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0)
2023(16139)
2022(13665)
2021(12710)
2020(10618)
2019(23551)
2018(22844)
2017(42893)
2016(23516)
2015(25976)
2014(25219)
2013(24978)
2012(22824)
2011(20472)
2010(20441)
2009(19463)
2008(19419)
2007(16781)
2006(14974)
2005(13717)
作者
(65487)
(54639)
(54477)
(52013)
(34635)
(26106)
(24555)
(21014)
(20764)
(19401)
(18829)
(18133)
(17416)
(17394)
(17307)
(16843)
(16240)
(16172)
(15771)
(15500)
(13511)
(13463)
(13033)
(12516)
(12275)
(12111)
(11995)
(11990)
(10991)
(10681)
学科
(89459)
经济(89319)
管理(73002)
(64538)
(52949)
企业(52949)
(39152)
方法(35662)
数学(31586)
中国(31554)
数学方法(31268)
(25575)
(23967)
(22119)
税收(20655)
(20481)
(20203)
财务(20172)
财务管理(20114)
业经(19989)
(19670)
贸易(19656)
(19195)
企业财务(19075)
地方(18176)
(17393)
(16660)
银行(16621)
财政(16346)
农业(16127)
机构
大学(323150)
学院(322026)
(137878)
经济(135176)
管理(118994)
研究(113879)
理学(101994)
理学院(100806)
管理学(99297)
管理学院(98687)
中国(89284)
(76041)
(68237)
科学(67213)
(57172)
财经(55822)
(53837)
中心(51306)
研究所(51098)
(50703)
(49275)
业大(46082)
经济学(44002)
北京(42991)
农业(42176)
财经大学(41228)
(41007)
(39847)
经济学院(39618)
师范(39382)
基金
项目(212906)
科学(168160)
基金(157699)
研究(153314)
(139108)
国家(138008)
科学基金(117723)
社会(101893)
社会科(96761)
社会科学(96742)
基金项目(82609)
(79950)
自然(74745)
自然科(73071)
自然科学(73046)
自然科学基金(71740)
教育(69696)
(68418)
资助(63916)
编号(59621)
成果(49122)
重点(48520)
(47874)
(45103)
(44609)
国家社会(43948)
(43178)
创新(42020)
课题(41799)
教育部(41422)
期刊
(152634)
经济(152634)
研究(105919)
中国(67488)
(63460)
学报(52401)
(48879)
科学(47109)
管理(43807)
大学(39621)
学学(37570)
农业(32315)
(31552)
金融(31552)
教育(30200)
财经(28194)
经济研究(26809)
(24223)
技术(23349)
业经(23208)
问题(21352)
(18983)
(18727)
(17559)
国际(16679)
(16340)
(16247)
会计(15495)
世界(15379)
财会(15014)
共检索到500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永成  霍子文  韩文超  朱红  魏立华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财税制度对中国城市的塑造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历程,总结了产业集聚、土地资本化和空间公平是当前中国城市的三大基础,提出在当前的财税制度下,产业集聚、土地资本化和空间公平在微观的城市个体层面构成了“不可能三角”。结合当代财税制度和“不可能三角”模型,从产业发展和财富分配的角度解释了当代城市产业大而不强、用地粗放、城市空间“摊大饼”“撒芝麻”等问题的必然性,讨论了通过财税制度改革破解“不可能”三角的可能性和政策难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华妤  
内在当前国内外有关中国汇率制度的讨论中,一些研究者依据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完全的资本流动不可能同时成立的“不可能三角”命题,预测中国汇率制度的未来走向。本文通过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多恩布什汇率超调模型的分析,揭示一国货币金融制度选择不是面临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与完全的资本流动的“三难选择”,而是面对只要是开放经济,就会有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缺失的“开放经济两难选择”,所以货币政策独立性不能作为汇率制度选择的参照标准。作者强调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还是浮动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种长期安排,不能依据短期的政策表现来决定取舍,而应该考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还是浮动汇率制度更有利于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国兵  史晋川  
本文对不可能三角模型引入本币国际借债能力变量 ,尝试将不可能三角模型扩展为四面体假说 ,并且证实不可能三角模型是四面体假说的一个特例。在此基础上 ,根据现实中各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多因素差异性与互动性 ,我们预测 ,汇率制度的选择将是多种汇率制度形式并存与相互转换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艳芝  
2016年4月23日,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长三角财税论坛在江苏南通召开。来自全国人大预工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长三角地区以及沿长江经济带范围内财税部门的政府官员和财税界的专家学者,围绕经济新常态下的可持续性财政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景鹏  朱文佩  
本文构建拓展的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在现收现付筹资模式下,考察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与提高财政养老保险补贴比例对经济产出和养老保险待遇的影响,探究通过财政补贴能否破解养老保险降费率"不可能三角"。研究发现:降低缴费率使得经济产出增加和养老保险待遇降低,证明了降费率"不可能三角"的存在性;提高财政补贴比例使得经济产出减少和养老保险待遇提高,揭示出财政补贴利弊兼具。财政破解降费率"不可能三角"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预期寿命和私人资本产出弹性,而且依赖于缴费率下降幅度。伴随预期寿命延长和私人资本产出弹性下降,缴费率高于某个临界值时,财政可以完全破解降费率"不可能三角",否则,财政只能部分破解降费率"不可能三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卫斌  
对电力行业中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和调度进行必要的纵向重组,是实现电力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厂网分开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电网体制和供电模式调整,构建多买多卖的市场格局,并保障电网公平无歧视开放。当前,调度不独立、输配不分、配售不分构成了电力市场竞争的"不可能三角",换言之,电网企业不能既要调度、又要配电、还要售电。相应地,破解当前电力改革困境可以有三种路径选择:一是配售分开;二是输配分开;三是调度独立。其中,配售分开更加符合电改"9号文件"精神,也是改革成本更小的一种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浩  
小微企业融资的"不可能三角""不可能三角"理论起源于货币与汇率政策领域,用于描述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即三个目标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不可能同时实现,实际上在许多其他领域同样存在三元矛盾关系。在传统信贷逻辑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商业可持续"三个目标就无法同时达到,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欣原  
本文主要通过对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时期的汇率制度、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进行历史回顾,从历史角度阐释了不可能三角原理。文章结合反映国际资本流动的"FH之谜",着重考察了金本位制下不可能三角的组合情况。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相晨曦  
当前我国能源领域的市场机制和监管框架已基本建立,能源发展已逼近效率前沿。即便如此,我国仍面临能源价格合理、能源供给充足和能源清洁环保这三大目标难以同时实现的"不可能三角"。基于此,本文在识别出现代能源经济体系建立后的约束和冲突的基础上,提出在禀赋和偏好下进行权衡抉择:在需求侧,以经济增速放缓为代价,淘汰部分高耗能企业和产品,优化产业结构;在供给侧,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用能成本为代价,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和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优化能源结构;辅之以财税改革和构建国际能源新秩序等配套措施,共同助力社会福利最大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蒲海涛  
展望未来,积极发挥金融科技的引领力,进一步拓宽普惠金融的产品和客户覆盖范围,让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惠及百姓民生普惠金融的问题根源于"普""惠""险"的"不可能三角"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险"问题长期存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传统金融需求和新时期更广大老百姓的新金融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普惠金融自身存在着"普、惠、险"的"不可能三角"。普惠金融要解决的是可获得性、成本适当和商业可持续,意味着要同时解决"普及""优惠"和"低风险"三方面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葛浩阳  
丹尼·罗德里克的全球经济"不可能三角"理论揭示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描述了经济全球化、民主政体和国家主权三者之间的复杂矛盾关系。不过,这一理论更多的只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上做了直观地分析,尚未揭示出矛盾的实质。民主政体和国家主权与经济全球化的矛盾关系,本质上是资本和劳动关系在一个更为复杂的博弈规则下的展开,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特定的产物,并不具有一般性。因此,全球经济的"不可能三角"也就只具有特殊性,并非一定无可避免。问题的根本不是在三者之间做表面上的艰难取舍,而是要考虑构建的是有利于资本还是有利于劳动的经济全球化,只有普惠型的经济全球化才能有效地解决三元悖论的问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淑庚  张润苇  余博  
随着离岸市场的发展、在岸市场的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民币在岸市场汇率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汇率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本文重点研究CNH汇率与CNY汇率在汇改进程中联动性的动态变化。本文选取了2012年5月2日至2017年2月20日的CNY即期汇率、CNH即期汇率,以两次汇改为时间节点,将人民币汇率数据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来揭示CNY和CNH两个市场汇率的联动性。结果表明:人民币中间价机制改革前,CNH汇率与CNY汇率是互相引导关系;人民币中间价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淑庚  张润苇  余博  
随着离岸市场的发展、在岸市场的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民币在岸市场汇率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汇率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本文重点研究CNH汇率与CNY汇率在汇改进程中联动性的动态变化。本文选取了2012年5月2日至2017年2月20日的CNY即期汇率、CNH即期汇率,以两次汇改为时间节点,将人民币汇率数据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来揭示CNY和CNH两个市场汇率的联动性。结果表明:人民币中间价机制改革前,CNH汇率与CNY汇率是互相引导关系;人民币中间价机制改革的一段时间内,离岸市场汇率成为人民币市场价格的主导力量。因此,在未来汇改进程中,预期管理应成为中间价指导受限后央行外汇干预措施的重要形式。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同时,要选择正确的汇改时机,并且理顺国内金融改革、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的先后顺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玲  
近两年的经济生活中,"货币政策独立且有效"的理论蓝图并未展现在我们眼前,特别是在国际金融环境动荡多变的背景下,汇率制度问题与货币政策问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经常呈现出与一般理论分析相背离的结果。2007年-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