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48)
- 2023(21366)
- 2022(18093)
- 2021(17028)
- 2020(14067)
- 2019(32122)
- 2018(31423)
- 2017(59757)
- 2016(32518)
- 2015(36298)
- 2014(36198)
- 2013(35887)
- 2012(33605)
- 2011(30375)
- 2010(30886)
- 2009(28581)
- 2008(27874)
- 2007(24533)
- 2006(22022)
- 2005(20110)
- 学科
- 济(142034)
- 经济(141891)
- 管理(94400)
- 业(90500)
- 企(73172)
- 企业(73172)
- 方法(55492)
- 数学(48313)
- 数学方法(47832)
- 中国(44705)
- 财(42472)
- 农(37816)
- 地方(34171)
- 业经(30577)
- 融(30370)
- 金融(30369)
- 银(30294)
- 银行(30225)
- 制(29618)
- 学(29521)
- 行(29101)
- 贸(26951)
- 贸易(26930)
- 易(26148)
- 农业(25524)
- 务(23693)
- 财务(23615)
- 财务管理(23559)
- 企业财务(22471)
- 环境(21306)
- 机构
- 大学(463495)
- 学院(462178)
- 济(198028)
- 经济(193986)
- 管理(175818)
- 研究(167228)
- 理学(150533)
- 理学院(148837)
- 管理学(146469)
- 管理学院(145661)
- 中国(131221)
- 科学(100903)
- 京(99821)
- 财(95378)
- 所(85842)
- 农(80052)
- 研究所(77703)
- 中心(75297)
- 财经(72940)
- 江(69225)
- 业大(68360)
- 经(66286)
- 北京(64189)
- 农业(62550)
- 经济学(61150)
- 范(60361)
- 院(59870)
- 师范(59730)
- 州(55463)
- 经济学院(54926)
- 基金
- 项目(305491)
- 科学(239275)
- 研究(221725)
- 基金(221614)
- 家(194680)
- 国家(193048)
- 科学基金(163976)
- 社会(141648)
- 社会科(134372)
- 社会科学(134337)
- 省(117697)
- 基金项目(116261)
- 自然(105489)
- 自然科(103018)
- 自然科学(102992)
- 自然科学基金(101150)
- 教育(100902)
- 划(99643)
- 资助(92059)
- 编号(88778)
- 成果(72996)
- 重点(69011)
- 发(68289)
- 部(67848)
- 创(63189)
- 课题(62246)
- 创新(59085)
- 国家社会(58819)
- 教育部(58058)
- 科研(58051)
- 期刊
- 济(224868)
- 经济(224868)
- 研究(146243)
- 中国(96332)
- 学报(75330)
- 财(74549)
- 农(73280)
- 科学(68187)
- 管理(65865)
- 大学(56648)
- 融(55101)
- 金融(55101)
- 学学(53580)
- 农业(49677)
- 教育(48799)
- 技术(37976)
- 经济研究(37403)
- 财经(36982)
- 业经(34802)
- 经(31877)
- 问题(28867)
- 业(26009)
- 贸(24557)
- 技术经济(23110)
- 国际(22196)
- 世界(22187)
- 科技(21481)
- 理论(21377)
- 图书(21199)
- 版(21175)
共检索到715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冉光和 张冰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期,分析影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财政金融政策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都会正向长期地促进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政策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明显比财政政策大,且财政金融政策均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单向因果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财政金融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民营经济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宋日先
日本的财政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日本埼玉大学大学院宋日先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它在重视市场机制的同时,又以“官民协调”的独特政策来振兴产业,实现了赶超欧美的目标。本文仅对战后日本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金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卉彤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容量有限的特大城市,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敏
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1989~2008年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支农的政策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对新疆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与财政支农投入占地方预算支出的比重和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比重成正向变动关系。为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应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政策效应,提高支农资金的投资效率和尽量保持支农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琼 蔡谦
湖北省在快速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的困难。本文从湖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出发,分析其发展过程中财政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促进湖北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财政政策 金融支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桢
在创业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可以采用法律工具、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经济政策、行政工具等多元政策工具组合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应对经济政策中的财政、金融政策进行设计,调整原有覆盖面、持续性、针对性、有效性明显不足的中小企业财政、金融政策,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动力,让创业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引擎,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关键词:
创业型经济 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来宾市财政局课题组
一、当前广西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1.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13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复杂环境的影响,国内市场下游产业需求不足,市场供需矛盾和产能过剩压力进一步加剧,造成广西部分企业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增速看,1~6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逐月回落(比1~2月、1~3月、1~4月、1~5月分别回落2.7个、1.3个、0.7个、0.4个百分点),虽然增速保持在全国前列,但为近十年来同期最低。从工业品出口看,增速放缓,形势不容乐观。1~6月,工业品出口交货值322.66亿元,增长11.2%,同比回落14.5个百分点。从产销率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文杰 温涛
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有效实施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财政金融支农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效应,力图为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效应,但也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异;支农效应在2004年前后财政金融支农效应发生结构性变化,但支农效应在不断加强;越贫困的地区财政支农效应越明显,而农业信贷效应在西部较小,东部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凤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达 田文
区域经济:适度非均衡发展及其财政金融政策杨晓达田文一、为什么要提出“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一)均衡发展的形成与危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是个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大国。由于历史、地缘、人文多方面原因,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还极不平衡,东部地区与广大地域的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远东 温涛 王小华
针对既有农村减贫效应的研究,理论模型中变量空间效应考虑的缺失。本文从财政金融支农投入这一影响农村减贫主要动力源的角度构建了减贫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定量测度了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对农村减贫的直接效应,以及在省份间表现出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表明,财政支农政策对本省份农村减贫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且对邻接省份减贫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支农政策对本省农村减贫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其空间外溢效应不显著;农村贫困程度在省份间存在正的相互依赖性,即贫困地区往往集中连片存在;以及农村劳动力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间接促进农村减贫等一系列重要结论。
关键词:
财政金融支农政策 减贫效应 面板空间计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宏观经济波动性大幅下降。经过不同的分析与研究,大部分文献认为货币政策的改进是宏观经济波动性减缓的原因,当然也有研究认为除了更有效的货币政策外,还有归功于更加温和的经济冲击、改善的存货管理方法和金融创新。《财政金融政策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年12月)作为一本财政与经济专业书籍,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志红 周婷
基于农村财政金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间的作用联系,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2000-2014年中国的时序数据,分别对农村财政金融的子系统与农业科技创新之间,农村财政金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两个系统之间和三者总体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农村财政金融子系统中,财政支农与农业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不强,需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农村财政金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三者之间始终存在着耦合关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耦合协调关系不断加强,但仍存在很大上升空间,需进一步发挥出农村财政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促进作用,进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农村 财政金融 科技创新 耦合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克勇 蔡而迅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 ,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扩大内需应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向启动。“十五”期间应采取财政与金融“双轮驱动”的政策来扩大内需。
关键词:
扩大内需 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劳承玉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有力措施。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对社会总体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构建,是对解决资源瓶颈和实现环境友好双重目标的兼顾。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作为直接引导企业、调控市场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励、推进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应通过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最终形成包括企业在内全体社会成员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和氛围。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财政金融 政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