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5)
2023(3872)
2022(3384)
2021(3378)
2020(3032)
2019(6557)
2018(6272)
2017(12048)
2016(7105)
2015(7856)
2014(7746)
2013(7866)
2012(7581)
2011(6300)
2010(6415)
2009(5964)
2008(6572)
2007(5718)
2006(5174)
2005(4826)
作者
(18275)
(15081)
(15039)
(15008)
(9784)
(7232)
(7035)
(5803)
(5788)
(5556)
(5340)
(5183)
(5137)
(5057)
(4844)
(4646)
(4627)
(4460)
(4252)
(4174)
(3856)
(3724)
(3562)
(3554)
(3509)
(3500)
(3453)
(3406)
(3124)
(3072)
学科
(28714)
管理(26754)
(22326)
(21680)
(20403)
企业(20403)
税收(20249)
(20108)
经济(20088)
(20083)
财政(14364)
(13755)
财务(13751)
财务管理(13708)
企业财务(13097)
(11763)
(8209)
中国(7808)
方法(7234)
数学(6088)
数学方法(6022)
(5584)
(5565)
(5402)
制度(5397)
(5134)
(4959)
银行(4954)
(4951)
体制(4941)
机构
学院(86177)
大学(85514)
(34036)
(33552)
经济(32721)
研究(31009)
管理(29053)
中国(26130)
理学(24032)
理学院(23744)
管理学(23424)
管理学院(23261)
财经(20706)
(18652)
(18586)
科学(18199)
(17241)
财经大学(14989)
(14828)
研究所(14518)
中心(13651)
(13276)
财政(12882)
(12831)
北京(12490)
(12213)
(11678)
(11292)
(11239)
(10888)
基金
项目(49348)
科学(37468)
研究(37295)
基金(35007)
(30575)
国家(30285)
科学基金(25167)
社会(22552)
社会科(21300)
社会科学(21294)
(18546)
基金项目(18049)
教育(16644)
自然(15801)
(15757)
编号(15683)
自然科(15450)
自然科学(15446)
自然科学基金(15167)
资助(15058)
成果(15019)
(12382)
重点(11295)
(11255)
课题(10808)
项目编号(10628)
(10138)
(10092)
(10071)
(10057)
期刊
(40873)
经济(40873)
研究(37126)
(33580)
中国(20354)
(17043)
(15303)
学报(14415)
税务(13577)
管理(11343)
(10827)
大学(10433)
财经(10197)
科学(9977)
会计(9885)
学学(9871)
财会(9480)
(9074)
金融(9074)
(8563)
(8491)
财政(8491)
教育(8035)
经济研究(7977)
农业(7277)
通讯(6178)
会通(6165)
技术(5277)
(5002)
国际(4810)
共检索到154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利  
"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发债、增支、补贴、减税和税改等一揽子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财政宏观调控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社会公平和正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锋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应对偏热通胀"和"金融危机,V型强劲反弹"两个阶段,宏观调控政策也随之调整演变。总体来看,总需求管理较多采用产业政策和数量性、部门性、行政性工具手段,宏观调控手段更加多样化,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更加科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调控课题组  陈佳贵  刘树成  张晓晶  汤铎铎  
本文旨在对我国"十一五"时期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分析,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目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论证。全文共分四部分:首先,回顾"十一五"规划中有关宏观调控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其次,说明这些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情况。再次,对"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目标提出政策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可有三种方法:一种是,仍沿用过去的习惯,把目标值设定得比较低;另一种是,可以设定目标区间,即以潜在经济增长率为基准的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再一种是,不是设定单一的五年固定不变的目标值,也不是笼统地设定一个目标区间,而是对未来五年中的各年设定不同的、可以反映经济波动趋势的目标值。最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十一五”开局将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研究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对于财税政策与财税体制的改革,提出了高屋建瓴、要点鲜明的要求。我领会,按照中央全会的基本精神,于“十一五”期间,财政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在全面把握时代特征和形势变化的前提下,站在承前启后的新起点上,积极支持发展、改革、稳定的一系列重点事项,有效发挥统筹协调的功能作用,来支持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等等,而这些又需要在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之中有效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尚教蔚  
"十一五"期间宏观调控始终贯穿着我国的住房市场,近期我国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特点明显,住房市场在住房供应能力显著提高的同时、还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此外,住房市场推动和带动了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但由于城镇化的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对滞后,住房供不应求的矛盾没有得到真正缓解,导致房价快速上涨。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志刚  
"十一五"期间人民币汇率应继续保持基本稳定,通过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适当增加汇率波 动的弹性,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民币恰当的汇率形成制度, 本文还认为"十一五"期间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宏观调控目标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利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财政宏观调控应进一步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努力寻求经济增长的平衡点,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需要与可能、逆向调节与顺势而为的关系,以"稳增长"为主要目标,以"扩内需"为主攻方向,以"调结构"为重要着力点,以"惠民生"为根本目的,以"促改革"为实现路径,不断提高要素投入效率,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诚庆  
在世界经济的扩张态势出现走弱迹象,世界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开始回落的背景下,本文结合中国1998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等因素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及房地产业的发展,论证了房地产业运行中价格机制在有效地发挥作用,认为中国房地产业在中长期发展前景良好的大趋势下短期有调整要求。最后,本文还结合近几年的宏观调控政策论述了中国房地产业将体现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地保持可持续增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振中  
自1992年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至今,我国经历了“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在这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央政府一直坚持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认真总结一下其中的经验或教训,对于搞好“十一五”期间的宏观调控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雪  云梦  
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财税体制,加强宏观调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对此,中国财政学会中青年财政理论研究会和《财政研究》编辑部于1993年9月9日在北京联合召开"深化财税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有关部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中青年学者共20余人。与会代表就当前的宏观调控走势、近期如何深化财税改革、加强宏观调控,财政职能如何转换等问题发表了意见。现将发言摘要如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国安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是要紧密结合我们所从事的财税工作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为主要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红驹  
《建议》提出:"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宏观调控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立平  张前荣  
"十三五"时期,宏观调控应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潜在增长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