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5)
2023(9762)
2022(8218)
2021(7698)
2020(6682)
2019(15457)
2018(14906)
2017(29092)
2016(15816)
2015(18083)
2014(18508)
2013(18548)
2012(17243)
2011(15221)
2010(15447)
2009(14608)
2008(15197)
2007(13547)
2006(11410)
2005(10271)
作者
(45410)
(38052)
(37949)
(36398)
(24196)
(18214)
(17631)
(14918)
(14196)
(13583)
(12799)
(12637)
(12098)
(11917)
(11843)
(11830)
(11752)
(11260)
(10868)
(10820)
(9352)
(9312)
(9205)
(8695)
(8614)
(8575)
(8355)
(8344)
(7713)
(7616)
学科
(64547)
经济(64467)
管理(49078)
(48369)
(39019)
企业(39019)
方法(32731)
(31819)
数学(28163)
数学方法(27915)
中国(19678)
(17673)
(16087)
(15947)
财务(15928)
财务管理(15870)
企业财务(15068)
(13788)
业经(13484)
(13386)
银行(13366)
财政(13298)
(12513)
地方(12421)
(12106)
贸易(12103)
理论(12100)
(11751)
(11637)
金融(11635)
机构
大学(231898)
学院(229787)
(96595)
经济(94597)
管理(88896)
理学(76057)
理学院(75257)
管理学(74094)
管理学院(73661)
研究(73061)
中国(60310)
(56459)
(47584)
科学(43684)
财经(41014)
(37132)
(37108)
(36414)
(34928)
中心(34817)
研究所(33147)
业大(31961)
经济学(31340)
财经大学(30371)
北京(30062)
(28901)
农业(28740)
师范(28641)
经济学院(28526)
(27186)
基金
项目(146738)
科学(114848)
研究(108612)
基金(106881)
(91811)
国家(91045)
科学基金(78019)
社会(69521)
社会科(65760)
社会科学(65741)
(56503)
基金项目(56428)
教育(50166)
自然(49143)
自然科(47990)
自然科学(47969)
(47520)
自然科学基金(47118)
编号(44542)
资助(44034)
成果(37338)
(33604)
重点(32977)
(30436)
(30361)
课题(29982)
教育部(29226)
(28860)
国家社会(28798)
科研(28651)
期刊
(104775)
经济(104775)
研究(72292)
(49231)
中国(44179)
学报(34521)
(32021)
科学(30497)
管理(29591)
大学(26268)
(25601)
金融(25601)
学学(24836)
教育(21211)
财经(21107)
农业(20946)
技术(18045)
(17981)
经济研究(17538)
业经(15897)
问题(13932)
财会(12747)
会计(12028)
理论(11887)
技术经济(11611)
(11489)
(11315)
(11268)
统计(10795)
实践(10703)
共检索到344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成威  
从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角度,可以很好地诠释为什么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风险是在不确定性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具有时空属性和循环特征。私人风险与公共风险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因此防范化解风险要有整体观。财政防范化解风险是通过其风险分配功能来实现的,其作用路径为:财政通过风险分配形塑治理结构,从而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定性。财政防范化解风险不仅只针对公共风险,也着眼于私人风险。一方面,要抑制私人风险外部化过程,避免公共风险的生成;另一方面,也要控制公共风险内部化过程,避免私人风险放大成为难以承受之重。基于风险分配的底层逻辑,财政防范化解风险思路上要把握风险的循环属性,并建立风险缓冲机制;操作上要构建面向未来的风险预算制度,并强化与其他政策措施的协同配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常世华  
试论寿险公司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中保人寿保险黑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常世华商业企业、工业企业、金融企业、保险公司无一不是在克服风险中生存发展的。但保险公司与其他性质的企业迥然不同。因为其他企业经营商品也好、经营货币也好,只要排除风险就可以了。可是保险公司则...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沈喜忠  
产险在业务经营中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喜忠一、保险业存在的风险保险业作为专门承保“风险”的行业,天天与风险打交道,但就自身经营而言,防范和化解自身的经营风险尤为重要。这方面的风险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经营风险,又有市场风险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兴罗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呈现高度的相关性,探讨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的相互关系、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原因以及防范与化解措施,不仅有助于为人们提供实现自己有目的的活动选择相对更好的实现方式或路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定贵  
1、强化信贷管理,杜绝因体制漏洞导致的风险扩张。一是扩大担保贷款、贴现业务和非贷款资产的范围和比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担保贷款手续,确保资产的安全。二是抓好贷后跟踪检查管理,信贷人员时刻关注借款人经营风险,注意通过工商、税务、海关等多种渠道搜集与借款人相关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对贷款进行风险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及早采取相应的对策。三是建立贷后稽核制度和信贷岗位离任审计制及岗位调换制,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管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兰英  李明禄  李娟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钱春玲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高校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本文针对内部审计如何通过构建风险管理模型、防范化解组织重大风险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升,为增强高校应对风险能力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花  
分税制以来 ,地方财力不足、财权分散、调控管理弱化以及由此引发的财政风险加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当前宏观调控、振兴国家财政的大前提下 ,研究如何加强地方财政调控不仅对实现统一的宏观调控目标大有裨益 ,而且也是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根本出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邵鸿烈  
防范金融风险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紧迫课题。与金融相依存,居于同一层次,而且在我国是金融风险最后一道屏障的财政同样存在风险及其防范问题。我国财政风险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两个比重”过低,严重制约财政宏观调控力度;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过高,已形成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尚希  李成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这是党基于当今时代全球所面临的风险社会现实做出的重大科学判断。在风险社会,各种经济关系、金融关系、社会利益关系转变为风险关系,财富分配、收入分配、消费分配也与风险分配成为一种镜像关系,风险分配的主导性日渐凸显。利益分配是基于实体现实的分配,风险分配是基于虚拟现实的分配;利益分配是过去时,风险分配是将来时。契约不完全导致的风险外部化,是公共风险生成的初始条件。风险外部化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包括风险社会化、风险系统化和风险公共化三个环节,如果应对措施与风险演化不匹配,就会形成威胁共同体的公共风险。遏制风险公共化应从契约化的风险分配开始,按照“风险人”假设,增强个体契约的完全性,降低社会契约的不确定性,扩大社会的包容性。治理转型应转向“风险-利益”模式,以风险为导向,协同个体风险与公共风险,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按照治理矩阵,优化治理路径,提升治理效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武靖州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政府债务水平高企,财政风险积聚。财政风险作为经济运行新的不确定性因素,成为公共风险的重要来源。由各种内外部因素导致的公共风险迭代变化是传统财政政策效应递减的主要因素。在财政扩张不可持续、政府应对公共风险责任日趋增加的条件下,财政政策应当在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之间作出权衡,在控制财政支出扩张的基础上有效应对公共风险。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从调节总量向调节结构、调节利益转变,从传统财政政策的"冲击-支出-乘数-总量"转向"行为-风险-治理"的新逻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涛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开拓创新,持续推进改革,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同时,自身也实现了规模由小多大、实力由弱到强、结构由单一到多元、管理由粗放到精细的历史性跨越,基本上形成了多层次、差异化、广覆盖的金融机构体系。目前,我国银行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田娜  沈依祎  时培新  任子君  
本文探讨了在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内部审计如何有效助力商业银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通过对搭建“大数据”审计信息平台、实施“全流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等五项举措的阐述,对内部审计工作做出展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国相  
本文认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财政风险 ,特别是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财政风险 ,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育的而逐步显现的 ,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性风险。作者分析了这种风险的三个明显特征 :转轨性、传导性和深层次性 ,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政策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姜长云  陈秀山  
近年来,县乡财政风险较重而且越来越重,已经成为妨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大量调查和文献研究表明,形成县乡财政风险的原因,主要在于5个方面:(1)在欠发达地区或农业主产区,由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特点,来自工商业的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增长潜力比较小的农业税费却成为县乡财政收入的重要或主要来源;因此,在大多数地区,县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