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4)
2023(12304)
2022(10276)
2021(9628)
2020(8177)
2019(17858)
2018(18242)
2017(33800)
2016(18888)
2015(20818)
2014(20468)
2013(19731)
2012(17862)
2011(15561)
2010(15836)
2009(15268)
2008(15149)
2007(13412)
2006(11918)
2005(11004)
作者
(48888)
(40681)
(40584)
(39244)
(25706)
(19325)
(18541)
(15546)
(15234)
(14856)
(14014)
(13771)
(13079)
(13036)
(13035)
(12486)
(12157)
(12079)
(11730)
(11610)
(10318)
(9977)
(9770)
(9419)
(9245)
(9098)
(9096)
(9051)
(8206)
(8031)
学科
(61181)
经济(61030)
管理(60257)
(52414)
(45160)
企业(45160)
(35810)
方法(22460)
(21957)
(21842)
中国(20999)
税收(20486)
(20313)
(19812)
数学(18935)
数学方法(18663)
(18538)
财务(18476)
财务管理(18427)
企业财务(17448)
(16208)
财政(15874)
业经(15544)
(13191)
银行(13166)
(12975)
体制(12915)
(12791)
(12428)
理论(12424)
机构
学院(245420)
大学(243152)
(96396)
经济(94176)
管理(87781)
研究(80945)
理学(73939)
理学院(73155)
管理学(71804)
管理学院(71336)
中国(64091)
(62718)
(50721)
科学(46715)
财经(43937)
(40597)
(40012)
(39531)
中心(36859)
(36225)
研究所(35335)
财经大学(32059)
北京(31956)
业大(31946)
(31586)
师范(31231)
(30787)
经济学(30197)
(29633)
(28431)
基金
项目(154126)
科学(120613)
研究(118529)
基金(109937)
(94269)
国家(93454)
科学基金(80191)
社会(75006)
社会科(70952)
社会科学(70938)
(60910)
基金项目(56845)
教育(55618)
(50290)
编号(50207)
自然(48653)
自然科(47504)
自然科学(47488)
自然科学基金(46583)
资助(44766)
成果(43581)
课题(35391)
(34899)
重点(34809)
(34040)
(32625)
(32267)
(31966)
项目编号(31597)
国家社会(31076)
期刊
(114579)
经济(114579)
研究(82655)
中国(59089)
(56082)
学报(36649)
(34644)
管理(33977)
教育(33443)
科学(31147)
大学(28713)
学学(26888)
(25073)
金融(25073)
农业(22715)
财经(22572)
技术(20324)
(19311)
经济研究(19172)
(18864)
业经(18862)
(16122)
财会(14624)
会计(14452)
税务(14331)
问题(14131)
(12380)
(11908)
(11058)
理论(10991)
共检索到396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云霞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迫在眉睫的是厘清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关系,而劳动关系是国家、社会、市场三者关系肌理的缩影。在现实的财政体制中,劳动权保障存在诸多问题:劳动"权义复合型"规范不利于明确国家责任;《个人所得税法》对劳动权的保障不足;劳动权的社会福利保障不足。在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要为劳动权的"权利模式"提供财税法支持;还要完善《个人所得税法》中的相关规定,包括公平设置劳动所得与资产收益的税负水平、将劳动所得分项统一,并设定合理适税标准、以家庭为考量标准,细化费用扣除标准因素;倡导单位福利与社会福利相结合的工作福利,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爱国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央到地方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作了积极的探索。职业教育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其投入水平、预算管理要求与财政形势有直接关系。各级政府和部门必须主动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需要,保持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强度,合理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创新职业教育经费监管,提高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和管理水平,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季家友  吴金友  
随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加速推进,社会各界对如何改进政府收支效率、增加政府收支透明度、加强对政府收支行为的监督管理等予以高度关注。长期以来,非税收入在我国各级政府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改革也在不断改进中,但由于相关法规缺位、多头管理、项目繁多、账户混乱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非税收入成为各级政府收入中透明度低、问题滋生的主要领域,进而成为制约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之一。本文在梳理我国非税收入发展历程和当前现状的同时,重点分析了当前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中的实践,提出了针对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的短、中、长期战略规划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谭建淋  
文章基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宏观背景,剖析了我国税收法治建设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探索了其未来发展路径。为实现财税改革与财税法治协同推进,税收法治化应成为改革核心目标,并需重点关注税制结构、税收法律、征管实践、财税政策协调及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针对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及守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着重提升税收立法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强化税收执法的规范性与标准性,并加强税收司法保障以确保法律有效实施与公正裁决。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转型双重挑战下,税收法治建设应从立法完善、执法规范、司法保障及税法遵从等多维度加速推进,以期更好地服务于财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金友  
随着我国财政收支规模的快速扩大、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国库业务不断丰富。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库业务的类型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的特点、成本和收益,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库业务的宏观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从组织框架、业务管理和商业银行内部改革三个方面,对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库业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储德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财税体制改革对于破解桎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举足轻重。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战略要求。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探索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逻辑线索。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问题导向,探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税体制改革和政策优化方向,将有助于发挥科学财税体制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中的制度保障作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贾康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现阶段也面临着新情况与新问题,如财政收入制度不够完善、财政体制有待健全、财政预算制度不尽完整、财政管理的法治性和绩效尚需提高、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等。当前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改革配套条件等内外因素的发展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如积极运用财政政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完善财政收入体系,规范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秩序;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预算制度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绩效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景  
根据国家“十五”《纲要》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 ,从积极稳妥地推进税费改革 ,调整税收结构、健全税收制度 ,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努力构筑公共财政体制和强化财政监督、防范财政风险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付敏杰  
本文通过回顾历次财税制度改革所强化的财税制度化的基本主线,分析了倒逼财税制度改革宏观经济、人口、劳动力、城市化、户籍改革、要素价格、企业利润、主体税种增长空间和宏观税负的背景,认为未来财税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强化财税制度作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核心的作用,以财税制度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总体的实现。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理念是提高市场效率,提高劳动福利,保障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改革的方向是:强化消费对于税收的贡献,降低工业企业生产环节的税收比重;强化自然人对于税收的贡献,构建有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税制;继续推进财税制度化,加强政府收支预算的科学性;简化转移支付规则,减少转移支付比重,合理发挥中央地方两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龙  
十九大报告以来,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对国税与地税系统进行调整,将省级及省以下国税部门与地税部门进行合并,合并之后税务部门实行以国税总局为主与省级政府的双重领导体制。国地税机构合并不仅是新时代财税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将对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产生重要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本文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职能几乎覆盖了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后,财政统收统支的格局被打破,财政职能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存在着职能不规范、公共保障能力下降、调节社会分配能力弱化等问题。鉴于此,作者提出财政职能应界定为:公共保障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调控职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要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有的职能,还必须加快改革现行的财税体制,以便从机制上保证财政职能的正常发挥。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彦锋   侯微怡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通过构建中期预算改革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核心目标的理论联系,分析中期预算框架提高财政能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机理。中期预算框架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是增强财政稳定性、助力财政提质增效、实现最优财力均衡的理想“支点”。目前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中期预算改革的深化面临诸多阻力,难以满足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利于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进一步深化中期预算改革,加大预算统筹力度,推进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规划统筹和可操作性,大力提质增效,让财政更好地支撑国家发展战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   汪德华   马珺   何代欣   杜爽   许艺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求,涉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领域,主要目标指向包括: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着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扩大国内消费奠定制度基础,助力创新引领和绿色转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推动共同富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地区协调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以增加地方自主财力为重点,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以加强统筹能力和绩效导向,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以统筹发展和安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朝才  
2017年是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一年,财税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任务繁重,涉及面广。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要有总体部署和阶段性的实施策略。从长期看,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要以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夯实国家治理的基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最终目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运行出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次旦平措  
本文从财政的纵向转移支付、财政的横向转移支付两个方面,对德国的财税改革内容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德国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最具有特色的内容,然后从健全的财政体系、法律角度明确财税制度、明确各级政府权力统筹兼顾政府和地方权力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德国财税改革的特点,在其权力划分的过程中,既保证了各级政府拥有权力,又保证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权利的制约,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同时研究了我国在德国财政体制改革中可以吸取的经验,包括采取分税制度,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横纵向结合,利用"因素法"来进行转移支付等。最后从用法律明确转移支付制度、采用转移支付的横纵向结合、利用"因素法"确定转移支付额度、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等方面,探究了德国财政体制改革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