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4)
- 2023(10291)
- 2022(8570)
- 2021(8227)
- 2020(6694)
- 2019(15354)
- 2018(14951)
- 2017(28602)
- 2016(15781)
- 2015(16976)
- 2014(16764)
- 2013(16247)
- 2012(14847)
- 2011(13000)
- 2010(13204)
- 2009(12380)
- 2008(12923)
- 2007(11149)
- 2006(10284)
- 2005(9246)
- 学科
- 济(51547)
- 经济(51472)
- 管理(48659)
- 业(44620)
- 企(37353)
- 企业(37353)
- 财(32988)
- 制(22745)
- 税(22058)
- 方法(21052)
- 税收(20611)
- 收(20440)
- 银(20170)
- 银行(20024)
- 数学(18972)
- 数学方法(18768)
- 行(18685)
- 中国(17097)
- 农(16453)
- 财政(15686)
- 务(15616)
- 财务(15603)
- 财务管理(15556)
- 企业财务(14839)
- 度(13977)
- 制度(13972)
- 融(13192)
- 金融(13192)
- 政(13003)
- 业经(12505)
- 机构
- 学院(205763)
- 大学(204231)
- 济(87495)
- 经济(85745)
- 管理(77734)
- 研究(71441)
- 理学(66136)
- 理学院(65471)
- 管理学(64578)
- 管理学院(64195)
- 中国(62036)
- 财(56253)
- 京(42072)
- 科学(41754)
- 财经(38996)
- 农(38856)
- 所(36632)
- 经(35344)
- 江(33388)
- 中心(33039)
- 研究所(32397)
- 农业(30525)
- 业大(30146)
- 财经大学(28610)
- 经济学(27167)
- 北京(26761)
- 州(25848)
- 省(25848)
- 银(25774)
- 院(25304)
- 基金
- 项目(130911)
- 科学(102246)
- 基金(95598)
- 研究(94462)
- 家(84289)
- 国家(83538)
- 科学基金(71046)
- 社会(60872)
- 社会科(57884)
- 社会科学(57870)
- 省(50172)
- 基金项目(49795)
- 自然(45862)
- 自然科(44811)
- 自然科学(44795)
- 自然科学基金(44015)
- 教育(42848)
- 划(42669)
- 资助(39155)
- 编号(37625)
- 成果(31444)
- 重点(29412)
- 部(29076)
- 创(27689)
- 发(27525)
- 课题(26158)
- 创新(25942)
- 国家社会(25679)
- 性(25663)
- 科研(25370)
共检索到334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贺建强
本文通过调查认为,财税体制改革之后,将会出现企业税负加重、留利减少、亏损企业增多等新问题,进而影响到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技改贷款难以回收。为此,文章提出了多方面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溶沧
(一)新的财税体制改革基本成功,但财经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994和1995年,不包括国内外债务的我国财政收入,在1993年增收865亿元的情况下,又分别增加了869亿元和1024亿元,1996年全国工商税收又超额完成了任务并创造了比上年增收1062亿元的新记录。连续三年财税收入每年超过850亿元以上的大幅度增长,充分显示了自1994年开始的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基本成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论财税改革本刊编辑部财税改革的重要性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以及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1994年1月1日将同时出台,这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项关键性的改革。这次财税改革“重在转换机制”,同时也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雪飞 李志坚
近几年来,宁夏银川市立足于打造西北地区"两宜"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这个发展目标,一方面在城市建设、园林绿化和农业等各方面都有较多的投入,积累了较大的存量资源,为银川市未来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财税改革,以更加科学、高效的财税体制来保障城市发展的需要。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存量与增量的矛盾当前,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本文阐述了财税体制近期改革的重点和目标模式,认为当前应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突破,协调配套,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下一步财税体制改革应在进一步界定政府职能和职责范围的基础上,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逐步采用因素法核定收支基数,并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作者认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识分配问题,正确区分经济分配、财政分配、信用分配三种不同性质的分配;正确认识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三种分配原则;将分配顺序由“先扣除、后分配”改为“先分配、后征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小川 杨之刚
综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是从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逐步转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轨道上来的.作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一环的财税体制改革,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上,意味着企业的利润上缴制要转到商品经济统一市场平等竞争下的公平税赋;在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上,意味着地方政府从过去指令性计划的汇总上报、分解下达职能转向能够适应企业自主决策的商品经济发展,注重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各项生产与投资的良好条件;在单位与个人的关系上,从过去的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我国的财税改革将于明年起步,改革的方向已经拟定。 在税制方面,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弹性和有欠公平。经济的涨落和税收之间的关联性很差,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各类企业无法公平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工乐
财税改革:回顾与展望黄工乐回顾建国以来近半个世纪我国财政经济发展历程,我认为在宏观经济体制方面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195o-1978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1979-1993年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三是1994年以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代模
深化财税改革的思考郭代模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对财税体制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加快财税改革的理论指导和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一般和社会主义制度特殊的统一。这就是说,作为市场经济一般,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査勇 梁云凤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做出了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提出了加快改革财税体制的总要求。当前,我国财税改革进入了攻坚期,财政增速下滑,刚性支出增长,财税改革存在滞后于经济社会变化速度,缺乏制度创新等问题。所以,未来的财税改革要长短结合,短期政策要有力度,针对性强,长期政策要注重整体性协调性。在积极推进结构性减税、构建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改革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应加大改革力度,实现突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红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习总书记在2013年初中央政治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立法规划,提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财税法律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部门依法理财的前提和基础。刚刚召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瑞波 程南楠
本文对中国银行业流转税制的现状和新一轮流转税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前中国银行业流转税税负整体偏重,亟待改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将对中国银行业的流转税税负、损益情况、资产负债情况、发票管理、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纳税管理等产生重要影响。总体上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对中国银行业有利好,但具体到不同的银行,税负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将与增值税的征收模式、征税范围、收入中应税项目占比、支出中可抵扣税项目占比以及定价议价能力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息息相关,需要引起各家银行的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关键词:
银行业 流转税改革 营业税 增值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由“十五”迈入“十一五”,中国财税领域面临着一系列值得探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其中包括: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财政风险问题的判断、税收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预算约束机制的弱化、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去向和新一轮税制改革。全面而系统的盘点这些重大问题,以重大问题分析透视全局图景,既可审视现实,梳理过去5年以至更长区间的财税行动轨迹。也可未雨绸缪,勾画未来5年以至更长时间的财税工作方案。
关键词:
“十一五” 财税形势 财税政策 财税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四、政府预算约束机制的弱化中国政府预算对政府支出的约束机制不强,历来是个老大难问题。这些年,在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进程中,预算管理制度本身的改革的确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是,跳出微观层面而放眼左右政府预算约束机制的宏观环境,便会发现,在过去的12年间,中国政府预算的约束机制仍处于相对弱化的状态。而且,在近期,这种相对弱化的预算约束状况又有了进一步加强的迹象。它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超预算收支规模的膨胀和人民代表大会议程取消政府预算口头报告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财税改革快马加鞭,按照经济稳定增长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迈进,这是2019年预算报告所反映的主要线索。2019年,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工作,离不开加力提效的积极财政政策。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规模进一步扩大到近2万亿元,力度空前。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市场主体将从减税降费政策中直接受益,市场活力因此得以更充分地释放。为
关键词:
专项债券 现代财政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