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5)
2023(11044)
2022(9152)
2021(8370)
2020(6995)
2019(15766)
2018(14936)
2017(28864)
2016(15224)
2015(16636)
2014(15937)
2013(15936)
2012(14518)
2011(12397)
2010(12627)
2009(11934)
2008(10852)
2007(9263)
2006(7988)
2005(7204)
作者
(41634)
(34341)
(34296)
(32566)
(21696)
(16548)
(15607)
(13230)
(13154)
(12253)
(11787)
(11427)
(10768)
(10678)
(10659)
(10628)
(10352)
(10101)
(9933)
(9718)
(8479)
(8278)
(8231)
(7920)
(7721)
(7677)
(7470)
(7329)
(6918)
(6869)
学科
(53073)
经济(53010)
(49486)
管理(48217)
(38534)
企业(38534)
(32827)
(27525)
金融(27525)
(25865)
银行(25834)
方法(25441)
(24881)
数学(23482)
数学方法(23367)
中国(23102)
(18501)
(18021)
贸易(18011)
(17765)
(17564)
财务(17547)
财务管理(17491)
企业财务(16750)
(15313)
财政(13828)
(13341)
地方(12975)
业经(12714)
(11389)
机构
大学(196859)
学院(196217)
(87553)
经济(85856)
管理(77105)
理学(66677)
理学院(66088)
管理学(65264)
管理学院(64942)
研究(62931)
中国(59859)
(50705)
(39123)
财经(36736)
(36514)
科学(36489)
(33569)
中心(33201)
(30997)
业大(30151)
(29317)
经济学(28990)
农业(28767)
研究所(27788)
财经大学(27493)
经济学院(26689)
(25321)
(24480)
银行(24290)
金融(24045)
基金
项目(136461)
科学(107190)
基金(101781)
研究(96317)
(89633)
国家(88883)
科学基金(76612)
社会(65404)
社会科(62462)
社会科学(62442)
基金项目(54587)
(52804)
自然(48880)
自然科(47876)
自然科学(47862)
自然科学基金(47083)
(43687)
教育(42186)
资助(40595)
编号(36964)
重点(30556)
(30284)
(29815)
(28912)
成果(28899)
国家社会(28417)
创新(27993)
科研(27138)
教育部(26355)
人文(26029)
期刊
(85920)
经济(85920)
研究(60027)
(43962)
(41628)
金融(41628)
中国(38766)
学报(33603)
(31254)
科学(27307)
大学(25504)
管理(25180)
学学(24444)
农业(19214)
财经(18754)
经济研究(16336)
(15899)
业经(13243)
技术(12585)
(12462)
问题(11499)
财会(10994)
国际(10880)
理论(10786)
(10370)
会计(10222)
教育(10074)
图书(9779)
实践(9768)
(9768)
共检索到304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吕坤  周爱民  
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效的金融监管,而财政支出是金融监管的重要支持和保障。在资源配置水平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各省份信贷效率存在明显差异。财政监管支出有助于熨平信贷效率的波动,但也可能存在监管缺位致使财政支出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区域间金融信贷效率差异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在各省份大力发展金融业、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东、中、西部应走协同发展之路,避免由两极分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从而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实现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汪红驹  
我国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去杠杆,财政金融领域推出了更多的监管措施。在双支柱宏观金融调控框架下,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金融领域的某些指标已经出现积极变化,金融业融资内部结构有所调整,但去杠杆的总体目标尚未充分显现。2017年7月14日至15日,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进一步明确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汪红驹  
我国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去杠杆,财政金融领域推出了更多的监管措施。在双支柱宏观金融调控框架下,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金融领域的某些指标已经出现积极变化,金融业融资内部结构有所调整,但去杠杆的总体目标尚未充分显现。2017年7月14日至15日,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进一步明确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超  
本文主要研究美国的信贷市场在1970-2012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传统的信贷机构——商业银行面临怎样的冲击、如何实现转型,最终怎样推动整个信贷债务体系的演变。研究目的,是为中国信贷体系结构性调整和发展提供基本的借鉴。基本的结论是:美国适时采取包容性法律制度供给,鼓励所有的信用中介和工具参与市场发展与竞争,而不是以维护某一类信贷机构而限制其他机构发展,从而形成对称性脱媒效果。发达的非银行信贷、非信贷型债务工具和市场发展,内在地促进了商业银行的良性转型,也提高了金融体系的间接融资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美军  
国际上 ,信贷资产转让是获取“消费者剩余”的逐利行为 ;但是近期中国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在某种程度上却异化为逃避监管的工具。异化的背后 ,展现了中国银行业面临着与国外完全不同的金融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 ,并揭示了中国金融监管当局需要背负强化监管和促进金融发展的双重任务。要完成任务 ,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必须从更为宏观的高度审视金融业的发展态势、金融与经济的适配程度 ,联合和整合有效资源 ,改善基本金融环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慧中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金融监管中监管信息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出有效监管的前提是监管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信息共享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洪涛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侧重于安全的考虑,而忽视了效率的因素。为了实现监管的效率,我国应该建立市场约束、行业自律、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法律法规有机结合的监管体系,实现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葛奇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在于次级房屋贷款发放环节。由于包括美国政府、美联储、投资银行、评级机构、保险公司在内的各个市场参与者的共同作用,次级房屋贷款市场迅速膨胀。通过房贷-评级-卖出的证券化过程,次级贷款的风险被散播到了全球的各类投资者。金融监管机构对此次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传统的最佳标准式的监管理念通过巴塞尔新协议等方式导致了市场行为趋同从而流动性缺失、系统性风险发生、亲周期问题显现。此外,监管机构对于高杠杆率和负债与资产错配的金融机构监管明显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刚  任浩聪  雷薇  
金融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构成政府管理经济的三大工具。离开有效的金融监管,无法成功管理我国经济转型中产生的各类风险和挑战。当前,影响我国金融监管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金融体系存在广泛的隐性担保,准入壁垒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严重抑制金融业竞争,金融监管外部环境亟待改善。二是监管机构背负的多重目标间存在冲突,在监管实践中难以同时兼顾。三是监管机构运作独立性不强、资源严重不足、问责机制薄弱,治理框架需完善。四是行政控制导向的分业监管结构难以适应金融混业经营迅速发展的现实,重复监管与监管空白并存,缺乏正式的宏观审慎框架,监管合作不规范,信息共享安排不完善。五是类金融组织发展迅速,与正规金融体系的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朱元倩  
本文基于对金融监管理论的回顾,运用复杂论科学的相关知识分析金融复杂性与金融监管复杂性的关系,并通过金融监管复杂性的成本收益分析,分析如何把握金融监管的复杂程度以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结论认为,监管当局应重新审视金融监管的理念、方法和方向,在尽量降低金融监管复杂性的同时提升复杂性可能带来的金融监管收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百胜  霍学喜  
从金融监管角度看 ,民间信贷蔓延的根源在于滞后的农村金融体制 ,而民间信贷蔓延的外部条件则在于金融监管的法制不健全和手段、方法的落后。因此 ,治理民间信贷的根本出路是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 ,建立以合作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新体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冲  郭峰  
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而干预银行信贷,导致信贷风险的积累,而中央金融监管制度的创设旨在规制银行行为,防范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本文将代表中央金融监管的省级银监局局长,代表地方干预的地级市市委书记与城商行特征数据进行匹配,考察银监局局长对城商行信贷风险的影响,以及银监局局长、市委书记在影响城商行信贷风险上的相互作用。实证分析发现,银监局局长任期与城商行不良贷款率负相关,其作用主要体现为次级贷款率的下降,而市委书记任期则与次级贷款率正相关。通过建立银监局局长与市委书记任期的交互项,发现局长任期的延长还会约束书记任期对信贷风险的刺激作用。在经济增长下行期和货币政策宽松期,前述约束效应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