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3)
- 2023(11351)
- 2022(9479)
- 2021(8846)
- 2020(7218)
- 2019(16104)
- 2018(15257)
- 2017(29783)
- 2016(16179)
- 2015(17343)
- 2014(17110)
- 2013(16860)
- 2012(15615)
- 2011(13710)
- 2010(13715)
- 2009(12566)
- 2008(12748)
- 2007(11073)
- 2006(9807)
- 2005(8637)
- 学科
- 济(60064)
- 经济(59989)
- 管理(52804)
- 业(48954)
- 企(38889)
- 企业(38889)
- 财(34661)
- 方法(27280)
- 数学(24887)
- 数学方法(24652)
- 税(22079)
- 税收(20623)
- 收(20451)
- 农(19055)
- 中国(17543)
- 务(16291)
- 财务(16276)
- 财务管理(16226)
- 财政(15705)
- 企业财务(15465)
- 贸(13966)
- 贸易(13961)
- 制(13823)
- 易(13604)
- 业经(13165)
- 政(13064)
- 地方(12962)
- 农业(12541)
- 学(10975)
- 策(10606)
- 机构
- 学院(222952)
- 大学(220170)
- 济(95907)
- 经济(94211)
- 管理(85402)
- 理学(74586)
- 研究(74221)
- 理学院(73846)
- 管理学(72712)
- 管理学院(72327)
- 财(57222)
- 中国(56832)
- 科学(45350)
- 京(43863)
- 财经(40957)
- 农(40873)
- 所(37882)
- 经(37209)
- 业大(34167)
- 江(33987)
- 研究所(33930)
- 中心(33616)
- 农业(32351)
- 经济学(30252)
- 财经大学(30084)
- 经济学院(27680)
- 北京(26957)
- 院(26564)
- 省(25881)
- 州(25858)
- 基金
- 项目(150992)
- 科学(118852)
- 基金(112109)
- 研究(105675)
- 家(99376)
- 国家(98549)
- 科学基金(84412)
- 社会(70572)
- 社会科(67260)
- 社会科学(67244)
- 基金项目(58916)
- 省(57845)
- 自然(54971)
- 自然科(53789)
- 自然科学(53772)
- 自然科学基金(52823)
- 划(48945)
- 教育(47353)
- 资助(45781)
- 编号(40969)
- 重点(33562)
- 部(33436)
- 成果(32297)
- 创(31800)
- 发(31669)
- 国家社会(30388)
- 创新(29813)
- 科研(29413)
- 教育部(28687)
- 人文(27989)
共检索到333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芳兰 张丹平
基于我国居民消费现状,本文通过构建平滑转换模型,研究财税政策影响居民消费的机理,并采用LLC和IPS等检验法对模型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政府的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阻碍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财税结构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非线性效应;政府合理制定与实施财税政策是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财税政策 居民消费 第三方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宁
本文分实物型消费和服务型消费两大领域,测算了2013-2018年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指数,并采用GMM模型方法,实证检验了第三方支付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指数总体不断明显提升,而且实物型消费升级指数要高于同期的服务型消费指数;第三方支付有力拉动了消费升级,且对实物型消费升级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区域横向比较显示,第三方支付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拉动作用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强烈,而西部地区表现最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瑶
文章以我国2010-2017年财税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ECM计量模型对我国财税政策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财税政策在长期或短期内均对居民消费内需起到显著影响;直接税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效果更加显著,而间接税则对居民消费需求具有挤出效应;减少企业税负、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能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关键词:
财税政策 居民消费 ECM计量模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毛军 刘建民
为了验证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存在的非线性效应,文章系统考察了因城乡收入差距的第三方外部因素存在差异时,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变化情况。面板门槛计量模型研究发现,以城乡收入差距门槛值作为外生变量构建的分段函数中,税收负担和财政支出规模促进居民消费的城乡收入差距绝对数最优区间分别为4015元-7016元和7912元-10323元;税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数最优区间分别为0.126-0.171和0.127-0.172。因此,应当辩证看待政府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关键点在于财税政策的合理制定与实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彦民 张远
本文以误差修正模型作为研究和分析的工具,运用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理论,从财政收支总量、财政支出结构和税制结构等方面,分析、梳理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财税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税收 居民消费 挤出效应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慧 綦晓光
居民消费需求是构成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实证分析,阐述了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有助于提升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
关键词:
居民消费率 内需 财税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宝学
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中国经济波动、出口萎缩的情况下,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现状、存在问题及现行财税体制中不利于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分析,提出了通过调整财税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财政支出中保障民生的支出;推进居民消费升级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扩大内需 促进消费 财税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谭韵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曾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全球经济增长变缓、出口需求下降和国内投资需求下滑的形势下,挖掘居民的消费需求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选择之一。本文对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对策。
关键词:
消费需求 居民消费 财税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万华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放弃了费雪方程式中关于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引入第三方移动支付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从而对费雪方程式进行拓展。实证方面,文章选取2013-2017年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季度数据,并建立广义线性模型(GLM)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持续的冲击作用,并且这种冲击在不断上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明慧 路鹏
居民消费能力不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居民收入增长不稳定、收入结构欠合理是掣肘消费可持续性的根本原因。本文以居民收入结构为基点,系统阐释了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现状及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认为"十二五"推动我国走向消费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是:减轻税费负担,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以及改革与完善城乡土地补偿与收益分配制度。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收入结构 财税政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闫坤 程瑜
作为社会总需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增长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尤其在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形势下,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我们必须更多地依靠消费需求增长渡过难关,通过投资和消费"齐步走"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以确保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持续性。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的状况、成因,并提出了新形势下促进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选择。
关键词:
居民消费 财税政策 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嫦娥 张博雅 田悦
文章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数据,探讨财税政策和企业战略分别对于科技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战略的差异程度对于财税政策与科技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财税政策对科技创新有显著激励作用;企业战略差异对科技创新存在负向影响。非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对于财税政策和企业战略差异的反应更加敏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瑞
消费是推动内循环畅通的重要手段,数字经济发展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带来了契机。本文基于数字基础、数字产业和数字环境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测算了2014-2020年我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就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还考察了第三方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提振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赋能培育了新的消费模式、消费业态,拓宽了农村居民消费渠道,使得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正向赋能作用;第三方支付带来的便利性和消费心理影响进一步强化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的赋能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中存在明显的中介效应;收入依然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最核心因素,在推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中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创练 张帆 张年华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地理距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因素,本文引入地理距离和技术进步等变量拓展了传统索洛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三方效应,并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AR)、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间中国280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增长收敛特征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储蓄率、外商直接投资、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均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该区初期产出负相关,即初期产出较低的地区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条件收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创练 张帆 张年华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地理距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因素,本文引入地理距离和技术进步等变量拓展了传统索洛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三方效应,并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AR)、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间中国280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增长收敛特征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储蓄率、外商直接投资、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均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该区初期产出负相关,即初期产出较低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说明经济落后的地区比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更快,可见在全国范围内各大城市经济增长满足条件收敛规律。研究还表明,地理距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因素,区域内宏观变量对周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溢出效应,即区域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第三方效应。分地区研究还表明,东部及中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但后者较前两者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相对更快。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促进城市经济互动增长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条件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