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1)
- 2023(3586)
- 2022(3023)
- 2021(3047)
- 2020(2497)
- 2019(5607)
- 2018(5608)
- 2017(9895)
- 2016(5835)
- 2015(6954)
- 2014(7340)
- 2013(7018)
- 2012(6453)
- 2011(5349)
- 2010(5691)
- 2009(5229)
- 2008(5707)
- 2007(5083)
- 2006(4252)
- 2005(3782)
- 学科
- 管理(23714)
- 财(23077)
- 企(18355)
- 企业(18355)
- 业(18289)
- 济(18272)
- 经济(18247)
- 财政(12053)
- 务(10682)
- 财务(10673)
- 财务管理(10612)
- 企业财务(9975)
- 政(9610)
- 方法(8230)
- 制(7104)
- 理论(7095)
- 中国(6567)
- 业经(6241)
- 农(5176)
- 度(5081)
- 制度(5079)
- 和(4989)
- 数学(4920)
- 体(4891)
- 数学方法(4808)
- 地方(4677)
- 策(4387)
- 体制(4261)
- 教育(4180)
- 银(3856)
- 机构
- 学院(74593)
- 大学(71727)
- 财(25531)
- 管理(24628)
- 济(24329)
- 经济(23529)
- 研究(20330)
- 理学(19868)
- 理学院(19659)
- 管理学(19242)
- 管理学院(19110)
- 中国(18531)
- 京(15125)
- 财经(14886)
- 江(14095)
- 经(13165)
- 科学(12354)
- 州(10935)
- 所(10786)
- 财经大学(10412)
- 省(10226)
- 中心(10109)
- 北京(9800)
- 技术(9380)
- 范(9355)
- 师范(9273)
- 财政(9272)
- 职业(9230)
- 研究所(8590)
- 农(8549)
- 基金
- 项目(39008)
- 研究(32567)
- 科学(28463)
- 基金(24926)
- 家(20077)
- 国家(19828)
- 社会(18283)
- 社会科(16927)
- 社会科学(16923)
- 科学基金(16866)
- 省(16704)
- 教育(16088)
- 编号(15501)
- 成果(14068)
- 基金项目(12984)
- 划(12744)
- 课题(11043)
- 资助(10645)
- 性(10088)
- 项目编号(9882)
- 年(9728)
- 自然(9679)
- 自然科(9391)
- 自然科学(9389)
- 自然科学基金(9182)
- 阶(8661)
- 段(8654)
- 阶段(8637)
- 重点(8559)
- 大学(8308)
共检索到131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刚志
财政预算是一种特殊法律,违反财政预算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违法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违法责任,即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政治责任。中国财政预算制度亟待改进,譬如:预算外资金、制度外资金大量存在,国有资产经营难以实行有效的预算监督,等等。中国需要明确预算法律主义原则,通过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制度改革等,来促进违法责任追究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
财政预算 违法责任 执行监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开胜
在阐述土地财政构成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出让金和土地税这两类土地财政收入对土地违法的影响,从土地财政改革的角度提出土地违法治理政策调整的思路。结果表明,土地出让金是一次性收取的若干年的地租之和,土地税是国家依法无偿、强制取得的一部分国民收入,两者性质不同,对土地违法的影响机制也不相同。在全国层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土地出让金对土地违法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土地税对土地违法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但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及东部地区,土地出让金和土地税对土地违法的作用不显著。因此,今后土地违法治理政策调整的思路是:实现土地税收对土地出让金的合理替代,改革土地财政形成机制,消除土地违法得以产生的财政动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建兰 单云慧
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中央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意义重大。但是,每年审计署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有数亿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被不当使用。通过对审计署公布的2011年到2018年间的108起财政转移支付违法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财政转移支付违法案件涉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涉及社会保障、扶贫等10大领域;案件中违法行为承担的行政责任占56.8%,刑事责任占43.2%。违法案件频发的原因在于《财政转移支付法》的缺失和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合理。那么,欲真正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行为,不仅要加快财政转移支付的立法进程,还需在立法过程中清晰界定违法行为,明晰法律责任,设定合理的违法成本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国荣
土地违法心理初探陈国荣土地违法行为总是在违法者心理倾向支配下产生的。防范和矫正土地违法心理,将对预防和遏制土地违法活动起到积极的作用。土地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目前土地违法行为的种类有非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悟真 王莎莎
我国现行《预算法》中的预算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的规定,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完善的需要,存在诸多问题。未来预算法的修订应当增加预算违法行为的种类并明确规定实施主体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
预算法 预算违法行为 法律责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鹏 石晓平 曲福田
研究目的:分析政府管制、土地违法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影响机理,为理解和应对土地财政问题提供重要参考。研究方法: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结果:政府管制对土地违法、土地财政具有重要影响,土地财政与土地违法两者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结论:政府对农转非的产权管制本身并不直接产生土地财政,只是为地方政府获取土地财政提供了权利依据。政府对农转非、土地出让环节的价格管制,以及主导收益分配是形成土地财政的根源。为了追逐土地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有显著的土地违法冲动,但考虑土地违法查处的风险,土地违法并不必然带来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财政 政府管制 土地违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江波
以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主体的财政预算改革对高校(本文专指公立的)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深入分析财政预算改革的特点及其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的基础之上,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现状,通过基于预算软约束理论的分析,提出应通过构建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来改进其财务管理,并提出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来使高校财务管理适应财政预算改革的要求提供一种系统的方案框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廖亿球
湖南省浏阳市自2012年启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以来,绩效理念逐步树立,工作基础日益夯实,管理效益不断提高,在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一)建章立制,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基础。成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单独设立绩效管理科,选配专职人员,建立绩效管理队伍。建立财政局内部考核制度,将各部门绩效目标申报、绩效自评等工作纳入各业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谦
推进财政预算信息的公开,是政治透明的表现,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阳光财政"的重要体现。随着公众对政府财政透明度的外部要求越来越高,政府预算信息公开已经成为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由之路。我国政府预算信息公开起步时间不长,在法律保障、程序规范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我国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历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鹏程
公务卡制度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对规范公务支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务卡制度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解决。公务卡制度还须从预算管理、执行监督、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加以完善,以实现公务卡制度改革的预期目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谦 车靓
美国拥有较为完善的政府预算信息公开体系。预算信息公开已经成为美国财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并且由于其全面性、综合性、体系化、程序化、法制化等特点成为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典范。美国财政预算公开的特点非常鲜明:健全的法律体系提供了预算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完备的组织框架结构规定了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规范,透明清晰的预算过程保证了预算信息的动态和及时公布,详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
1.加强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完善预算制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科学配置公共资源,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提升全社会的公共福利水平,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绩效是经济性、效益性和有效性的统一,公共财政预算只有充分注重绩效,才能产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通过对财政资金投入和产出数量的比较,衡量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兰珍
新预算法对各级政府的理财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规定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虚假列支。这就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意识,尤其要对"三公"经费、会议接待费、专项公用经费等编实、编细、编准、编制全部门预算,实施精细、精准财政预算管理,杜绝无预算的支出和虚假列支。当前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财政收入增减因素分析肤浅。一般预算收入进度按当期实际收入与上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杨芳
一、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作为财政改革的重要环节,财政预算改革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已初见成效,各地财政预算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但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