 金融(28862)
- 农(28571)
- 银(28009)
- 银行(27999)
- 行(27021)
- 业经(24634)
- 制(24238)
- 税(22132)
- 务(20967)
- 财务(20906)
- 财务管理(20852)
- 税收(20675)
- 收(20491)
- 企业财务(19898)
- 农业(19156)
- 贸(18727)
- 贸易(18708)
- 机构
- 学院(336596)
- 大学(331558)
- 济(150594)
- 经济(147457)
- 管理(126613)
- 研究(116209)
- 理学(106853)
- 理学院(105728)
- 管理学(103985)
- 管理学院(103343)
- 中国(96594)
- 财(81461)
- 京(69767)
- 科学(64230)
- 财经(59385)
- 所(57637)
- 中心(54232)
- 江(53596)
- 经(53578)
- 研究所(50576)
- 经济学(47447)
- 农(46215)
- 北京(45261)
- 财经大学(43492)
- 范(43312)
- 州(42980)
- 师范(42970)
- 经济学院(42337)
- 院(41716)
- 业大(40438)
- 基金
- 项目(206242)
- 科学(163590)
- 研究(158546)
- 基金(148302)
- 家(126229)
- 国家(125137)
- 科学基金(108717)
- 社会(102406)
- 社会科(97419)
- 社会科学(97399)
- 省(81060)
- 基金项目(75883)
- 教育(72833)
- 划(66769)
- 自然(65776)
- 编号(65549)
- 自然科(64314)
- 自然科学(64304)
- 自然科学基金(63108)
- 资助(62176)
- 成果(55170)
- 发(48899)
- 重点(46480)
- 课题(46335)
- 部(45474)
- 创(43328)
- 国家社会(42459)
- 性(41580)
- 创新(40440)
- 发展(40430)
- 期刊
- 济(179797)
- 经济(179797)
- 研究(117246)
- 中国(75340)
- 财(66082)
- 管理(50354)
- 融(48535)
- 金融(48535)
- 农(43316)
- 学报(40988)
- 科学(39895)
- 教育(39797)
- 大学(32966)
- 技术(31333)
- 学学(30981)
- 经济研究(30746)
- 财经(30170)
- 农业(28597)
- 业经(27798)
- 经(25987)
- 问题(22148)
- 务(19091)
- 贸(18634)
- 技术经济(17882)
- 统计(17810)
- 国际(17583)
- 税(16588)
- 策(16310)
- 世界(16162)
- 商业(15685)
共检索到55161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高敏 花长春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手,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当前,数字化、智能化正加速重塑各行各业并成为经济发展新模式,这对财税金融政策框架和路径设置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提出,我国财税金融政策应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坚持财源可持续性与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相结合原则,分阶段探索设立新型数字经济税收体制框架,构建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融资体系,做好数字经济金融风险监测与防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伟丽
基于社会经济建设背景下,在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组织与引导下高效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将会促进地区新兴产业主动创新,在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文章阐明了财税金融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在今后发展进程中,通过扩大财税优惠政策的影响范畴,在各部门的相互协作与管理下,促进财税金融政策顺利落实,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目标。
关键词:
财税金融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 影响 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旭鹏 陈挺 刘思佳
研究支持储能发展的国内外财税金融政策,对于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促进储能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储能作为支持绿色发展的技术手段之一,是稳妥推进“双碳”战略目标和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载体,推动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需要国家从财税金融政策上给予支持保障。为此,本文基于财税和金融两个政策视角,比较分析国内外在支持储能发展方面的财税金融政策特征及其差异。分析得出,国内外储能支持政策各有特色,国外倾向于在国家层面出台支持储能发展的财税法案,并基于加速折旧、税收抵免、研发补贴等方式促进储能产业发展;国内侧重于由地方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容量+电量”开展补贴,通过设置补贴年限与补贴金额上限,基于投资比例、一次性奖励、贷款贴息等方式开展差异化补贴。虽然我国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储能的发展,但在储能补贴与地方财政承载力协同、财税政策协同及金融支持储能的指标界定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财税层面应注重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协同设计,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金融层面应完善对储能项目的指标界定,强化信息披露和第三方评估建设,丰富支持储能项目的金融产品体系。
关键词:
储能发展 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金融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洪范
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具有深层次的影响,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政府着力推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认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需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协调配合的基础上,有效发挥政府、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公众的创造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金融政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黎彩眉 赵前斌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工业发展必须要强化质量观念,坚持效益导向,既要关心企业效益,也要注重衡量企业对就业的带动、对居民收入增加的贡献和税收贡献,兼顾当前及长远发展的需要。在具体指标上本文提出可用"增加值总量增速高于产值总量增速""增加值率逐年持续提高""效益增速高于增加值增速"三大目标对工业发展效益加以衡量及施政决策。本文以江门市工业发展为例,在重点分析2016年全市工业发展效益基础上,提出了以效益为导向,从创新引领、龙头带动、支柱拉动、产业联动、出口推动五个途径建设效益型的工业增长模式。
关键词:
工业发展 工业发展效益 效益型增长模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伟军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汽车制造业快速增长,2016年底已超过电器机械业、化学原料制品业成为全市第一大行业。截至2016年底,宁波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企业537家,累计完成产值高达1924亿元,同比增长29.81%。2013年至2016年间,宁波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企业无论企业数量还是实现工业产值,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后者年均增幅高达36.85%。宁波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除由于消费升级导致对汽车消费需求大
关键词:
汽车制造业 汽车零部件企业 新能源汽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晓梅 黄新明
"陇药"产业作为甘肃省"十二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得到了国家和甘肃省一系列产业政策强有力的支持,为"陇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从促进"陇药"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国内外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财税金融政策,并结合"陇药"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支持"陇药"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建议。
关键词:
“陇药”产业 财税金融 政策研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廖县生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国家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注册会计师行业如何推动和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加快行业自身的科学发展,是值得广大业内人士思考的问题。结合本单位、本地区发展实际,笔者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新平
"低碳经济"是本世纪初提出的新理念,但经济的"低碳化"趋势却在20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促进经济低碳化的政策正朝着多样化、综合化的方向演变,但财税政策仍是其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雄飞 李香菊 杨欢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但目前传统经济发展优势减弱、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积极探寻符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仍将是后续工作的重头戏。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对高质量发展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在供需两端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分析财政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现实问题,可以由浅入深,帮助我们全面把握财政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高质量发展下的财政模式,可以从创新驱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开放共享经济三个维度来构建,并通过创造多层次的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现代税收体系、提升营商环境和推进财政与其他改革配合四个方面予以完善和充实。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响 殷林森
本文以上海1979—2020年颁布的支持科技创新财税金融政策为样本,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和共词聚类分析技术考察财税金融政策工具选择特征及其演进规律。研究发现,上海形成了以专项投入、税收减免和基金引导为主线的直接刺激型政策架构体系;驱动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工具应用存在环境面供给过溢而需求面拉动不足的结构性问题;政策工具对创新价值链中研发和产业化两端环节的激励与牵引拉动效应明显,中试生产阶段政策推动力较弱;各演进阶段政策着力点分散且政策主体协同关联度不高。未来应注重优化财税金融配套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加强政策工具在需求面的均衡配置,开发基于创新价值链的综合政策工具组合,完善跨部门政策协同机制设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封北麟 何利辉
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是现代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然而,从世界范围看,二者结合如果仅依靠市场机制推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借助"政府有形的手",引导金融资本助力科技创新与应用,培育和形成自我驱动的科技金融市场。一、我国财税支持科技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丽 尹妍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期,面对国际复杂局势与国内低迷的增长环境,亟需拓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手段、新路径,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可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献,理清了数字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界定,从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探究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并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包括数字金融的测量方法完善、数字金融风险防范、数字金融对政府的影响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高质量发展 经济效应 生态效应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新明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挑战和异常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总行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辖区实际,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在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稳企业保就业的同时,全力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为江苏省夺取"双胜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