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8)
2023(5001)
2022(4122)
2021(4168)
2020(3366)
2019(7834)
2018(8019)
2017(14167)
2016(8459)
2015(9254)
2014(9240)
2013(8927)
2012(8233)
2011(6872)
2010(7459)
2009(7089)
2008(7582)
2007(6464)
2006(6103)
2005(5911)
作者
(19744)
(16329)
(16165)
(16048)
(10418)
(7729)
(7563)
(6281)
(6097)
(6077)
(5720)
(5602)
(5572)
(5524)
(5244)
(5160)
(4772)
(4769)
(4713)
(4520)
(4411)
(4001)
(3941)
(3902)
(3836)
(3745)
(3744)
(3728)
(3338)
(3276)
学科
(26531)
管理(26407)
(22042)
经济(21988)
(21778)
税收(20347)
(20182)
(20169)
(18762)
企业(18762)
财政(15110)
(12358)
(12357)
(10722)
财务(10714)
财务管理(10663)
中国(10290)
企业财务(10158)
(8773)
体制(7750)
(7256)
地方(6994)
制度(6836)
(6836)
(6764)
银行(6764)
理论(6398)
(6295)
教育(6062)
业经(5954)
机构
学院(96080)
大学(95688)
(36907)
(36763)
经济(35762)
研究(33946)
管理(31235)
中国(29669)
理学(24606)
理学院(24350)
管理学(24007)
管理学院(23800)
财经(22135)
(20741)
(19765)
(19469)
科学(17821)
(17140)
中心(15953)
财经大学(15751)
(15501)
(14762)
财政(14203)
北京(14170)
研究所(13970)
(13506)
师范(13401)
(12979)
(12661)
(12178)
基金
项目(49926)
研究(43301)
科学(37671)
基金(33100)
(27144)
国家(26836)
社会(25397)
社会科(23940)
社会科学(23932)
科学基金(22713)
教育(21627)
编号(19792)
成果(19738)
(19680)
基金项目(16102)
(15960)
课题(14765)
(14194)
资助(14016)
(12957)
项目编号(12843)
(12281)
(12261)
阶段(12234)
自然(11632)
(11593)
阶段性(11468)
重点(11459)
自然科(11326)
自然科学(11321)
期刊
(49884)
经济(49884)
研究(46090)
(35315)
中国(30257)
教育(21867)
(17225)
(15493)
(13948)
金融(13948)
税务(13750)
管理(13177)
学报(11809)
财经(11485)
(10353)
(9713)
(9679)
财政(9679)
大学(9650)
会计(9423)
技术(9162)
科学(8681)
经济研究(8451)
财会(8379)
学学(8308)
职业(6770)
图书(6297)
业经(6079)
问题(6021)
农业(5942)
共检索到188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申相臣  张继东  申鑫  
在长期的财政实践经验积累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本文对当前重点关注的"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财税利益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土地财政与公共资源出让收益"、"民生财政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十大财税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对财税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思路进行了梳理,对解开财税改革困局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代模  
深化财税改革的思考郭代模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对财税体制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加快财税改革的理论指导和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一般和社会主义制度特殊的统一。这就是说,作为市场经济一般,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项怀诚  
本文对我国财税改革的十年历史作了总结性的回顾。本文认为 ,财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或方向 ,不仅是财税收入制度的改革 ,而且还是财政支出制度的改革和实行适时的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溶沧  
(一)新的财税体制改革基本成功,但财经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994和1995年,不包括国内外债务的我国财政收入,在1993年增收865亿元的情况下,又分别增加了869亿元和1024亿元,1996年全国工商税收又超额完成了任务并创造了比上年增收1062亿元的新记录。连续三年财税收入每年超过850亿元以上的大幅度增长,充分显示了自1994年开始的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基本成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论财税改革本刊编辑部财税改革的重要性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以及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1994年1月1日将同时出台,这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项关键性的改革。这次财税改革“重在转换机制”,同时也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宇  
占现有地方税收入1/3的营业税在"营改增"完成以后将不复存在,单纯通过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或者上收地方政府部分事权的集权思路不能根本解决财力和事权不相匹配的问题,顺应新形势分步确立地方主体税种、满足地方各级政府的合理支出需求才是解决办法。本文尝试从完善税制结构、满足财力需求、符合地方税特征和改革难易四个角度探讨如何构建地方税体系,并以尊重目前的改革进度为前提,以区分改革的轻重缓急为基础,侧重于时间维度提出改革建议,以为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成智  
深化财税改革振兴地方财政张成智一、地方财政应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根据振兴国家财政的总体要求,振兴地方财政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税运行机制,以“三财”之道实现地方财政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包含了收入增长、支出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路和平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中,我有幸从财经工作的角度参与了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期间,随着经济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社会保障从不为人所知,一度成为人大、政协"两会"的热点,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凡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财税改革的战略思考张凡党的十四大以来,国家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财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特别是1994年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新型流转税制度的实施,使财税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理顺了财政分配中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蓉  
党的十九大报告总揽全局,思想深邃,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例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珂  龚浩  
明代中后期各地方政府推动了"一条鞭法"改革。一批具有基层执政经验的地方行政长官依据本地的政情推出了与本区域环境相适宜的"一条鞭法"改革方案,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最终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一条鞭法",完成了赋役折银、均平赋役的财税改革目标。这次成功的财税体制改革为当下的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即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成功地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本文阐述了财税体制近期改革的重点和目标模式,认为当前应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突破,协调配套,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下一步财税体制改革应在进一步界定政府职能和职责范围的基础上,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逐步采用因素法核定收支基数,并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作者认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识分配问题,正确区分经济分配、财政分配、信用分配三种不同性质的分配;正确认识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三种分配原则;将分配顺序由“先扣除、后分配”改为“先分配、后征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小川  杨之刚  
综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是从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逐步转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轨道上来的.作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一环的财税体制改革,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上,意味着企业的利润上缴制要转到商品经济统一市场平等竞争下的公平税赋;在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上,意味着地方政府从过去指令性计划的汇总上报、分解下达职能转向能够适应企业自主决策的商品经济发展,注重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各项生产与投资的良好条件;在单位与个人的关系上,从过去的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我国的财税改革将于明年起步,改革的方向已经拟定。 在税制方面,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弹性和有欠公平。经济的涨落和税收之间的关联性很差,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各类企业无法公平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工乐  
财税改革:回顾与展望黄工乐回顾建国以来近半个世纪我国财政经济发展历程,我认为在宏观经济体制方面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195o-1978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1979-1993年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三是1994年以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