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4)
- 2023(12586)
- 2022(10377)
- 2021(9834)
- 2020(8251)
- 2019(18930)
- 2018(18847)
- 2017(35708)
- 2016(20039)
- 2015(22412)
- 2014(22334)
- 2013(21968)
- 2012(20127)
- 2011(17781)
- 2010(18312)
- 2009(17397)
- 2008(17762)
- 2007(15807)
- 2006(13923)
- 2005(12751)
- 学科
- 济(74158)
- 经济(74055)
- 管理(58372)
- 业(53906)
- 企(45160)
- 企业(45160)
- 财(35332)
- 方法(30930)
- 数学(26630)
- 数学方法(26339)
- 中国(23413)
- 农(23379)
- 税(22036)
- 制(20787)
- 税收(20580)
- 收(20403)
- 业经(18160)
- 务(17429)
- 财务(17401)
- 财务管理(17342)
- 地方(16619)
- 企业财务(16404)
- 财政(15945)
- 学(15356)
- 农业(14776)
- 银(14229)
- 贸(14210)
- 银行(14204)
- 贸易(14202)
- 体(14120)
- 机构
- 学院(270244)
- 大学(268777)
- 济(109315)
- 经济(106921)
- 管理(98558)
- 研究(91156)
- 理学(83235)
- 理学院(82305)
- 管理学(80972)
- 管理学院(80421)
- 中国(71421)
- 财(65511)
- 京(56409)
- 科学(53915)
- 所(46552)
- 财经(46499)
- 江(44721)
- 农(43899)
- 中心(42463)
- 经(41798)
- 研究所(41120)
- 业大(36762)
- 范(36386)
- 师范(36071)
- 北京(35862)
- 州(34644)
- 农业(34159)
- 经济学(34150)
- 财经大学(33809)
- 院(32367)
- 基金
- 项目(167723)
- 科学(130564)
- 研究(128293)
- 基金(118787)
- 家(101974)
- 国家(101060)
- 科学基金(85974)
- 社会(80108)
- 社会科(75707)
- 社会科学(75684)
- 省(66454)
- 基金项目(61725)
- 教育(60099)
- 划(55364)
- 编号(54799)
- 自然(52504)
- 自然科(51251)
- 自然科学(51234)
- 自然科学基金(50282)
- 资助(48300)
- 成果(46908)
- 重点(38170)
- 课题(37984)
- 部(37302)
- 发(36427)
- 创(35265)
- 性(34655)
- 项目编号(33718)
- 创新(32907)
- 国家社会(32820)
共检索到428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建鏋
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对经济发展、制度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对现代国家的建设乃至崛起,更具有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本文从历史案例与战略视角论述财政力量在大国兴衰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认为大国崛起是国家意志与财政力量有机结合的结果。国家统制力与现代国际间竞争形态的多样化对财政提出了新的要求,财税改革进程中的国内压力与国际协调值得高度关注。
关键词:
大国崛起 国家统制力 财政转型 财税改革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高培勇
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从主要着眼于为整体改革"铺路搭桥"、以"放权让利"为主调的改革,到走上制度创新之路、旨在建立新型财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1994年的财税改革;从主要覆盖体制内的政府收支和以税制为代表的财政收入一翼,到体制内外政府收支并举、财政收支两翼联动;从以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及其机制为主旨的"税费改革"以及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到作为一个整体的财税改革与发展目标的确立;从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到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财政体系,经历了既彼此独立又互为关联的四个阶段。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玮
新一轮财税改革之所以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当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间的财政关系日趋复杂化和无序化。要想顺利地推进新一轮财税改革。除了要做好一系列相关工作之外,还必须理顺部门间的财政关系。
关键词:
财税改革 政府部门 财政关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成智
深化财税改革振兴地方财政张成智一、地方财政应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根据振兴国家财政的总体要求,振兴地方财政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税运行机制,以“三财”之道实现地方财政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包含了收入增长、支出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6日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副部长刘昆就"财政工作和财税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问:按照地方债务的甄别工作要求,省级部门应该在1月5日之前就已经把地方债的甄别结果上报财政部,但结果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把存量债务认定为地方债的机会。因此,融资平台可能会倾向于多报账。这样的结果就有可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源 马金华
中国社会的疾疫治理经历了从避疫到治疫,再到防疫的转变。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始终是防范和化解风险冲击的关键。文章以明清以来的六次重大疾疫为研究对象,探究财政视角下的疾疫治理演化路径。研究发现:(1)应对疾疫冲击的财政举措从传统时期的仓皇救疫,过渡到近代时期的积极治疫,最终实现防治兼备、联防联控。(2)应对疾疫冲击的财政治理范式从皇权主导下的官方赈济,转变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最终呈现出协同共治新局面。(3)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逐渐提升,疾疫治理的财政定位从救济性向基础性、支柱性转变。治理手段与方式转化的背后,恰恰映射了疾疫治理的财政价值取向从治民到为民的根本性转变。回溯中国历史上的疾疫治理历程,反思财政治疫下的国家治理模式与治理体系,能够为新时代全球风险防范与大国财政建构提供新的理论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疾疫冲击 财政政策 公共风险 国家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吉林省财政厅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张依群 范亚平
资源税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国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适当调节资源级差收入而征收的税种。从税收总量上看,资源税虽是小税种,但在调节级差收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弥补资源开采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负外部性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代模
深化财税改革的思考郭代模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对财税体制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加快财税改革的理论指导和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一般和社会主义制度特殊的统一。这就是说,作为市场经济一般,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贾康 刘微
政府依靠土地优化资源配置,把土地作为调控经济的手段和形成政府收入的"生财"手段,本身并无问题,但由于相关的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约束和管理不到位,我国"土地财政"呈现的是土地收入从总量到结构皆有失衡、土地配置与财政分配事实上有所游离、基本格局中主要构成因素畸重畸轻的现状。本文从分析这一表现与引发的问题切入,分析财政制度供给不足的相关情况,提出应从制度建设入手,以地方税制度建设和地方阳光融资机制建设优化地方公共收入结构,完成现行"土地财政"格局的平稳优化转换,构建以保有环节税收为支柱的合理、规范和可持续的"土地生财"机制。
关键词:
财政体制 “土地财政” 地方财政收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国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改革作了系统部署,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财税改革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部门关键是要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一目标,加快实现一个重大变化,着力完善两个权责划分,切实完成三项清理任务,重点深化四项税制改革,全力推进五项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为财政事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财税改革快马加鞭,按照经济稳定增长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迈进,这是2019年预算报告所反映的主要线索。2019年,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工作,离不开加力提效的积极财政政策。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规模进一步扩大到近2万亿元,力度空前。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市场主体将从减税降费政策中直接受益,市场活力因此得以更充分地释放。为
关键词:
专项债券 现代财政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国安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是要紧密结合我们所从事的财税工作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为主要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溶沧
(一)新的财税体制改革基本成功,但财经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994和1995年,不包括国内外债务的我国财政收入,在1993年增收865亿元的情况下,又分别增加了869亿元和1024亿元,1996年全国工商税收又超额完成了任务并创造了比上年增收1062亿元的新记录。连续三年财税收入每年超过850亿元以上的大幅度增长,充分显示了自1994年开始的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基本成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论财税改革本刊编辑部财税改革的重要性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以及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1994年1月1日将同时出台,这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项关键性的改革。这次财税改革“重在转换机制”,同时也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