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0)
- 2023(9509)
- 2022(8194)
- 2021(7593)
- 2020(6747)
- 2019(15551)
- 2018(15313)
- 2017(29661)
- 2016(16587)
- 2015(19050)
- 2014(19416)
- 2013(19456)
- 2012(18148)
- 2011(16307)
- 2010(16544)
- 2009(15708)
- 2008(16241)
- 2007(14732)
- 2006(12641)
- 2005(11557)
- 学科
- 济(66424)
- 经济(66324)
- 管理(55652)
- 业(50464)
- 企(42505)
- 企业(42505)
- 财(32908)
- 方法(31543)
- 数学(27768)
- 数学方法(27485)
- 制(19364)
- 农(18382)
- 中国(17921)
- 务(17067)
- 财务(17036)
- 财务管理(16981)
- 企业财务(16122)
- 财政(14178)
- 学(14101)
- 业经(14052)
- 地方(13190)
- 体(12896)
- 贸(12505)
- 贸易(12503)
- 易(12163)
- 银(12137)
- 银行(12107)
- 政(11478)
- 农业(11396)
- 行(11365)
- 机构
- 大学(243821)
- 学院(241367)
- 济(100975)
- 经济(98855)
- 管理(91150)
- 研究(80704)
- 理学(78037)
- 理学院(77157)
- 管理学(75942)
- 管理学院(75466)
- 中国(62231)
- 财(57903)
- 京(50842)
- 科学(48682)
- 所(42067)
- 财经(41723)
- 农(41076)
- 江(38054)
- 经(37519)
- 研究所(37478)
- 中心(37281)
- 业大(35390)
- 农业(32354)
- 北京(32074)
- 经济学(31995)
- 财经大学(30543)
- 范(29942)
- 师范(29614)
- 州(29198)
- 经济学院(29018)
- 基金
- 项目(154679)
- 科学(120585)
- 研究(113193)
- 基金(111912)
- 家(97011)
- 国家(96217)
- 科学基金(81650)
- 社会(71598)
- 社会科(67794)
- 社会科学(67773)
- 省(60325)
- 基金项目(59334)
- 教育(52728)
- 自然(51905)
- 自然科(50660)
- 自然科学(50643)
- 划(50636)
- 自然科学基金(49750)
- 资助(46272)
- 编号(46145)
- 成果(39173)
- 部(35490)
- 重点(35195)
- 制(32728)
- 发(32513)
- 课题(32059)
- 创(31938)
- 教育部(30445)
- 科研(30265)
- 创新(30034)
- 期刊
- 济(112412)
- 经济(112412)
- 研究(74169)
- 财(51611)
- 中国(49455)
- 学报(38248)
- 农(36687)
- 科学(33658)
- 管理(32173)
- 大学(29032)
- 学学(27449)
- 农业(23855)
- 教育(23256)
- 融(22957)
- 金融(22957)
- 财经(21674)
- 技术(19797)
- 经(18444)
- 经济研究(18185)
- 业经(16962)
- 问题(15302)
- 财会(13450)
- 会计(12838)
- 业(12774)
- 贸(12512)
- 版(12431)
- 技术经济(11984)
- 理论(11838)
- 统计(11386)
- 实践(10564)
共检索到367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明 闫婷
国家的财政制度安排属于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的范畴,财政分权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治权力的划分在财政关系上的集中体现。财政集权和分权各有优缺点,完美的财政分权体制是不存在的,但是可以在政治架构中不断地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格局,由此进行事权和财权的合理划分并进行动态的调整,从而建立较为合理的财政分权体制。
关键词:
财政集权 财政分权 政治架构 制度解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艳华
规范财政分配行为,理顺政府部门之间的分配关系,重塑政府分配秩序的新格局,保证国家财政分配职能的完整和统一,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横向财政集权与分权的比较分析,提出我国财权制度改革应实现横向高度集权。
关键词:
财权 集权 分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寇铁军
集权与分权的财政思考寇铁军以分税制为核心内容的财税体制改革已处于实施阶段,这一改革举措对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格局,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具有推动作用。用分税制取代了财政包干制,使争论旷久的财政体制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方向性的定论。然而财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安苑
考虑人口流动性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的转移效应,建立了一个以财政分权为核心,包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区域居民三方互动的完整框架,解释了财政分权下我国整体投资格局呈现重物质资本而轻人力资本,并且落后地区更倾向于轻视人力资本投资特征的原因。首先构建了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政治域中的博弈,然后构建了一个封闭的区域模型分析了组织域中的博弈,基于二者分离解释的不足,进一步对组织域和政治域进行了关联分析。这种比较制度分析框架下基于域之间关联作用的分析表明,以上现象的出现是财政分权下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相互矛盾的结果。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海波 毛程连
地方政府的事权是所谓"县域竞争"的直接手段,那么地方政府事权在R&D投入领域的效果如何呢?通过构建精细化的科技财政分权的新指标系列,选取2008—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财政分权对于专利产出的弹性系数。研究表明:直接受益人群人均值作为分权指标具有合理性;分权因素对于科技产出有正向效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分权因素对于科技产出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由于东部地区更加着眼于更加宏大和长远的命题,因此中部在仅仅按照专利作为产出指标的竞赛中取得了当期的优胜。
关键词:
财政分权指标 科技投入 区域竞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从原先的统收统支到当前的分税财政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的推出,加快了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但在具体财政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地方债的冲击,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提出,给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这要求我国对财政分权体制做进一步的改革。当前尤其应该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支出责任、建立和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并进行政府行政层级等配套改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勇 李凤霞
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体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大降低,但地方政府的事务并不因财政收入的降低而减少,相反有增长的趋势。地方政府为筹措财源不得不采取"土地财政"的策略。"土地财政"带来的负效应的蔓延呼唤"土地财政"制度的改革。规范化的财政分权体制,尤其是赋予地方财政自主权,是"土地财政"制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关键词:
财政 分税制 土地财政 财政分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万华 白永亮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制度分析的框架,探讨财政分权影响区域环境质量机理的路径与制度成因。文章指出,在社会转型期,旨在发展经济的建设型财政、地方政府间财权与环保支出责任不对称、与财政分权相匹配的相关制度供给不足等,是导致财政分权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孝星
(一)关于“二元制”公司机关构造模式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必要性的争论 我国是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与地区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采用“一元制”的公司机关构造不同,我国采用的是“二元制”公司机关构造,即在股东大会下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监事会行使监督权,从而与英美法系国家与地区通过单设董事会,把决策权与监督权集于一体的“一元制”,形成了二种不同的公司治理与监控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一筠 罗文超
一、研究背景在股市上,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是股民投资极其看重的一个因素。许多ST上市公司为了筹集资金,规避退市的风险,在退市前扭亏为盈并不是依赖其主营业务收入,而是非经常性损益。而退市制度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规定上存在一些漏洞,被部分上市公司所利用,致使一些没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一直存在于股市上。截至2013年4月2日,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一共996股,其中包括A股943股,B股53股。在风险警示版中进行管理的是20支ST股(包括*ST股),暂停上市的只有*ST轻骑,从上交所199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付文林
财政分权制度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理论上,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明确。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对中国财政分权制度演化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作者认为,在深化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财政分权制度,特别是要提高向落后地区的财政分权水平,以使公共品投资的整体效率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公共产品 转移支付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宗明
本文认为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中国房价上涨的重要制度性因素。首先,我们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获得了这一观点的经验证据,在控制了其他一些因素后,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度提高能够显著的推高房价。同时,我们还构建了一个包含财政分权和居民房产偏好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分权作为一种制度性冲击是如何影响房价动态路径的,基于动态结构模型的反事实模拟显示,分权性制度冲击的强度和持久性是房价演进动态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浩生 李宁
现代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基础,作为财政制度重要部分的财政分权制度也被赋予现代化改革新内涵。制度法治化、权责划分科学化、运行规范化、管理民主化和资源配置公平性是财政分权制度向现代化转型的价值内涵及意蕴。纵观我国现行财政分权制度实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相距甚远。未来改革应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增强财政平衡功能、规范政府财政行为、合理划分财政权责以及推进财政法治化和民主化建设,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