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1)
- 2023(13807)
- 2022(11677)
- 2021(11043)
- 2020(9521)
- 2019(21752)
- 2018(21156)
- 2017(40181)
- 2016(22084)
- 2015(24674)
- 2014(24564)
- 2013(24100)
- 2012(21928)
- 2011(19436)
- 2010(19065)
- 2009(17874)
- 2008(17579)
- 2007(15237)
- 2006(12573)
- 2005(10706)
- 学科
- 济(84332)
- 经济(84234)
- 管理(66278)
- 业(62343)
- 企(51749)
- 企业(51749)
- 方法(44187)
- 数学(39685)
- 数学方法(39219)
- 财(35558)
- 农(23023)
- 中国(21443)
- 务(19537)
- 财务(19495)
- 财务管理(19430)
- 企业财务(18460)
- 学(17902)
- 业经(17489)
- 贸(16839)
- 贸易(16838)
- 制(16408)
- 易(16405)
- 地方(16143)
- 农业(15053)
- 财政(13803)
- 技术(12973)
- 理论(12641)
- 环境(12593)
- 银(12431)
- 银行(12377)
- 机构
- 大学(309706)
- 学院(307391)
- 济(123670)
- 经济(121309)
- 管理(119961)
- 理学(105288)
- 理学院(104115)
- 管理学(102249)
- 管理学院(101691)
- 研究(99769)
- 中国(73616)
- 科学(64178)
- 财(63880)
- 京(63147)
- 农(57073)
- 所(50677)
- 业大(50669)
- 财经(48058)
- 中心(47102)
- 研究所(46388)
- 农业(45636)
- 江(44347)
- 经(43712)
- 范(38619)
- 北京(38507)
- 经济学(38349)
- 师范(38082)
- 财经大学(35715)
- 院(35556)
- 经济学院(35064)
- 基金
- 项目(216254)
- 科学(169631)
- 基金(158869)
- 研究(150283)
- 家(140863)
- 国家(139726)
- 科学基金(119503)
- 社会(96244)
- 社会科(91384)
- 社会科学(91357)
- 基金项目(85137)
- 省(84643)
- 自然(80278)
- 自然科(78499)
- 自然科学(78472)
- 自然科学基金(77066)
- 划(72176)
- 教育(70244)
- 资助(64091)
- 编号(59141)
- 重点(49045)
- 部(47957)
- 成果(46715)
- 创(45424)
- 发(45100)
- 科研(43199)
- 创新(42547)
- 计划(41717)
- 教育部(40947)
- 大学(40437)
共检索到430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郝宇彪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均面临公共债务规模过大的问题,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合理的财政预算理念。文章以美国为典型考察对象,对财政预算理念的四次变迁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美国各届政府在相应预算理念指导下的财政政策施行及财政收支情况。文章进而指出,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尽管美国政府财政政策理念不断转变,但财政赤字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有效解决,这造成美国公共债务余额不断增长。因此,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公共债务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个重构财政预算理念的框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根明
“九五”时期我国财政预算收支预测与分析张根明一、“八五”时期我国财政预算收支状况的基本估计1.“八五”前三年国家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根据“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八五”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先后推出了企业、财税、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任晓兰
中国的财政近代化肇始于清末,开拓于民国。自清末新政以来,思想界对财政预算的性质与作用的理解逐步深化,实现了对于税政管理从民本思维到民权意识的突破,并提出了约束政府"钱袋子"的公共财政思想,这促成了中国政治理念的转型。通过财政预算的控制来约束政府权力,是近代思想家对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所做出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
财政预算 政治理念 国家建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红
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我国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这对经济长期增长不利。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消费率持续降低的原因,指出政府财政收支增长过快且支出结构不平衡,造成我国近些年的"藏富于国"而非"藏富于民"是消费率低下的关键。因此,为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应注意合理安排财政收支增长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消费品及农业方面的投入,提高社会整体消费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谦 车靓
美国拥有较为完善的政府预算信息公开体系。预算信息公开已经成为美国财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并且由于其全面性、综合性、体系化、程序化、法制化等特点成为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典范。美国财政预算公开的特点非常鲜明:健全的法律体系提供了预算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完备的组织框架结构规定了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规范,透明清晰的预算过程保证了预算信息的动态和及时公布,详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海生 聂海峰 陈少凌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收支变动及其风险是政府调控经济时关心的重要问题。利用月度财政收支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建立了财政收支增长率和波动率的均值条件异方差(GARCH-in-Mean)模型,考察了财政收支波动风险对财政收支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上,财政支出增长推动财政收入增长,而财政收入的增长没有显著地促进财政支出的增长;(2)财政收支的风险对财政收支增长率的交叉影响是不对称的,财政支出风险促进财政收入增长,但财政收入风险抑制财政支出增长;(3)随机冲击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大约在9个月之后开始平复,并在27—40个月后才衰减完毕,而财政收支的波动率对随机冲击的反...
关键词:
财政风险 波动率 条件异方差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杨建平
一、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财政预算,亦称国家预算或政府预算,是经立法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财政预算制度是为了保证财政预算工作的正常进行,规范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等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是财政工作的基础和保证。目前,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财政预算立法缺乏科学性和协调性。按照国际上通行做法,政府间的职责划分、课税权划分和政府间转移支付,大多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子荣
在我国,因制度变迁亦即经济转型出现的财政收支结构不对称矛盾,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政治改革滞后则使这一现象更加突出。清醒认识和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是经济转型期财政理论的新内容;加快财政体制以及综合配套改革,利用国债等手段,缩短与平稳度过“特殊财政时期”,是财政实践应当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子荣
我国经济转型期的财政收支不对称是制度变迁阶段的必然产物,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要解决财政收支不对称的矛盾,平稳渡过特殊财政时期,必须加大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及其相关配套改革的力度。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建奇
对我国财政"自动稳定器"特征的研究表明:一方面,财政收入具有顺周期特性,它伴随经济上升、下滑出现涨跌态势,有助于平缓经济波动,财政"自动稳定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出现非对称特征,经济高涨伴随财政支出快速上升,不仅无助于经济稳定,还会加剧经济过热风险,"自动稳定器"失灵。但从中央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来看,中央财政支出增幅与经济增幅呈现反向关系,中央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反周期的平滑作用。结果是财政收支对经济稳定呈现半有效性,即在经济高涨时财政"自动稳定器"失效,在经济下滑时"自动稳定器"的效果显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远鸿
2018年,外部挑战增多与内部风险暴露交织叠加超过预期,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严峻复杂,为了统筹推进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切实推进以补短板为重点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结构调整与扩大内需的更好结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精准有效,在适当提高赤字率,适度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重点应放在进一步减税降费上。财政政策应进一步加强与货币等其他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其对改革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减税降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苗月新
本文研究表明,在西部开发进程中,国债投资占有较大比重,中部崛起需要充分调动地区的积极性;中部、西部与东部相比,地方企业上缴税收的能力相对不足;中部、西部对于行政收费和农业税收依赖较重,取消农业税后需要开辟新的财政收入渠道;优化中部、西部地区的财政收支状况,关键在于调整地方财政的收支结构。
关键词:
中部崛起 西部开发 财政收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菊波 高云正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财政困难,主要表现为财政收支总量的入不敷出。从1979年到1988年的10年中,除1985年因生产超高速增长等特殊因素而使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5.2%,从而结余21.6亿元外,其余九年全为赤字年。按财政收支决算数额,累计净赤字达648.1亿元。如果按西方国家的赤字口径计算,还需加上另一部分“软赤字”,即计入我国财政收入的内外债。十年中,内外债收入达1109亿元之巨。这两部分赤字相加,我国十年来的财政赤字总额高达1757.1亿元,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10.4%。如此巨额的财政赤字,以及对财政压力巨大的还债高峰期的即将到来和一系列的深层性隐患,表明国家财政已经陷入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虎 赵慧芳
近些年来,我国财政年年出现赤字,并且赤字额呈上涨的态势。针对这种情况,有关学者对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仍是均衡财政,有的则认为是赤字财政。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中时序变量的单整、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ECM)的技术,对我国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是否存在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在得出两者之间存在均衡关系的基础上,估计出了这种均衡关系的具体形式,进而建立并估计了两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根明
1994一1995年我国财政收支分析与预测张根明OntheCommissionAgentRelationintheSituationofSeparationofOunershipandManayement¥Thebasicthinkingwayto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