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5)
2023(3427)
2022(2789)
2021(2726)
2020(2513)
2019(5391)
2018(5223)
2017(10034)
2016(5630)
2015(6330)
2014(6524)
2013(6637)
2012(6102)
2011(5233)
2010(5567)
2009(5649)
2008(6071)
2007(5372)
2006(4728)
2005(4363)
作者
(15252)
(12531)
(12419)
(12037)
(8187)
(5884)
(5809)
(4878)
(4806)
(4701)
(4313)
(4244)
(4174)
(4158)
(3994)
(3906)
(3704)
(3639)
(3535)
(3469)
(3109)
(3108)
(3019)
(3012)
(2961)
(2911)
(2780)
(2598)
(2470)
(2469)
学科
(22302)
管理(21833)
(21750)
(19308)
经济(19278)
(17817)
企业(17817)
财政(11843)
(10794)
保险(10703)
(9956)
财务(9949)
财务管理(9903)
(9857)
中国(9709)
方法(9503)
企业财务(9495)
(9388)
(7903)
银行(7903)
数学(7894)
数学方法(7816)
(7288)
(6695)
制度(6694)
(5923)
金融(5922)
(5840)
(5687)
体制(5310)
机构
大学(81591)
学院(79224)
(32219)
经济(31465)
(29911)
管理(29118)
中国(24450)
研究(23771)
理学(23391)
理学院(23176)
管理学(22857)
管理学院(22704)
财经(18959)
(16995)
(16548)
财经大学(13799)
(13376)
科学(12839)
(12167)
中心(11652)
北京(10918)
经济学(10750)
(10513)
研究所(10177)
(10031)
金融(9889)
经济学院(9596)
(9585)
师范(9545)
财政(9439)
基金
项目(42332)
科学(33033)
研究(32798)
基金(31420)
(25947)
国家(25694)
科学基金(22372)
社会(21533)
社会科(20280)
社会科学(20270)
基金项目(15868)
(15269)
教育(14992)
资助(13697)
自然(13349)
编号(13148)
自然科(13051)
自然科学(13047)
(12830)
自然科学基金(12819)
成果(12618)
(10153)
(10035)
重点(9231)
教育部(9164)
课题(9158)
国家社会(8932)
人文(8858)
(8819)
项目编号(8761)
期刊
(39164)
经济(39164)
研究(33956)
(29670)
中国(18407)
(15653)
金融(15653)
学报(11458)
财经(11298)
管理(10509)
大学(9484)
(9445)
科学(9203)
学学(8841)
会计(7438)
教育(7394)
(7392)
财会(7174)
(7019)
财政(7019)
经济研究(6393)
技术(5157)
问题(4936)
通讯(4785)
会通(4770)
理论(4624)
(4485)
(4350)
(4348)
保险(4331)
共检索到138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龙生  
市场经济中各种风险的合理配置对经济的有效运行是十分重要的。而在我们以往的经济分析中往往容易忽略这一问题。财政作为公共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其承担的程度与整个制度结构密切相关。本文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这一实际出发 ,以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对财政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和财政应承担的程度为标准 ,将财政风险划分为三个层次 ,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尚希  隆武华  赵全厚  
论财政风险●刘尚希隆武华赵全厚当前,报刊杂志对风险问题谈论较多,诸如金融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等等。风险意识的提高,表明人们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变得日益成熟起来。但与此伴随着一种认识上的或观念上的误区,认为国家财政是没有风险的,譬如把国债誉为“金边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姚绍学  赵新海  
一、财政风险的特征和分类财政风险是指发生财政收支矛盾激化进而破坏财政稳固与平衡的可能性。而导致或者引发这种可能性的各种经济、社会因素,则为财政风险因素。财政风险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内生性与外生性并存。内生性表现为由于受经济运行过程中某些不确定因素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桂平  
一、或有债务的主要表现及其特点 或有债务是一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债务。我国的或有债务是指预算外的债务,它们性质上不是政府的债务,但是一旦出现支付缺口,必然最后由政府承担一部分偿债责任,从而构成隐性的财政风险。 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或有债务,它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1.总量型财政风险。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杠杆工具中最有效的组成部分之一,必然具有保持经济总量持续、健康、稳定增长的职能。最为典型的总量型风险就体现在债务风险上。1998年开始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带动了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平均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5个~2个百分点,为全国劳动力市场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青  
199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五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最近财政部领导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均向媒体透露要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 ,伴随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国债规模的扩大 ,财政赤字的上升以及对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的关系进行的探讨 ,有其必要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国相  
本文认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财政风险 ,特别是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财政风险 ,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育的而逐步显现的 ,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性风险。作者分析了这种风险的三个明显特征 :转轨性、传导性和深层次性 ,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政策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金秀  柳宇燕  
政府负债方面的会计信息对于财政风险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由于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统一,科目设置的单一造成核算信息不明晰,收付实现制基础造成负债信息不完整,这些必然影响到财政风险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数量和质量。因此,文章基于财政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增强总预算会计的统一性,明晰政府负债的核算内容、并结合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等措施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厚德  
财政风险是指国家在组织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本身的缺陷以及多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性。也有人认为,财政风险是指发生财政收支矛盾激化进而破坏财政稳固与平衡的可能性。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丽娟  
房地产和证券等主要资产的价格波动与财政平衡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资产价格波动主要是通过收入、产出和财政援助三个渠道对财政账户产生影响的,并且这种影响在资产价格高涨和低迷时期是非线性和非对称的。本文以瑞典和英国为例,由于资产价格波动对财政账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给出了政策含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高培勇  
高培勇教授在《关注中国财政风险的新变化》一文中,从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这两个指标入手,盘点过去12 年间有关财政风险问题已经出现的变化。认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就是加强对财政风险问题的研究,建立起适合中国现实国情的财政风险抵御或防范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全厚  
近年来,随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推广,政府承担的支出责任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存在变相突破10%的红线、明股实债、社会资本方良莠不齐等乱象,PPP中隐匿的财政风险亟待关注。本文首先通过系统梳理PPP财政风险相关文献,对PPP隐匿的财政风险进行界定和分类,指出风险识别原则。其次,构建PPP财政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情景分析,评估当前PPP隐匿的显性财政风险和隐性财政风险。最后,基于模型和实地调研情况,提出防范化解PPP中隐匿财政风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湖北省“地方财政风险”课题组  
地方财政风险问题,已引起了中央的密切关注,也是地方政府和财政高度重视的问题。 根据地方财政运行的实际状况,我们把地方财政运行状态划分为四种:即平稳状态、困难状态、风险状态、危机状态。 平稳状态——财政经常性预算基本平衡,各项法定支出基本能得到保证,没有出现应支未支、应还未还现象,财政经常性预算支出没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菊芳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财政支出负担沉重,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赤字长期存在,数额大,隐形赤字严重;债务负担日趋沉重。为防范财政风险,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正确处理各级分配关系;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财政平衡观念,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三是要挖掘增收潜力,使财政收入随经济增长而增长;四是要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