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03)
2023(19772)
2022(16772)
2021(15937)
2020(13281)
2019(30556)
2018(30075)
2017(57452)
2016(31192)
2015(34851)
2014(34819)
2013(34107)
2012(31182)
2011(27864)
2010(28166)
2009(26109)
2008(25126)
2007(21524)
2006(18784)
2005(16461)
作者
(87587)
(72900)
(72130)
(69406)
(46384)
(35015)
(33088)
(28281)
(27790)
(25949)
(24830)
(24571)
(23081)
(23014)
(22691)
(22617)
(21526)
(21387)
(20865)
(20782)
(18029)
(17815)
(17737)
(16614)
(16384)
(16250)
(16132)
(15824)
(14806)
(14382)
学科
(124789)
经济(124643)
管理(93226)
(87184)
(74271)
企业(74271)
方法(57338)
数学(50292)
数学方法(49538)
(42433)
中国(39029)
(32626)
(29189)
金融(29187)
(28798)
业经(28736)
(28424)
银行(28379)
地方(28169)
(27173)
(26251)
(24668)
财务(24585)
财务管理(24520)
企业财务(23437)
理论(22221)
农业(21507)
(20004)
(19574)
贸易(19557)
机构
大学(431437)
学院(430502)
(173309)
管理(169729)
经济(169528)
理学(147379)
理学院(145737)
研究(144253)
管理学(142904)
管理学院(142100)
中国(111747)
(91250)
科学(89213)
(87130)
(71732)
(68332)
财经(66763)
中心(66664)
研究所(65265)
业大(63312)
(62825)
(60752)
北京(57429)
(56445)
师范(55882)
经济学(53341)
农业(53255)
(52824)
(51039)
财经大学(49874)
基金
项目(297321)
科学(234655)
基金(216736)
研究(215931)
(188775)
国家(187237)
科学基金(161967)
社会(136941)
社会科(129988)
社会科学(129951)
(116009)
基金项目(114557)
自然(105812)
自然科(103355)
自然科学(103331)
自然科学基金(101450)
教育(99892)
(97335)
资助(90033)
编号(86960)
成果(70344)
重点(66751)
(65607)
(63205)
(61720)
课题(60157)
创新(57634)
国家社会(56840)
科研(56806)
教育部(56558)
期刊
(184268)
经济(184268)
研究(128579)
中国(84868)
(70286)
学报(67935)
科学(61785)
管理(61503)
(60468)
大学(51838)
学学(48858)
教育(47443)
(46801)
金融(46801)
农业(40824)
技术(37322)
财经(33011)
经济研究(30460)
业经(29968)
(28385)
问题(25015)
(20732)
图书(20513)
统计(20470)
技术经济(20281)
理论(20005)
(19853)
科技(19762)
资源(18881)
现代(18823)
共检索到633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东  
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为例,利用1978—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财政、金融政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率。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政策抑制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应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信贷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和动力要素,但在产业结构优化上依然存在深化的空间;在横向比较上,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作用效率明显优于财政,二者应注重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自政策优势,构建财政诱导撬动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洁  韩函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思路。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面临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供需错位、有效供给不足、人口红利下降、要素成本上升、资本效率不高、金融资源倾斜、制度供给滞后、科技成果闲置等问题,通过经济学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供求关系的变化过程和预期效果,最后以降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昆  
中国财政学会与中国金融学会共同举办财政金融配合下的结构性改革闭门研讨会,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推进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朝明  张海浪  李亚茹  
去产能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去产能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势必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冲击。本文主要关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消化过剩产能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通过峰值法测算产能利用率,并将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效应区分为破坏效应和创造效应,以具体研究去产能和产业结构升级可能引发的就业风险。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改善了就业结构,且就业创造大于就业破坏;消化过剩产能,可能导致短期内的失业,但提高产能利用率可以提高劳动就业;第三产业产对就业增长的拉动显著高于第二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就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向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受到多重冲击,调整任务异常艰巨。第二产业增速和工业化率大幅下降,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第三产业发展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且在某些方面存在泡沫化风险,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虽然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是全球性问题,但我国政策取向、体制机制改革尚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为此,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困境,更好地处理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以提高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目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为重点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机制,同时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向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受到多重冲击,调整任务异常艰巨。第二产业增速和工业化率大幅下降,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第三产业发展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且在某些方面存在泡沫化风险,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虽然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是全球性问题,但我国政策取向、体制机制改革尚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为此,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困境,更好地处理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以提高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湛志伟  
完善资金支持重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处理传统产业的发展问题。要帮助企业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企业挖掘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消化库存产品。同时,要支持企业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增加新技术应用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从根本上帮助传统产业企业走出困境。例如,传统出版业受新媒体巨大冲击,推进数字出版就成为互联网时代新趋势。单纯依靠文化企业,难以承担转型升级重任,需要政府出资引导。新媒体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从静  
(一)破除无效供给,着力于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财政要支持化解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推动这些行业提质增效,破除无效供给。一方面要支持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亚太互联互通、国内高铁建设等重大机遇;另一方面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为了支持行业提质增效,要通过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实施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更新产能设备、加大研发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范文祥  李将军  
本文在探讨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最优耦合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发现高新技术研发企业比率、市场经营环境优劣度等因素对省级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性具有差异性影响。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创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志俊  原鹏飞  
高技术产业发展和过剩行业去产能是我国产业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未来经济增长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最关键环节。从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视角出发,通过建立动态CGE模型对过剩行业去产能和高技术产业增速提升影响的考察和对比,对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就单一的产业调整策略而言,过剩行业去产能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其业结构优化和节能效应非常明显;高技术产业产能提升具有显著的促增长、调结构效应。就综合性的去产能调结构而言,过剩行业去产能的负面效应能够很容易地被高技术产业产能提升的带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黎兆辉  韦瑞智  
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代表了中国政府宏观政策的新取向。这对于处于后发地位的广西来说,是一场硬仗,打好这场仗的关键在于抓准重点领域,明确任务,合理组织与布局。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和财政制度的供给侧,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担负的责任、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尤其重大。财政部门如何调整自身定位、促进财政管理转型升级以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需要,是当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铄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就是要强化供给领域的结构性改革,从生产领域入手,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而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需要通过产业关联分析来测度。文章利用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2年投入产出表,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联结,通过测算国民经济17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结合产业关联分析来测度最终需求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与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铄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就是要强化供给领域的结构性改革,从生产领域入手,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而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需要通过产业关联分析来测度。文章利用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2年投入产出表,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联结,通过测算国民经济17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结合产业关联分析来测度最终需求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与方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有贵  
对6个省各选取1个资源型城市的调研,分析提出当代中国资源型城市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全国一盘棋的生产力布局分工兴建和成长起来的,承担着与其他国家资源型城市不同的重大历史使命。面对资源枯竭约束,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中,探索形成促进资源类产业的转型升级、把解决好社会民生问题作为转型发展的支点、依托工业遗产资源为转型发展营造人文环境和增强软实力等基于自身实际的特色经验;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当把资源型城市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着力增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内生能力和集聚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君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既面临着资源诅咒的约束,又面临着制度保障不足、产业弹性不足、要素创新低下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转型模式,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动力。本文首先在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驱动作用的基础上,从制度、产业、要素三个维度界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其次,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指导思想,立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目标,以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为支撑,以质量优先、结构优化、和谐共生与改善民生为原则,实现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参与,形成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长效机制,构建以"一个目标、二大支撑、三方主体、四项原则"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框架。最后,从构建制度保障体系、产业结构体系和要素创新体系三个层面设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全面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要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