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2)
2023(8519)
2022(6984)
2021(6593)
2020(5709)
2019(12804)
2018(12578)
2017(23633)
2016(12817)
2015(14083)
2014(14143)
2013(13856)
2012(12936)
2011(11232)
2010(11590)
2009(10716)
2008(11159)
2007(9960)
2006(8627)
2005(7936)
作者
(36346)
(30498)
(29887)
(28936)
(19446)
(14540)
(13679)
(11708)
(11421)
(11106)
(10348)
(10154)
(9918)
(9865)
(9776)
(9256)
(8875)
(8857)
(8791)
(8616)
(7824)
(7521)
(7392)
(7097)
(6850)
(6822)
(6704)
(6556)
(6273)
(6137)
学科
(45844)
经济(45775)
管理(41626)
(37419)
(33382)
企业(33382)
(29294)
方法(19520)
数学(15815)
数学方法(15570)
(15345)
财务(15315)
财务管理(15267)
企业财务(14723)
(14534)
中国(14230)
(13342)
财政(12935)
(11692)
(11555)
理论(11259)
(10389)
(10000)
银行(9981)
业经(9804)
(9410)
(9012)
金融(9005)
体制(8760)
地方(8563)
机构
大学(176912)
学院(174478)
(67901)
经济(66298)
管理(62409)
研究(61445)
理学(53241)
理学院(52602)
管理学(51547)
管理学院(51196)
中国(48097)
(44531)
(37753)
科学(37384)
(31870)
财经(30991)
(30055)
研究所(28391)
(28109)
中心(27793)
(27582)
业大(25095)
北京(23863)
农业(23522)
财经大学(22908)
(22412)
(22312)
师范(22116)
(21622)
经济学(21365)
基金
项目(112597)
科学(87869)
基金(82053)
研究(81684)
(72559)
国家(71961)
科学基金(60825)
社会(51486)
社会科(48716)
社会科学(48698)
(43285)
基金项目(42265)
自然(38985)
自然科(38139)
自然科学(38122)
教育(38086)
自然科学基金(37465)
(36766)
资助(33946)
编号(32397)
成果(28664)
重点(25850)
(25139)
(23694)
课题(23223)
(23160)
(22532)
科研(21791)
国家社会(21790)
创新(21618)
期刊
(77745)
经济(77745)
研究(56864)
(41914)
中国(40551)
学报(32377)
(27289)
科学(26358)
大学(24636)
管理(24100)
学学(23156)
教育(22087)
(18198)
金融(18198)
农业(17694)
财经(16765)
(14373)
经济研究(13714)
技术(13324)
业经(11112)
会计(10844)
财会(10794)
(10226)
问题(9649)
(9237)
(8294)
财政(8294)
(8239)
业大(7843)
(7754)
共检索到277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伍中信  贺正强  梁栋  
根据财权分层理论,财权割裂是对财权分层理论的违背。但财权分割不同,它是建立在财权分层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是对财权分层理论的推进,然而它并不能取代财权分层理论。根据财务主体的涵义,所有者和经营者都不能成为财务主体,而仅仅是财务管理主体(财务治理主体)。只有企业才是真正的财务主体。因此,财权的分层管理是在企业这个财务主体范围内财务管理主体(财务治理主体)之间的分层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许建南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有关财务分层理论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形成了不同于西方财务学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理论。2005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本文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引入到财务分层理论当中,尝试把宏观层面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和微观层面的财务分层理论相结合,构建起从宏观通往微观的桥梁,为实现财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跃武  
我国制度财务学是制度经济学在财务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结果。财权是企业产权关系运动导致"财"与"物"形成相对分离态势的结果;而企业产权主体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与其产权利益相对应的影响,从而转变成"财权主体";各个财权主体之间的产权博弈关系及其结果就集中反映为企业的财务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丽花  徐广领  经壮  
"财权"概念是一个与"产权"相似的经济学范畴,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预决策权等。财权侧重于对财力的配置,也就是从价值形态上对资金进行配置或支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兆国  宋丽梦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确保企业的财务决策效率和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企业财务主体应该由哪些利益相关者构成、企业财权如何安排及其实现的财务治理机制是什么等问题。企业财务主体应由出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构成;企业财权安排要平等地对待这些利益相关者的产权权益;企业财务治理机制是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饶晓秋  
财务治理是公司制条件下财权划分与制衡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是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财务关系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等;公司财务治理是由财务管理权划分体制、财务分配体制、财务人员人事管理体制、财务信息反馈制度和财务监督体制组成;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中信  朱焱  贺正强  
本文以财权为研究纽带,以财权理论为理论基石,构建了一个以财权配置为核心,以资本结构为基础,以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内核的财务治理体系,并以财权为核心分析了财务治理的基本要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乔春华  
高校财务环境的重大变化引起了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文章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演变轨迹的研究,分析了集权与分权、财权与事权的关系,提出了财权配置是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高校应"适当集权"、财权与事权相匹配、高校预算是财权配置载体的观点。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陶锦莉  
本文认为,企业契约形式与财权安排及财务治理具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对我国不同时期企业契约形式的考察,发现财权安排具有内在逻辑,企业财务治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演进特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萍  
基于价值管理理论,从数量方面研究财务指标或财务数据对企业业绩影响的传统财务理论,所关注的焦点主要在财务经济效率和经济性规则,而没有将产权契约关系以及制度问题纳入其中。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出现了多层次、多环节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企业内部代理人谋取私利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对变革传统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小平  
对一个企业来说,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利益都会受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因此,在企业财务决策的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应该有被考虑或进行商议的权利,应该具有参与企业财务决策和财务监督的权利。鉴于此,文章首先对财务治理的涵义进行综述,然后具体从出资者、经营者、员工、债权人(银行)以及供应商五类利益相关者的财权安排来对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共同治理进行讨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宗宗  邓平  
高校财务治理是高等教育发展迈入新时代的必然产物。高校财务动态治理是财务治理的继承与超越,其核心是高校财权动态优化配置。文章从财权的流入、配置、重组、再配置、监管五个方面分析高校财务动态治理与财权动态配置,认为高校财务动态治理与高校财权动态配置互促互进,财权有效地动态配置是实现高校财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彭岚  
在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 ,建立在资金运动论基础之上的现有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出资者和经营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不同需要。因此 ,建立一套基于财务分层管理理论和现金运动论的新型财务风险分层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 ,对出资者财务风险和经营者财务风险进行分层管理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妍  晏鹰  
传统经济理论假定个体服从理性判断,遵循选择逻辑,并据此演绎出个体行为选择分析的两种方法。但无论是基于偏好法的效用理论还是反其道而行的显示偏好理论,本质上均无法解释清楚现实中的个体选择何以是丰富多彩的。本文引入偏好分层理论,构建"偏好-行为"分析框架,认为个体偏好可以分为内核层、基本层、表象层和行为层四个层次,该分层的偏好体系决定了个体的知识结构,而特定的知识结构将对个体行为进行损益分析,促使个体做出策略选择并付诸行动。这一理论重新解释微观行动主体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选择问题,能够较好地解释现实经济活动中个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