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3)
2023(17006)
2022(14500)
2021(13523)
2020(11596)
2019(26408)
2018(25750)
2017(49578)
2016(27383)
2015(30393)
2014(30222)
2013(29740)
2012(27604)
2011(24435)
2010(24313)
2009(22430)
2008(22462)
2007(19847)
2006(17071)
2005(14881)
作者
(78313)
(65473)
(65275)
(62381)
(41762)
(31590)
(29847)
(25600)
(24771)
(23503)
(22252)
(22000)
(20683)
(20648)
(20603)
(20434)
(20251)
(19490)
(18966)
(18841)
(16320)
(16112)
(15964)
(15088)
(15064)
(14729)
(14535)
(14341)
(13274)
(13037)
学科
(107012)
经济(106890)
管理(82706)
(78557)
(64142)
企业(64142)
方法(53196)
数学(47947)
数学方法(47393)
(44653)
(30190)
中国(27893)
(23767)
财务(23716)
财务管理(23653)
业经(22511)
企业财务(22498)
地方(22484)
(22228)
(21664)
贸易(21658)
(21122)
(21103)
(21078)
税收(20757)
(20582)
农业(19982)
财政(16640)
(16601)
银行(16547)
机构
学院(380163)
大学(379163)
(155921)
经济(152933)
管理(148586)
理学(129173)
理学院(127818)
管理学(125608)
管理学院(124926)
研究(124397)
中国(94775)
(82948)
科学(77985)
(77945)
(67404)
(63048)
财经(62264)
(61054)
业大(59162)
中心(58862)
研究所(57014)
(56525)
农业(53390)
经济学(48019)
北京(47564)
财经大学(46015)
(45926)
师范(45308)
(44871)
(44674)
基金
项目(259595)
科学(204055)
基金(190488)
研究(183299)
(167850)
国家(166514)
科学基金(142914)
社会(117002)
社会科(111178)
社会科学(111145)
(101599)
基金项目(100672)
自然(95141)
自然科(92981)
自然科学(92951)
自然科学基金(91306)
(85827)
教育(84105)
资助(78722)
编号(73211)
成果(59015)
重点(58532)
(57375)
(54589)
(53951)
科研(51165)
创新(50538)
课题(49762)
教育部(48955)
国家社会(48947)
期刊
(162088)
经济(162088)
研究(108991)
(68593)
中国(67972)
学报(63886)
(58278)
科学(55114)
管理(51331)
大学(47287)
学学(45074)
农业(39063)
(34319)
金融(34319)
教育(31213)
技术(31145)
财经(30302)
经济研究(27626)
业经(26469)
(25833)
问题(21529)
(20951)
统计(19425)
(19167)
(18951)
(18634)
财会(18252)
技术经济(18104)
(17844)
理论(17388)
共检索到555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黄海波  卢其才  
本文使用2007-2015年江苏省地级市面板数据,从财政收支结构上实证分析了财税政策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在财政支出方面,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居民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科学技术支出、交通运输支出以及农林水事务支出等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在税收收入方面,流转税、财产税和社保费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所得税和非税收入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并不明显。基于实证结论和实地调研,要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应当在财政支出政策上进一步增加教育、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以创新引领区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章根据知识生产函数理论,利用2002-2011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时间序列的处理方法,构建江苏省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计量模型,分析了R&D投入、科技人才投入、FDI等因素对江苏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方元  李彦龙  
基于2008~2012年中国3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AR)对我国金融发展和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空间正相关性;从全国层面看,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政府财政支出拉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倒"U"型关系,东北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正"U"型关系,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东北地区政府财政支出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大,政府财政支出对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从东部、中部到西部地区依次减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增文  何冬梅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是调节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有效缩小收入差距,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是其核心功能,而实践与理论是否一致则需要进一步地研究论证。文章从区域视角切入,基于江苏省13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新古典增长理论构建模型进行收敛回归分析,对比在模型中加入社会保障支出这一控制变量前后收敛系数β的变动,从而分析社会保障支出对江苏省全省以及分别在江苏省南北内部的居民收入是起到"正向调节"抑或"逆向分配"的作用。回归结果显示,在苏南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在江苏全省和苏北地区则起到"逆向分配"的反效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喜仓  任洋  
通过利用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2002~2011年间江苏省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R&D投入与经济增长实力存在双向的正效应,但这种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专利产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实力和R&D投入的提高,但都存在1~2年的滞后期;R&D投入和经济增长实力在短期内对专利产出效率均有负向影响。专利产出效率主要受自身和R&D投入的影响,说明江苏省专利产出效率严重依赖于R&D投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森圣  张宗益  
采用我国1994-2011年的地级市数据,在多维度测算城市规模分布的基础上,使用联立方程考察了城市规模分布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城市规模分布趋向大城市集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恶化,这一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趋向大城市集聚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缓解,但是在西部地区却恶化了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和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缓解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认为地方政府应考虑区域差异及自身禀赋,依此选择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司增绰  张亚男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然后根据区位商指数对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状况进行了测算,并利用江苏省2005-2014年13个地级市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分析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其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存在,但目前集聚效应的良好效果未能得到较好体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司增绰  张亚男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然后根据区位商指数对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状况进行了测算,并利用江苏省2005-2014年13个地级市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分析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其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存在,但目前集聚效应的良好效果未能得到较好体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德凤  彭飞  刘华  
基于2003~2013年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城市扩张、财政分权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城市人口密度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以建成区面积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加重了环境污染;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空间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仍表现较强的持续性;随着人口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财政分权由加剧环境污染向遏制环境污染方向转变,而在空间城市化的不同阶段,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均保持稳定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冬梅  李昕  刘春晓  孙伟增  
21世纪以来,房价的快速上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利用2002—2016年中国24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房价与犯罪率的关系,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房价上涨对城市犯罪率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的房价上涨将导致本城市刑事犯罪批捕率与起诉率分别上涨0.16%和0.099%,在使用工具变量后影响效果仍然存在且有所提升。第二,房价对犯罪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和时间异质性,在房价水平更高的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及2008年以后,房价对犯罪率的影响更大;第三,房价上涨会显著加剧本地居民家庭的财富不平等,从而导致犯罪率水平的提升。第四,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房价上涨对城市犯罪率的刺激作用。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全面理解房价上涨的社会影响以及相关住房市场政策的制定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詹新宇  王蓉蓉  
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以满足辖区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财税体制改革给地方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会对其公共服务供给行为产生影响。在测度中国229个地级市公共服务质量与财政压力的基础上,构建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产生了非线性影响,当地方政府承压超过一定限度时,财政压力将显著降低辖区公共服务质量;实证结果因地区、城市规模不同而呈现异质性;不同种类公共服务间的质量差异,源于财政压力环境下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行为。为此,应将财政压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质量相对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玉  
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以国内过程输出量计算的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排污费、环境类税收作为解释变量,构建省级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我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效应明显,而排污费和环境类税收的环境治理效应不明显。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增加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把排污费和环境类税收改为开征新的环境保护税,从约束和激励角度,引导企业积极治污,促进我国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冶华  曾明  
提高职工收入是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共同富裕之路的重要举措。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基于中国2006—2019年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阶段实证分析了城市规模对职工收入的影响效应及异质性。研究表明:第一阶段(2006—2016年),在挤出效应和竞争效应作用下,城市道路建设对职工收入提高有负效应,且城市人口增长对职工收入的正效应不显著;第二阶段(2017—2019年),城市规模对职工收入影响体现为正向拉动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规模对职工收入影响存在异质性,城市规模对大城市职工收入的正效应更明显。另外,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内在需求,长期来看,地方财政更多地投入城市义务教育等民生支出可能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收入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应保持适度的城市规模扩张、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布局、加大城市民生投入,逐步强化城市规模对职工收入的正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玲玲  许敏  刘莹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以江苏省为例对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苏南、苏中、苏北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苏南地区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低,而苏北地区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只有重视这一区域差异化,才能在当前的金融体制改革中走得更稳更远,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培材  王忠  
以2003-2010年中国261个地级市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官员更替对地区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官员更替对地区环境有短期的负面影响;更替发生当年,地区污染加重;在接任官员的任期内,官员对辖区环境有积极影响。同时,地区环境状况也受官员特征的影响,如异地调任的市长对地区环境的消极影响更大;地区污染程度随着官员任期的延续先下降后上升,呈U形变化。因此,在我国城市污染的治理中,应合理调整官员的调任制度,改变以往单一的官员考核指标,应是治理城市污染的重要治本措施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