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91)
- 2023(19618)
- 2022(16790)
- 2021(15980)
- 2020(13325)
- 2019(30702)
- 2018(30143)
- 2017(57538)
- 2016(31260)
- 2015(35193)
- 2014(35006)
- 2013(34622)
- 2012(31810)
- 2011(28371)
- 2010(28221)
- 2009(26003)
- 2008(25681)
- 2007(22463)
- 2006(19687)
- 2005(17412)
- 学科
- 济(123525)
- 经济(123366)
- 管理(94025)
- 业(84726)
- 企(70450)
- 企业(70450)
- 方法(54299)
- 数学(47525)
- 数学方法(46932)
- 财(44023)
- 中国(36663)
- 农(34243)
- 地方(27930)
- 业经(27694)
- 制(27033)
- 学(24415)
- 务(24187)
- 财务(24104)
- 财务管理(24041)
- 企业财务(22844)
- 贸(22521)
- 贸易(22507)
- 农业(22316)
- 税(22030)
- 易(21919)
- 税收(20568)
- 收(20392)
- 和(19876)
- 环境(19735)
- 银(19694)
- 机构
- 大学(431697)
- 学院(429103)
- 济(175713)
- 经济(172019)
- 管理(167842)
- 研究(145459)
- 理学(144902)
- 理学院(143298)
- 管理学(140810)
- 管理学院(140010)
- 中国(111793)
- 京(92253)
- 财(91192)
- 科学(88067)
- 所(71945)
- 财经(68759)
- 中心(66515)
- 农(65307)
- 研究所(64778)
- 江(63961)
- 经(62517)
- 业大(61122)
- 北京(58537)
- 范(55791)
- 师范(55298)
- 经济学(53922)
- 院(53344)
- 财经大学(51012)
- 州(50776)
- 农业(50504)
- 基金
- 项目(292114)
- 科学(230466)
- 研究(216230)
- 基金(212796)
- 家(184788)
- 国家(183303)
- 科学基金(157931)
- 社会(137290)
- 社会科(130161)
- 社会科学(130125)
- 省(112684)
- 基金项目(112226)
- 自然(101254)
- 教育(99002)
- 自然科(98860)
- 自然科学(98835)
- 自然科学基金(97003)
- 划(94467)
- 编号(88321)
- 资助(87629)
- 成果(72515)
- 重点(65438)
- 部(65128)
- 发(61928)
- 创(60352)
- 课题(60308)
- 国家社会(57177)
- 创新(56476)
- 教育部(56243)
- 科研(55773)
- 期刊
- 济(191460)
- 经济(191460)
- 研究(133641)
- 中国(87757)
- 财(73805)
- 学报(65929)
- 管理(61325)
- 科学(59949)
- 农(59157)
- 大学(50989)
- 教育(47963)
- 学学(47534)
- 农业(40850)
- 技术(37463)
- 融(36988)
- 金融(36988)
- 财经(33467)
- 经济研究(30996)
- 业经(29733)
- 经(28582)
- 问题(24699)
- 图书(22842)
- 业(21229)
- 版(20041)
- 贸(20011)
- 理论(19959)
- 技术经济(19703)
- 科技(19392)
- 务(19216)
- 资源(19082)
共检索到648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寇铁军 胡望舒
公共财产语境下的腐败是官员将公共权力支配下的公共财产非法挪为私用的行为,而作为管理公共财产的法律,财税法着眼于公共财产的收入、支出和监管全过程,进而为控制公共权力提供抓手,是反腐败诸多思路中共识较大、阻力较小、可行性较高的优选路径。基于对财税法反腐内在机理的分析,本文利用中国1995~2010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税法制建设在中国的反腐败成效。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财税立法数量能够显著减少腐败发生率,预算外收入增加和不规范财政分权度提高是导致腐败蔓延的重要原因;增加公务员工资对反腐败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人力资本和政府规模对腐败没有显著影响;分组回归差异性检验进一步揭示了财税法治对腐败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反腐败 财税法制 法治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万广华 吴一平
为了寻找治理腐败的措施,有必要分析影响中国腐败变化的原因。本文创建了一个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框架,并将其运用于中国1989-2006年的跨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分解1989-1997年与1998-2006年间腐败程度的变化,我们发现,法制建设、财政分权和预算外收入等制度性因素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了腐败程度的下降;公务员相对工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开放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弱。根据这些研究结果,论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反腐败 腐败分解 法制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倪星 孙宗锋
地方反腐败力度是影响腐败治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G省21个地级市腐败案件立案数与处分数的纵贯分析发现,过去十年中各地方反腐败力度存在着显著差异。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地方分权程度和政治周期显著地影响着地方反腐败力度。其中,经济发展与反腐败力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在人均GDP为2.4万元左右的时候,反腐败力度最大。地方分权程度越高,反腐败力度越小。与其他年份相比,政府换届年份的反腐败力度会显著降低。
关键词:
反腐败力度 经济发展 地方分权 政治周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钟覃琳 陆正飞 袁淳
本文借助十八大掀起的一系列反腐行动作为外生冲击,通过观测上市公司商旅招待费在反腐败前后的变化水平,在控制相关因素后能在一定效用范围内识别出企业的腐败水平。为了有效缓解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了市场反应模型和DID模型系统地检验了腐败对于微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十八大的召开给腐败严重的企业带来了更积极的市场反应;(2)反腐败能提高企业绩效,并且这种效应在政府干预严重的区域更显著;(3)渠道效应研究表明,反腐败通过加快资产周转率,缩短经营周期,优化投资效率,提高生产效率这些中介渠道,最终作用于企业的绩效表现。本文为反腐败的实施成效提供了微观角度的实证证据,并系统性地验证了腐败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
关键词:
反腐败 市场反应 企业绩效 渠道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万广华 吴一平
现有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腐败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目前实施的反腐败策略效果如何?这些都是反腐败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中国1989—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立法、执法和工资激励等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反腐败策略的效果。文章发现,司法制度建设(增加立法数量和加大执法力度)能够显著减少腐败发生率;高薪养廉(增加公务员工资)对反腐败发挥了积极影响;预算外收入增加是导致腐败蔓延的原因之一。另外,司法制度(立法)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受到预算外收入的影响。
关键词:
反腐败 司法制度 高薪养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芷铭
一是预算公开中存在问题和反腐败模式的缺陷。其一预算公开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预算外透明度大大低于预算内透明度。在进行预算工作之时,未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其中。这就导致在展开预算公开工作之时,相关工作人员可能进行变通执行,与实际要求相违背。与此同时,预算外收支总体缺乏透明度。由于财政性资金来源层次不同,进而导致从预算内到预算外,法律对其的指导和约束作用逐渐降低,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透明度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富荣
事实证明,财产申报制度在治理腐败中的运用并不成功,而我国《信托法》生效以后,推行强制信托有了法律上的可行性。文章认为,通过借鉴国外已经实施的强制信托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我国强制信托,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监控制度,对治理腐败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
关键词:
强制信托 财产申报制度 反腐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焯
与以往文献相比,本文首次将滋生腐败的各种根源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为导向,对反腐败的各种措施进行重新定位和完善。全文分四个部分进行研究,即腐败问题的界定、腐败的经济根源、基于经济根源框架的反腐措施以及反腐败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反腐败 公权腐败 贿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倪星 陈兆仓
文章旨在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期刊上发表的腐败与反腐败研究文献进行计量性评估,以考察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评估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国腐败与反腐败领域的研究质量有所改进,但期刊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大多是对策式的、宏观论述的、非经验主义的,缺乏方法论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文献的规范性程度亟待提升,不同学科间的多元知识视角亟待整合。中国国内的腐败与反腐败研究需要在持续的反思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腐败 反腐败 研究方法 文献评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本文分析了中国转型期腐败行为的类型、程度和发展演变趋势,并运用制度分析法剖析了诱发腐败的动机结构、机会结构和软约束机构。作者认为,经过艰苦探索,党和政府已经找到了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遏止腐败的新路,即依靠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最后,笔者就中国下一步如何进行反腐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治理和善治的角度提出了一整套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治理 善治 反腐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作者认为 ,经过艰苦探索 ,党和政府已经找到了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遏止腐败的新路 ,即依靠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最后 ,笔者就中国下一步如何进行反腐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从治理和善治的角度提出了一整套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治理 善治 反腐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胜蓝 马慧
本文考察中国反腐败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结果表明相比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具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在2012年之后支付的审计费用提高了38%。反腐败提高了与财务报告质量和经营不确定性相关的审计风险是其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渠道。横截面测试结果表明当反腐败的地区影响力较大、审计师议价能力较强时,反腐败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更大。而且,在2012年之后政治关联公司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反腐败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关键词:
反腐败 审计风险 审计定价 政治关联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郭少友 郭维嘉 刘博浩
[目的/意义]在反腐败过程中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开放数据可称为反腐败开放数据。对国外反腐败开放数据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可为国内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从基本问题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对国外反腐败开放数据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我国的启示。[结果/结论]国外的基本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开放数据的反腐败作用、反腐败开放数据的类型和标准、政策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存在研究不够系统全面、权威成果较少等问题;实践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软件系统构建、案例分析等方面,讨论预防型反腐败软件系统的研究成
关键词:
反腐败 开放数据 数据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也骁 段龙龙 胡春
财政分权带来的晋升激励和地方政府强化本地资源汲取能力所引发的政府规模扩张是中国式官僚腐败频发的制度性原因。该文利用动态面板差分广义距估计与系统广义距估计方法对我国1998至2010年省际分权、政府规模膨胀与官僚腐败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进行的研究发现:随着地方政府收入型分权与自主型分权的渐进式增长,分权引发的晋升锦标赛通过强化财政竞争行为助长了地方官员腐败。分权不仅未能抑制政府规模膨胀,反而因地方政府的地区垄断性增强还进一步导致了官员腐败的累积。同时,中国式官僚腐败具有明显的"棘轮效应"倾向。当前实施的城镇化战略与服务型政府转型在初期无助于减缓腐败的发生频率,但随着地区经济增长、市场发育水平的完善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春阳 何立新 袁从帅
利用1999-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地区腐败水平的决定因素,并特别关注财政分权的反腐作用。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影响地区腐败机制的多元性,财政分权能够通过推动政府规模膨胀和支出结构扭曲而加重地区的腐败水平;而在控制政府规模和支出结构的前提下,财政分权则能对地区腐败水平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地区人均GDP、受教育年限和开放程度都是影响地区腐败的重要因素。最后,还尝试性地给出"反腐倡廉"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