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0)
- 2023(3521)
- 2022(2820)
- 2021(2905)
- 2020(2517)
- 2019(5868)
- 2018(5919)
- 2017(11072)
- 2016(6393)
- 2015(6718)
- 2014(6770)
- 2013(6694)
- 2012(6017)
- 2011(4968)
- 2010(5270)
- 2009(5200)
- 2008(5620)
- 2007(4614)
- 2006(4359)
- 2005(4061)
- 学科
- 财(25083)
- 税(21705)
- 税收(20277)
- 管理(20140)
- 收(20106)
- 业(18574)
- 济(18244)
- 经济(18209)
- 企(15945)
- 企业(15945)
- 财政(14446)
- 政(11780)
- 制(10075)
- 务(9957)
- 财务(9951)
- 财务管理(9910)
- 企业财务(9460)
- 中国(8519)
- 体(7819)
- 体制(7194)
- 农(6828)
- 方法(5725)
- 度(5148)
- 制度(5147)
- 数学(4988)
- 数学方法(4953)
- 出(4922)
- 银(4618)
- 银行(4618)
- 业经(4566)
- 机构
- 大学(73641)
- 学院(73499)
- 济(32475)
- 财(32368)
- 经济(31901)
- 研究(26969)
- 管理(24723)
- 中国(22181)
- 理学(20302)
- 理学院(20104)
- 管理学(19903)
- 管理学院(19746)
- 财经(19338)
- 经(17398)
- 京(15542)
- 所(14204)
- 科学(14054)
- 财经大学(13901)
- 江(12867)
- 财政(12857)
- 税(12225)
- 研究所(11716)
- 政(11679)
- 省(11206)
- 中心(10968)
- 务(10930)
- 经济学(10772)
- 北京(10544)
- 经济学院(9676)
- 院(9325)
- 基金
- 项目(39315)
- 研究(32252)
- 科学(30246)
- 基金(28019)
- 家(23623)
- 国家(23403)
- 社会(20492)
- 科学基金(19765)
- 社会科(19474)
- 社会科学(19466)
- 教育(14545)
- 省(14207)
- 基金项目(14094)
- 编号(13825)
- 成果(13371)
- 划(11766)
- 资助(11610)
- 性(10859)
- 自然(10577)
- 自然科(10331)
- 自然科学(10326)
- 自然科学基金(10110)
- 课题(9528)
- 制(9400)
- 阶(9217)
- 项目编号(9199)
- 段(9192)
- 阶段(9176)
- 部(9136)
- 国家社会(9025)
共检索到138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晓丹
军事战争实质是经济实力的较量。秦国在"农战"思想指导下,以财税改革为突破口调节农业和商业,以发展农业为核心,实施军功与田宅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在提高军队战斗力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多渠道增加人口,抑制商人而不是抑制商业的发展策略使得秦国国力得到极大加强,最终完成了大一统。
关键词:
秦国 财税改革 富国强兵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晓丹
军事战争实质是经济实力的较量。秦国在"农战"思想指导下,以财税改革为突破口调节农业和商业,以发展农业为核心,实施军功与田宅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在提高军队战斗力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多渠道增加人口,抑制商人而不是抑制商业的发展策略使得秦国国力得到极大加强,最终完成了大一统。
关键词:
秦国 财税改革 富国强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溶沧
(一)新的财税体制改革基本成功,但财经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994和1995年,不包括国内外债务的我国财政收入,在1993年增收865亿元的情况下,又分别增加了869亿元和1024亿元,1996年全国工商税收又超额完成了任务并创造了比上年增收1062亿元的新记录。连续三年财税收入每年超过850亿元以上的大幅度增长,充分显示了自1994年开始的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基本成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论财税改革本刊编辑部财税改革的重要性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以及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1994年1月1日将同时出台,这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项关键性的改革。这次财税改革“重在转换机制”,同时也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本文阐述了财税体制近期改革的重点和目标模式,认为当前应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突破,协调配套,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下一步财税体制改革应在进一步界定政府职能和职责范围的基础上,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逐步采用因素法核定收支基数,并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作者认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识分配问题,正确区分经济分配、财政分配、信用分配三种不同性质的分配;正确认识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三种分配原则;将分配顺序由“先扣除、后分配”改为“先分配、后征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小川 杨之刚
综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是从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逐步转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轨道上来的.作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一环的财税体制改革,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上,意味着企业的利润上缴制要转到商品经济统一市场平等竞争下的公平税赋;在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上,意味着地方政府从过去指令性计划的汇总上报、分解下达职能转向能够适应企业自主决策的商品经济发展,注重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各项生产与投资的良好条件;在单位与个人的关系上,从过去的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我国的财税改革将于明年起步,改革的方向已经拟定。 在税制方面,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弹性和有欠公平。经济的涨落和税收之间的关联性很差,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各类企业无法公平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工乐
财税改革:回顾与展望黄工乐回顾建国以来近半个世纪我国财政经济发展历程,我认为在宏观经济体制方面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195o-1978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1979-1993年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三是1994年以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代模
深化财税改革的思考郭代模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对财税体制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加快财税改革的理论指导和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一般和社会主义制度特殊的统一。这就是说,作为市场经济一般,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庆江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财政部门任务艰巨、使命重大。黑龙江省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围绕实施"五大规划",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盘活财政存量、用好财政增量,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严肃财经纪律,推进预算公开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红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习总书记在2013年初中央政治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立法规划,提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财税法律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部门依法理财的前提和基础。刚刚召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一、总体思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合理定位政府职能、实现其转变的前提下,配合政府层级的扁平化和"大部制"取向下的整合与精简化,建立"扁平化"的财政层级框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县三级事权和支出责任,改进转移支付制度,按"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的原则,配之以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与必要合理的横向转移支付,建立内洽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成军
2014年,被视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作为财税工作者,我们站在了深化财税改革的起点上;在我们的前面,2020年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清晰可见。改革,不可回避,必须面对。面对新一轮财税改革,我们需要搞清楚一系列问题,在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本文探讨了改革、改良、革命、财税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相关概念及相互关系,旨在破解推进财税改革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
关键词:
改革 财税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宝森
分税制是深化财税改革的正确方向陈宝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如何建立一种负担合理的国家税收制度,使之既能保证各级政府有发挥其职能作用所需的财源,又能调动大家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使中央政府运用它作为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这是我们在深化改革中需要努...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宇
占现有地方税收入1/3的营业税在"营改增"完成以后将不复存在,单纯通过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或者上收地方政府部分事权的集权思路不能根本解决财力和事权不相匹配的问题,顺应新形势分步确立地方主体税种、满足地方各级政府的合理支出需求才是解决办法。本文尝试从完善税制结构、满足财力需求、符合地方税特征和改革难易四个角度探讨如何构建地方税体系,并以尊重目前的改革进度为前提,以区分改革的轻重缓急为基础,侧重于时间维度提出改革建议,以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