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82)
2023(17774)
2022(15413)
2021(14545)
2020(12519)
2019(28940)
2018(28405)
2017(55129)
2016(30090)
2015(33995)
2014(34104)
2013(33628)
2012(31004)
2011(27603)
2010(27503)
2009(25386)
2008(25311)
2007(22275)
2006(18962)
2005(16666)
作者
(85796)
(71814)
(71188)
(68091)
(45503)
(34279)
(32717)
(28203)
(26996)
(25548)
(24282)
(23955)
(22516)
(22390)
(22315)
(22095)
(21956)
(21361)
(20483)
(20425)
(17752)
(17514)
(17318)
(16282)
(16145)
(15921)
(15855)
(15764)
(14468)
(14191)
学科
(118262)
经济(118128)
管理(89874)
(86455)
(71128)
企业(71128)
方法(60229)
数学(53133)
数学方法(52466)
(41868)
中国(32056)
(31406)
业经(25399)
(24809)
(24403)
财务(24324)
财务管理(24256)
(23771)
地方(23722)
企业财务(23043)
(22136)
贸易(22130)
(21476)
农业(20533)
理论(19866)
(19716)
银行(19660)
(18473)
(18311)
金融(18307)
机构
大学(424483)
学院(421856)
管理(169201)
(167710)
经济(164094)
理学(146805)
理学院(145265)
管理学(142574)
管理学院(141834)
研究(134886)
中国(104384)
(89034)
(85121)
科学(84722)
(67911)
(67507)
财经(65485)
业大(63724)
中心(63436)
研究所(61359)
(61220)
(59493)
北京(56024)
农业(53451)
(53251)
师范(52731)
经济学(50867)
(49350)
(48964)
财经大学(48843)
基金
项目(289529)
科学(226698)
基金(210408)
研究(208834)
(183003)
国家(181537)
科学基金(156518)
社会(130619)
社会科(123849)
社会科学(123814)
(113016)
基金项目(111773)
自然(103635)
自然科(101251)
自然科学(101222)
自然科学基金(99386)
教育(96569)
(94911)
资助(88260)
编号(85524)
成果(68663)
重点(64304)
(63920)
(59892)
(59528)
课题(57814)
科研(56352)
创新(55580)
教育部(54920)
大学(54460)
期刊
(175144)
经济(175144)
研究(122360)
中国(76921)
(69263)
学报(67505)
科学(60178)
(59745)
管理(58495)
大学(51098)
学学(48140)
教育(41662)
农业(41084)
(38287)
金融(38287)
技术(36678)
财经(31614)
经济研究(28758)
业经(28525)
(26854)
问题(22981)
(21571)
图书(21456)
统计(21241)
理论(21028)
技术经济(20730)
(20015)
财会(19333)
实践(19307)
(19307)
共检索到609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欧阳远芬  孟祥轶  
在市场失灵、价格无法正确反映并调整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政府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往往主动分担各类社会经济风险,优化社会福利,而部分财政风险就是伴随政府履行职能产生的。在政府履行相同的职能下,财政风险越小的政府,其财政管理越具效率。但是,财政风险的增加不一定代表财政效率的降低,在政府分担了其他社会风险后,整体社会福利可能反而会增加;同样,财政风险的减少不一定代表财政效率的提高,也有可能是因为政府没有承担其应尽的职能所致。笔者利用60个样本1980年至2010年的年度数据,计算了相应的财政风险指数;并运用随机边界模型,进行了财政管理的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债务危机频传的欧猪六国(PIIGGS)位列19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龙腾  罗美娟  
长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加大财政顺周期风险,适时选择相应的财政政策周期是研究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探索。基于1990~2019年7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空间对财政政策周期性的实证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空间越小,财政政策的顺周期性就越强,且两者的负向关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而扩张财政空间能使国家在经济衰退期有能力实施逆周期财政政策,在发展中国家中这种影响作用尤为明显。为了规避财政顺周期风险,现阶段中国应加快构建结构性预算平衡准则,促进经济平稳期的财政盈余积累,扩大政府部门财政空间,构建可持续的逆周期财政调控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琳  周欣  王弟海  高司民  
近年来,政府债务问题持续引起各界关注。本文从财政分权、政府会计制度与政府债务风险的关系出发,结合"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和"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主要观点,通过31个样本国家2000—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改革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的影响,并分别检验了不同综合治理水平国家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一国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其政府债务风险增长水平越高;(2)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记账基础改革在与财政分权体制的共同作用下,对控制政府债务风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落实并细化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加快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进程,确保政府财务数据的客观性和可比性;构建债务管理和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衔接机制,全面反映政府财力结构和科学核算财政来源,完善财政资金约束制度体系;结合国际通用债务负担指标,科学设计政府财政纪律标准,积极推进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披露公开工作。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萌  叶莉  
包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表明,金融稳定对财政政策逆周期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46个国家1985~2016年的年度数据,首先利用系统GMM模型估计金融衰退对财政政策逆周期效果的影响,发现金融衰退会降低政府执行逆周期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能力。随之采用面板门槛回归分析不同金融波动程度下财政政策逆周期政策效果,发现金融波动对财政政策逆周期效果具有显著非线性影响:金融波动越剧烈,财政政策逆周期效果越差。因此,财政政策在金融周期繁荣期应更加审慎,而在衰退期应更加积极;应充分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财政监督体系应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框架更好协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储德银  
文章首先从预期效应、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三个方面解析了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可能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建立私人消费的个体固定效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以24个OECD发达国家1980~2007年的跨国数据为例,运用GMM估计实证检验了政府消费、税收和转移支付对私人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在特殊财政时期,无论财政紧缩抑或财政扩张,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都具有显著的非凯恩斯效应;二是相比财政扩张时期,紧缩时期非凯恩斯效应产生的可能性更大;另外,紧缩时期的转移支付对私人消费的总效应表现为非凯恩斯效应,这一结论支持国外理论界最近提出的"财政紧缩扩张效应假说理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斌  
通过使用中国1994~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体制外分权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发现:体制外分权不但没有增加地方财政风险,反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财政风险。这意味着,在样本数据期间内,体制外分权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风险,但进一步分地区检验发现,体制外分权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地方财政风险的降低,这表明体制外分权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存在一个最优适度分权水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城城  王鹏  
使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透明度、财政分权及金融分权对财政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透明度对人均财政赤字占比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财政赤字率及人均财政赤字均有先增后降的倒U型关系,根据财政透明度走势,其总体上降低了财政赤字风险;三类财政分权指标对财政风险影响方向不同,总体上财政分权增加了财政风险;金融分权扩大金融风险,将财政风险金融化,从而降低财政风险,且抑制作用在金融危机后更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杏村  田淑英  王晓玲  
以2005-2016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同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财政分权、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5-2016年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相对较低,年均下降5. 1%,其中,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是其下降的主要原因。财政分权、专业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均是显著为负,但财政分权可通过专业化产业集聚促增绿色经济效率;多样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多样化产业集聚可通过财政分权促减绿色经济效率。从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产业比重、固定资产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促减作用;对外投资对绿色经济效率有负影响,科技投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正,但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本文针对相关分析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振  王秀芝  
政府对产业结构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制,通过改进的三阶段DEA方法测算我国各省份的财政科技支出效率。研究发现,整体上,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始终是正向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短期内不明显,但在长期内会产生负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可通过经济增长以及创新资源集聚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且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影响不同。相较于东部地区,提高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可以显著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则能显著推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据此,地方政府应摒弃不良的科技支出理念,打破地区间市场保护局面,加强预算监督和统筹兼顾各地区的科技支出效率,力求降低各类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肖建华  
财政分权是促使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制度安排,实证发现,不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区域上,我国财政保障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但无法判定这种能力的增强是来源于内在机制还是外在压力。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行政管理体制也直接影响了社会性公共服务的供给。我们应降低财政分权度、建立一套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通过提高人口密度来提升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改善其供给质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伯坚  
采用标准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计算各省(市、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的静态和动态效率,探寻中国支农资金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原因;运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影响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因素;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是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关键,强化各省(市、自治区)粮食安全责任意识、优化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投入的比较利益、增强城镇的集聚效应,可以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使用效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志勇  张超  
在理论模型的数理推导基础上,利用我国2000-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支出分权"和"收入分权"两个测度视角系统分析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的实际影响,并通过控制变量的引入,揭示可能影响地方政府教育服务供给水平的各相关因素,并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刘慧  汝刚  
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中国各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不断增加,因此研究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地方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随后运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线性模型中,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债务确实促进了经济增长;非线性模型中,二者存在着倒U型关系,但债务的二次项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还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的结合效应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稳健性检验表明上述结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随后的分债务规模和分区域回归仍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吕吉  李桥  张馨丹  
综合运用静态面板与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中国1998—2012年人口结构变迁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影响。固定效应、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实证分析结果均显示: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正的显著影响,即老龄化是导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压力的原因;而少年儿童抚养比与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表现出较强的惯性。基于此,为缓解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并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应提高财政支出配置效率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世建  饶玉婕  
本文以近10年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为研究对象,并以普通高等教育为参照,探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变化的动态特征和变异规律,考察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公平性。并在得出中等职业教育区域投入绝对差距不断扩大,相对差距在起伏中略有上升,局部性公平程度正在得到逐步改善,财政体制中立性程度有所增强等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完善公共财政法规体系、建立合理的经费支持体系和构建规范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缩小区域经费投入差异,实现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公共财政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