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5)
- 2023(12394)
- 2022(10738)
- 2021(10404)
- 2020(8693)
- 2019(20036)
- 2018(19708)
- 2017(38652)
- 2016(20968)
- 2015(23466)
- 2014(23360)
- 2013(23018)
- 2012(20940)
- 2011(18151)
- 2010(18136)
- 2009(16582)
- 2008(16222)
- 2007(13880)
- 2006(11869)
- 2005(10133)
- 学科
- 济(79392)
- 经济(79295)
- 管理(67812)
- 业(60370)
- 企(52265)
- 企业(52265)
- 方法(38654)
- 财(36279)
- 数学(33696)
- 数学方法(33350)
- 中国(21329)
- 农(19959)
- 务(19713)
- 财务(19650)
- 财务管理(19585)
- 企业财务(18724)
- 业经(17070)
- 地方(16896)
- 学(15819)
- 制(15378)
- 财政(14978)
- 理论(13651)
- 贸(13110)
- 贸易(13105)
- 农业(12942)
- 技术(12740)
- 易(12737)
- 和(12565)
- 政(12392)
- 环境(11884)
- 机构
- 大学(286293)
- 学院(283464)
- 管理(117177)
- 济(113436)
- 经济(111077)
- 理学(102639)
- 理学院(101626)
- 管理学(100063)
- 管理学院(99558)
- 研究(89196)
- 中国(66042)
- 财(62413)
- 京(59197)
- 科学(53965)
- 财经(46411)
- 所(43293)
- 经(42330)
- 中心(40432)
- 业大(39520)
- 江(39299)
- 研究所(39044)
- 农(38534)
- 北京(37207)
- 范(35729)
- 师范(35457)
- 财经大学(34834)
- 经济学(34393)
- 院(32706)
- 州(31970)
- 经济学院(31306)
- 基金
- 项目(197646)
- 科学(155980)
- 研究(147471)
- 基金(144613)
- 家(124063)
- 国家(123013)
- 科学基金(107168)
- 社会(93172)
- 社会科(88386)
- 社会科学(88362)
- 基金项目(77586)
- 省(75775)
- 自然(69279)
- 自然科(67703)
- 自然科学(67691)
- 教育(67488)
- 自然科学基金(66446)
- 划(63458)
- 编号(60399)
- 资助(59427)
- 成果(49241)
- 部(44421)
- 重点(43180)
- 创(41274)
- 发(40337)
- 课题(40234)
- 教育部(38931)
- 项目编号(38545)
- 创新(38376)
- 人文(38357)
- 期刊
- 济(119506)
- 经济(119506)
- 研究(86221)
- 财(52696)
- 中国(51426)
- 学报(41861)
- 管理(41299)
- 科学(37968)
- 农(33833)
- 大学(32372)
- 学学(30511)
- 教育(29619)
- 农业(23933)
- 技术(22772)
- 财经(22682)
- 融(22437)
- 金融(22437)
- 经济研究(19859)
- 经(19230)
- 业经(18526)
- 问题(15540)
- 图书(14630)
- 理论(14486)
- 财会(14119)
- 技术经济(13394)
- 会计(13369)
- 实践(13305)
- 践(13305)
- 科技(13079)
- 现代(12782)
共检索到406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婷 李祥云
随着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的加剧导致了地方政府缺少相关的财务约束,忽视了盲目的投资所带来的过度负债。如何"硬"化预算软约束、缓解地方财政赤字压力是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在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预算软约束和政府投资冲动之间的关联性,并选取了2008-2017年的预算软约束资金的来源要素变量所对应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了各种变量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是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原因,不同的预算软约束资金来源会给我国带来财政赤字问题。文章根据模型的估测结果,提出了硬化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和缓解地方过度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 投资冲动 分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勇 陈思霞
财政预算缺乏有效约束导致地方政府普遍过度负债,如何"硬化"地方政府预算、调整地方政府支出的超额扩张是解决当前大规模债务的基础课题之一。本文借鉴BFI指数构建了中国省级财政预算约束指数,并分析了影响财政预算约束及预算约束调整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约束地方政府预算超额扩张;而分权导致的以经济增长为标尺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是造成地方预算软约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较差的制度环境更容易诱导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偏向性配置,从而加剧其在建设性领域中的投资冲动,降低了预算约束调整成功的可能性。在加强制度环境建设的同时,着重改革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资竞争的扭曲性制度激励,有利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新
在预算软约束的研究方向下,以土地财政为突破点,构建2009~2015年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出让(以此作为软约束的重要代理变量)、投资行为以及各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激励的面板数据,以研究晋升激励和投资冲动对于以土地出让金为主要内容的预算软约束的影响,从而分析目前土地财政的问题,并通过实证结果的展示来寻找土地财政和约束软化的解决路径。研究表明,晋升激励显著刺激土地财政的"热度",但投资冲动并没有如预期正向激励土地财政的发生,但考虑到其他政治经济因素的硬约束,它仍是一个重要的关注内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子叶 胡育蓉
本文聚焦"地方政府债务悖论",运用财政分权理论,以预算软约束为视角,解析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机制。在深入阐述预算软约束的内涵和形式的基础上,联系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债务危机与本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经验事实,本文从理论上剖析危机重演的逻辑,揭示地方政府举债的顺周期性。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预算软约束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承怡
财政支出竞争作为地方政府争夺要素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一方面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要素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损失。文章构建一个软预算约束条件下的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模型,并基于2009—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类型财政支出竞争策略的空间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公共投资与公共服务两类支出均能吸引资本等要素的流入,因而各地区表现出财政支出的"逐底竞争"。其中,公共投资竞争策略相较于公共服务策略,对资本要素的吸引力更强,这也是造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重基建、轻民生"的结构扭曲的原因之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旭阳
由于长期以来对经济建设的过度强调、事权与支出责任的不对称和财税体制的不健全,地方政府投资存在着投资规模偏大、投资结构失衡、投资决策过于主观和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地方政府的投资决策机制,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建立合理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引导正确的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培育地方主体税种,通过PPP等模式缓解财政压力,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钱海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67%的速度增长了近30年。自上而下的分权以及由此导致的自下而上、自边缘至核心的帕累托改进的改革是中国经济"奇迹"的深层次原因(Laffond,etal.,1997)。其中,财政分权被认为居功至伟。林毅夫(2000)用1970—1993年的省级数据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曾莲 严秋斯
研究目的:从土地财政在政府举债中的重要地位出发,研究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中介效应;对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促进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和2013—2015年的28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显著正相关;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和土地管理问题,必须严控土地资源的抵押转化,限制预算软约束;同时适当引入竞争性的土地交易机制,促进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建华 李彦超 蒋丽娜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财政分权和投资冲动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重要因素,并尝试形成三种因素的框架结构来表示地方政府的债务增长状况,分别是中国财政分权形式、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以及地方政府的债务。文章以投资冲动作为渠道变量,详细分析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传导机制,并选取2010—2018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数据,论证本文提出的传导机制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显著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增长,投资冲动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重要因素,能够解释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中的很大部分。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投资冲动 政府债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贵桥 李增泉
现阶段我国政府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棘轮效应和财政预算软约束,导致财政预算利益相关者中的"理性经济人"的逆向选择行为,造成财政资源配置不均衡和资源浪费等不良后果。本文分析指出,棘轮效应和财政预算软约束是政府产权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溢出效应,根源在于用于监督政府行为的信息缺失。政府会计作为反映政府行为的重要信息系统,可为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提供信息来源,有效利用政府会计信息可以增强财政预算投资效益,健全政府财政预算绩治机制,合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并有利于财政预算管理行政法制化建设等,从而可以用于抑制棘轮效应和削弱财政预算软约束的负面影响,助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月梅 欧阳洁
本文从财政透明度、预算软约束的视角研究了中国的非税收入增长,为近年来非税收入规模的快速膨胀提供了新的合理解释。根据2011-2015年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的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财政信息的不透明、不公开,以及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是导致非税收入过快增长的重要因素;(2)财政透明度与预算软约束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影响非税收入规模,财政透明度越低,预算软约束越强,非税收入规模越大;(3)空间计量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发现,财政信息不透明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为地方政府间非税收
关键词:
财政透明 预算软约束 非税收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月梅 欧阳洁
本文从财政透明度、预算软约束的视角研究了中国的非税收入增长,为近年来非税收入规模的快速膨胀提供了新的合理解释。根据2011-2015年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的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财政信息的不透明、不公开,以及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是导致非税收入过快增长的重要因素;(2)财政透明度与预算软约束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影响非税收入规模,财政透明度越低,预算软约束越强,非税收入规模越大;(3)空间计量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发现,财政信息不透明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为地方政府间非税收入的"横向策略互动"提供了可能,进一步加剧了非税收入规模的扩张。因此,在推进预算改革的进程中,加快政府会计改革,推动财政信息公开,强化预算监督,硬化预算约束成为实现非税收入合理增长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财政透明 预算软约束 非税收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叙果 张广婷 沈红波
本文针对我国当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严重的局面,深入剖析地方政府偏好于大量建立地方债务融资平台的深层次原因和内在逻辑等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式财政分权并不是影响地方政府建立融资平台进行大量负债的全部激励,而政府的"经济参与人"和"政治参与人"的双重角色以及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软预算约束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过度负债的重要原因。在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和银行软预算约束的共同作用下,促使了地方政府倾向于大量建立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借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近年来,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恶化,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又导致了低效率的公共支出。利用1996—2015年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表明,预算软约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程度,特别是在新《预算法》以前,地方政府会因为有多余的财源而扩大支出,严重降低地方财政的努力程度;《预算法》的修订使得统筹分配税款有更明确、更公平的计算方式,降低了地方政府通过争取中央经费来提高公共支出的诱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预算软约束问题。因此,建议深入贯彻新《预算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利用社会支持的竞争和资本市场纪律来增强预算硬约束,消除政府间责任重叠现象,并对地方政府支出和借债进行严格的分级控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近年来,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恶化,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又导致了低效率的公共支出。利用1996—2015年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表明,预算软约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程度,特别是在新《预算法》以前,地方政府会因为有多余的财源而扩大支出,严重降低地方财政的努力程度;《预算法》的修订使得统筹分配税款有更明确、更公平的计算方式,降低了地方政府通过争取中央经费来提高公共支出的诱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预算软约束问题。因此,建议深入贯彻新《预算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利用社会支持的竞争和资本市场纪律来增强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