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3)
2023(9862)
2022(8330)
2021(7706)
2020(6751)
2019(15501)
2018(15086)
2017(29151)
2016(16156)
2015(18522)
2014(18953)
2013(19002)
2012(18290)
2011(16651)
2010(17270)
2009(16354)
2008(16550)
2007(15043)
2006(13285)
2005(12060)
作者
(49412)
(41613)
(41418)
(39808)
(26604)
(19765)
(18938)
(16058)
(15542)
(15013)
(14484)
(13810)
(13362)
(13356)
(13312)
(12833)
(12492)
(12246)
(12041)
(11957)
(10733)
(10433)
(10057)
(9585)
(9491)
(9422)
(9124)
(8986)
(8442)
(8351)
学科
(88041)
经济(87966)
管理(48342)
(43388)
(35445)
企业(35445)
方法(34484)
数学(30514)
(30505)
数学方法(30255)
地方(21208)
(20589)
中国(19961)
(18923)
(15850)
(15413)
财务(15392)
财务管理(15339)
业经(15271)
企业财务(14634)
地方经济(13334)
财政(13297)
农业(12392)
(11883)
贸易(11879)
(11769)
(11507)
(11443)
(11406)
银行(11406)
机构
大学(250273)
学院(246838)
(110049)
经济(107879)
管理(89310)
研究(88654)
理学(75932)
理学院(74998)
管理学(73684)
管理学院(73202)
中国(66507)
(57193)
科学(54267)
(52347)
(47260)
(42974)
研究所(42516)
财经(42048)
中心(39220)
(38727)
(37862)
业大(35704)
经济学(35652)
农业(33835)
北京(33168)
(32841)
师范(32531)
经济学院(32020)
财经大学(30706)
(30476)
基金
项目(153792)
科学(119602)
基金(111445)
研究(110956)
(97018)
国家(96252)
科学基金(80805)
社会(71213)
社会科(67446)
社会科学(67421)
(59454)
基金项目(58587)
教育(50822)
自然(50781)
(49939)
自然科(49552)
自然科学(49529)
自然科学基金(48653)
资助(46454)
编号(44273)
成果(38129)
重点(35203)
(34786)
(33679)
课题(30792)
(30677)
国家社会(29710)
教育部(29667)
科研(29628)
大学(28976)
期刊
(128768)
经济(128768)
研究(78429)
(49877)
中国(47341)
学报(41136)
(38579)
科学(35991)
管理(31209)
大学(30408)
学学(28760)
农业(25534)
财经(22527)
(22374)
金融(22374)
经济研究(21753)
教育(21345)
技术(19980)
(19426)
业经(17857)
问题(16977)
技术经济(13918)
(13251)
统计(13230)
(13196)
(12668)
世界(12011)
财会(11752)
理论(11570)
(11229)
共检索到381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贺正强  伍中信  
财权与产权关系紧密,但两者应该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财务治理权是从各财务主体在企业治理结构层次上,就财权分割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权力制衡关系而言的。而财务控制权是建立在契约不完全理论基础上的,但由于"剩余"的重要性、决策权的广义与狭义区分、权力实施流程等因素的影响,财务控制权有几个不同内涵。财权配置是以"贡献"与"风险承担"为基本原则,并在知识成本与代理成本共同约束下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集中与分散对称安排。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五新  
企业财权配置就是把企业财权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加以分配,以发挥企业财权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它是企业所有权配置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合理地配置企业财权,对于提高企业财务决策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丽花  徐广领  经壮  
"财权"概念是一个与"产权"相似的经济学范畴,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预决策权等。财权侧重于对财力的配置,也就是从价值形态上对资金进行配置或支配。
[期刊] 改革  [作者] 季爱华  
公司治理离不开相应的治理主体,不同的治理主体所拥有的权力、利益和责任,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财务权力的行使、财务责任的承担和财务利益关系的调适。为此,我们选择以财权配置为视角,进行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分析。一、财权配置视角中的典型公司治理模式:以美、德、日、韩四国为例我们以美、德、日、韩四国为对象,从政府监管、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心合  赵明  孔凡义  
财权及其配置问题是理解和研究公司财务时绕不开的话题。对公司财权问题的研究,应当以资源为主线展开。财权是公司法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地看,公司财权的来源已从股东的资本向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扩展,因此公司财权的配置也应当以资源为基础展开。随着公司环境和资源结构的变迁,公司财权配置的结构也在不断转移,这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公司财权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何进日  曹越  黄灿  
以不完全契约中之完备部分与不完备部分为标准,财权可以划分为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范畴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范畴,论证了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观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观。主张财权配置价值取向合理定位应是一个二元价值体系,即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配置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配置;在实践上表现为某项具体财权配置对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如果一项财权中通用财权占主导,那么该项财权在配置时就应侧重公平;如果一项财权中剩余财权占主导,那么该项财权在配置时就应侧重效率。在此基础上逻辑推演出"最优财权配置规则"和"最优财权配置细则"。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途  王敏  
财权配置的契约安排是对企业集团初始(财务)契约的不完备性所进行的修正。财权配置的契约结构不仅决定企业集团与市场的边界,也决定企业集团内部代理成本的结构。而代理成本和财务协同效应均衡,可以实现企业集团财权配置契约结构的优化,即财权契约安排的制度净收益最大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明武  李志学  
本文认为,企业财权配置就是把企业财权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加以分配,以发挥企业财权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它是企业所有权配置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合理地配置企业财权,对于提高企业财务决策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看,公司的财权在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的存在不仅构成公司控制权的基础,也反映了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从一个新的视角阐释了公司财权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股权契约和债权契约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影响,反映了所有权的控制和债务的潜在压力能够迫使经营者约束自己的行为,恪尽职守,减少疏忽与浪费,以实...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宋玉可  沈爱荣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连续保持8%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民营经济是创造这一奇迹的一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新途  
文章依据代理成本、财务协同效应与财权集中程度的关系,构建出企业集团财权配置的均衡模型,揭示了财权配置的决策机理以及决策敏感因素。并以此为理论指引,论证了适合浙江民营企业集团财权配置模式的基本定位,以及对投融资决策权的具体配置方案进行了设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肖月  赵琨  隋宾艳  郭武栋  王丽  
为了给我国终末期肾病透析治疗经济学评价研究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对国内外前期开展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的经济评价进行综合评述。通过比较发现,我国现有的评价研究在研究设计和方法选择方面存在不足,建议参考国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严谨的评价项目设计,并选取适宜的分析方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庄渝霞  
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视角对实施生育保险制度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从而从不同学科角度、更深层次地了解实施生育保险制度的现实和内在缘由。社会学视角的分析是分别从宏观(包括人口转变规律、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人口素质的需求三个方面)、中观(包括社会支持网络的变迁、保障女性群体地位、保障企业平等竞争三个方面)和微观层面(包括生育观念的转变、生育的风险性、体现女性的生育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层层剖析,说明实施生育保险制度势在必行。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则是从个体(家庭)与国家在人口需求方面的矛盾入手,针对中国城市与农村福利制度二元化的现实,指出实施生育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补偿方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军民  
笔者认为,财产权利的本质是利益,它具有排他性、收益成本性、可转让性三个基本特征,因而,财产权利是一种可以依赖配置原理而得到公正、有效的利用的资源。财产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这种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同样遵循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权利配置与资源配置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目标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权利配置分为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静态权利配置决定了权利的基本结构,其效果是市场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动态权利配置是实现权利配置目标的手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小亮  
一、新古典资源配置论的基本 分析前提、假设与方法 资源稀缺性假设或稀缺法则是新古典经济学分析资源配置的基本前提或出发点。在他们看来,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才会产生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同时也正是由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这才使人们不能不考虑在各种可相互替代的方法中选择一种最好的方法去使用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