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7)
- 2023(16027)
- 2022(13886)
- 2021(13214)
- 2020(11051)
- 2019(25377)
- 2018(24680)
- 2017(47768)
- 2016(26372)
- 2015(29088)
- 2014(28705)
- 2013(28455)
- 2012(26330)
- 2011(23354)
- 2010(23356)
- 2009(21292)
- 2008(21115)
- 2007(18406)
- 2006(16325)
- 2005(14219)
- 学科
- 济(94546)
- 经济(94426)
- 管理(77845)
- 业(74434)
- 企(60182)
- 企业(60182)
- 方法(43216)
- 财(39838)
- 数学(37640)
- 数学方法(37184)
- 农(29954)
- 中国(26884)
- 学(22659)
- 税(22111)
- 业经(21429)
- 务(20791)
- 财务(20726)
- 财务管理(20675)
- 税收(20654)
- 收(20484)
- 农业(20257)
- 地方(20066)
- 企业财务(19646)
- 制(19580)
- 贸(19026)
- 贸易(19021)
- 易(18511)
- 财政(16320)
- 理论(15748)
- 和(15535)
- 机构
- 大学(363024)
- 学院(362283)
- 济(141172)
- 管理(140839)
- 经济(138086)
- 研究(124665)
- 理学(122313)
- 理学院(120947)
- 管理学(118793)
- 管理学院(118177)
- 中国(92250)
- 科学(80310)
- 京(77181)
- 财(75676)
- 农(66620)
- 所(64327)
- 业大(58491)
- 研究所(58379)
- 财经(56196)
- 中心(55671)
- 江(53777)
- 农业(52565)
- 经(51045)
- 北京(48758)
- 范(46141)
- 师范(45567)
- 院(45361)
- 州(42935)
- 经济学(41762)
- 财经大学(41503)
- 基金
- 项目(249916)
- 科学(194128)
- 基金(180496)
- 研究(178245)
- 家(159991)
- 国家(158652)
- 科学基金(134286)
- 社会(110590)
- 社会科(104708)
- 社会科学(104678)
- 省(97457)
- 基金项目(95677)
- 自然(89536)
- 自然科(87378)
- 自然科学(87351)
- 自然科学基金(85774)
- 划(82861)
- 教育(80711)
- 资助(74621)
- 编号(72610)
- 成果(59202)
- 重点(56095)
- 部(54198)
- 发(52859)
- 创(51802)
- 课题(49675)
- 科研(48388)
- 创新(48357)
- 计划(46615)
- 教育部(45705)
- 期刊
- 济(152957)
- 经济(152957)
- 研究(111238)
- 中国(68050)
- 学报(65250)
- 农(60074)
- 财(59916)
- 科学(55891)
- 管理(49255)
- 大学(47995)
- 学学(45558)
- 农业(41215)
- 教育(37318)
- 融(30441)
- 金融(30441)
- 技术(27896)
- 财经(26381)
- 经济研究(25361)
- 业经(25224)
- 经(22390)
- 业(20645)
- 问题(19775)
- 版(18589)
- 科技(18146)
- 务(17890)
- 图书(17183)
- 业大(17105)
- 理论(16640)
- 技术经济(16342)
- 税(16175)
共检索到535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解垩 陈昕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优化财税政策以更好地支持再分配及减贫作用,是缩小收入差距、提升人民福祉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制定政策的长期目标之一。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财税政策宏观统计数据,文章计算了我国财税政策对不平等和贫困的边际贡献,测度累进性、税率和规模对边际贡献的集约边际影响,并设置不同政策情景,探究财税政策变动对不平等和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提高税收政策累进性有助于减少不平等,税率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减少不平等;视为政府转移支付的养老金减少不平等和贫困的边际贡献最强,政府补助的边际贡献相对较弱,但提高政府补助的瞄准率有利于减少不平等和贫困;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对减少不平等和贫困发挥积极作用;财税改革可能会因政策间的交互作用产生反直觉的兰伯特难题现象。文章认为,财税政策改革不仅需要考虑各政策工具的自身属性,还需要考虑其他政策工具对再分配效应的共同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会娟
我国是人口大国,收入不平等和贫困问题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财政作为支撑国家发展的关键,财税政策的调整与优化能够有效起到减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善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因此,针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引发的收入不平等现象,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切实以财税政策有效助力精准扶贫,文章分析与研究财税政策对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问题。
关键词:
财税政策 不平等 贫困 影响分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永成 陈泽旭 刘小红
城市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消除贫困已成为各国政府以及国际性机构的主要任务。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城市贫困日益凸显,主要原因在于分配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制度缺陷、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政府应立足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增加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消除社会排斥来选择有关的财政政策,从而达到消除贫困的目标。
关键词:
城市反贫困 财税政策 经济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永成 陈泽旭 刘小红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贫困问题发生了一个转变——从农村贫困到城市贫困的转变。同时,中国走上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的有特色的反贫困之路,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完善致使贫困者教育水平低下、健康状况较差、知识和技能缺乏,因而不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甚至在某些方面使城市贫困问题进一步恶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克里斯蒂昂·莫里森 王新霞
反全球化人士认为,世界上的不平等和贫困状况几十年来在不断加剧,一些国际组织有时也持这种观点。然而最新研究显示,从1950年代到1990年代末这段时期,情况并没有发生变化,或者还稍有好转。一项针对近两个世纪的长期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平等与贫困的演变,从而更准确地界定二者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不平等 贫困 全球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建国
本文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课题组"(RUMiC)2008年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基础上,使用两种互补的参数和半参数方法估计农村住户劳动力外出从业如果未发生时的农村居民反事实收入分布,进而比较基于反事实和事实收入分布的不平等和贫困指标值,以考察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对农村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的影响。结果发现,现阶段农村住户劳动力如果不外出从业,将更加集中地处在农村收入分布的中低端;而农村住户劳动力的外出从业降低了农村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程度。
关键词:
农村住户劳动力 外出从业 不平等 贫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扬扬
本文通过计算并分解2001~2010年中国农村贫困指数发现,一改以往下降趋势,各项贫困指数均呈现有升有降的变动态势;H指数和I指数是影响总体贫困状况的主要因素,且以H指数最为主要;经济增长对缓解贫困具有正向作用,收入差距不利于减贫。具体来说,贫困标准越高,经济增长惠贫效果越好;FGT指数α值越大,经济增长惠贫效果越弱。这些差异说明,经济发展更多地惠及较富裕的贫困人口,较穷的贫困人口很难直接从经济增长中获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广华 张茵
本文运用两组家计调查数据,采用夏普里(Shaley)分解法实证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变化在我国贫困变动中的作用,并特别考虑了不同贫困线、贫困指标及等价规模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90年代前半期农村减贫的成功主要归因于收入的增长和不平等的下降。在90年代后半期,农村和城市都经历了不平等的快速上升和收入的缓慢增长。因此,这段时间减贫的速度下降,甚至贫困有所增加。
关键词:
贫困 夏普里分解 收入不平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肃昌 杨移
本文基于资源分配视角,紧扣相对贫困的“相对性”这一本质特征,将收入基尼系数理论拓展到教育、医疗和住房领域,分别构造相应的洛伦茨曲线、测算对应的基尼系数。研究发现:我国收入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是目前影响相对贫困程度最主要的因素,且城乡、区域差异较大;我国医疗资源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分配整体而言较为平等,但区域、城乡间仍存有差异;我国住房,特别是住房财富层面的不平等程度越来越严重,逐渐成为影响相对贫困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完善和优化相关保障制度,制定和实施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政策以及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等方面提出缩小资源分配差异,缓解相对贫困,提高我国贫困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建议,以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解垩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农户数据,本文用固定效应估计了公共转移支付和私人转移支付对接受者收入、消费支出的影响,随后,探讨转移支付对贫困、不平等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公共转移支付对贫困没有影响;私人转移支付有效地减少了贫困,它使贫困发生率下降0.36%~5%;两种转移支付的绝大部分都流向了非贫困家庭,但两种转移支付在贫困者和非贫困者收入中占比有较大不同,私人转移支付增加了不平等,而公共转移支付影响不平等的作用微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秀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章泽武
本文运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分组收入数据,通过估计Lorenz曲线测算了1995-2004年我国农村的贫困和不平等状况。文章分别用国家统计局绝对贫困线、1天1美元国际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测算农村贫困,并比较测算结果差异及其政策含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攸频 田菁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1981年~2004年贫困发生率、基尼系数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等相关指标,从时序维度考察贫困人口的变动与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3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长期协整性;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基尼系数能够预测贫困发生率的变化,反之不能成立;误差修正模型显示,贫困发生率对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弹性系数为正,对基尼系数的弹性系数为负,且前者大于后者。由此认为,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是促进贫困减少的影响因素,收入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减少,经济增长对贫困减少的积极效应大于收入不平等对贫困减少的消极效应。因此,在目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解垩
文章基于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个体面板数据,对老年人在消费、健康、生活条件(住房)、生活满意程度及未来信心程度5个维度的多维贫困和不平等进行估计,并使用消除内生性的模糊断点回归2SLS方法,检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福利的影响。结果显示,2014年的城乡多维贫困和不平等指标均比2012年有所下降。2012年对城乡多维贫困最大的贡献因素是未来信心程度,而2014年是住房状况;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不仅对老年人口多维贫困和不平等没
关键词:
老年人口 多维贫困 不平等 养老保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华 孙忠琦
本文基于1995-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研究了银行、股票和保险市场发展对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低收入不平等方面,银行与保险市场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股票市场发展可能不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在减少贫困方面,银行发展有利于降低恩格尔系数和提高最低收入组的平均收入,有利于减少贫困;而股票和保险市场发展都呈现了不利于降低恩格尔系数但是有利于提高最低收入组平均收入的特征。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得到系统反应银行、股票和保险市场的金融发展综合变量,结果表明,金融发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入不平等 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