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49)
2023(19100)
2022(16082)
2021(15262)
2020(12730)
2019(28845)
2018(28256)
2017(54234)
2016(29092)
2015(32564)
2014(32050)
2013(31299)
2012(28561)
2011(25296)
2010(25354)
2009(23153)
2008(21626)
2007(18684)
2006(16143)
2005(13924)
作者
(78936)
(65803)
(65153)
(62070)
(41614)
(31375)
(29646)
(25611)
(24964)
(23285)
(22296)
(22123)
(20653)
(20606)
(20356)
(20178)
(19539)
(19285)
(18861)
(18729)
(16053)
(15922)
(15820)
(15089)
(14877)
(14518)
(14457)
(14432)
(13154)
(12950)
学科
(107754)
经济(107610)
管理(92204)
(86279)
(73981)
企业(73981)
方法(50331)
数学(43648)
数学方法(43050)
(40051)
中国(34820)
(29669)
(28597)
金融(28595)
(27561)
银行(27514)
(26364)
业经(25683)
(25131)
技术(23924)
地方(23873)
(23327)
(23036)
财务(22954)
财务管理(22892)
企业财务(21807)
理论(20221)
环境(20026)
农业(19893)
(18756)
机构
大学(391763)
学院(391477)
管理(157808)
(156247)
经济(152916)
理学(137097)
理学院(135690)
管理学(133321)
管理学院(132607)
研究(125799)
中国(99738)
(81461)
(79082)
科学(76711)
(60859)
财经(60410)
中心(59968)
(59075)
业大(57210)
(56578)
研究所(55208)
(55005)
北京(50978)
(49931)
师范(49441)
经济学(47882)
(46478)
农业(45890)
(45889)
财经大学(45064)
基金
项目(273393)
科学(216063)
研究(201890)
基金(198824)
(172347)
国家(170900)
科学基金(148472)
社会(128141)
社会科(121536)
社会科学(121505)
(107567)
基金项目(105703)
自然(95856)
自然科(93653)
自然科学(93631)
教育(93052)
自然科学基金(91933)
(89746)
编号(81875)
资助(80863)
成果(65268)
重点(61104)
(60323)
(60139)
(57974)
课题(55999)
创新(55820)
国家社会(52974)
科研(52275)
教育部(52202)
期刊
(164598)
经济(164598)
研究(114862)
中国(78271)
(64485)
学报(59432)
管理(57796)
科学(55064)
(52636)
大学(46289)
教育(44452)
(44057)
金融(44057)
学学(43679)
技术(36289)
农业(35983)
财经(29434)
业经(27102)
经济研究(26826)
(25176)
问题(20626)
科技(20336)
技术经济(19489)
(18907)
理论(18592)
图书(18530)
(17951)
财会(17609)
现代(17067)
实践(16994)
共检索到573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倩   张朔   许可  
绿色低碳技术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基石,但由于投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风险收益不匹配等问题,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面临巨大的融资缺口。理论研究和国际实践表明,从技术成熟度角度对绿色低碳技术进行划分和界定,能够优化财政金融资金在绿色低碳领域的配置效率,有力缓解绿色低碳技术融资困难。据此,本文在梳理技术成熟度相关概念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财政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现状与实践,从技术成熟度和预期碳减排效益两个维度提出财政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差异化路径设计,并从健全技术认定标准、构建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完善融资服务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楠博  孙弘远  
基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成熟度视角,运用2019年我国内地省域数据,构建包含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创新环境4个维度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云模型评价方法,对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成熟度中最主要的影响维度;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整体处于中等成熟度,且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基于全新视角,提出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成熟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廖果平  秦剑美  
“双碳”背景下,如何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改善环境质量?政府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本文以2004—2018年263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为样本,采用不同维度指标衡量环境质量,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环境质量的作用机制,以及财政分权在绿色技术创新与环境质量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但绿色技术创新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随着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在财政分权的作用下,绿色技术创新改善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存在区域异质性、时间差异性及门槛效应。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把控财政分权水平,加大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绿色技术的使用率,加快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实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玉阳   薛程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明确财政分权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和环境规制是财政分权抑制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渠道;在低收入地区,财政分权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而在中高收入地区,财政分权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为深化我国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炳荣   孙志红   付奎   刘锦华  
以项目示范撬动地方配套和企业资金投入,汇聚形成地方环境治理合力,是中国财政环境治理的特色创新。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财政示范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及多重压力约束机制。研究发现:(1)示范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呈现出绿色财政示范政策的“撬动”作用;(2)绿色财政示范政策能够优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激励行为,通过提高地方政府环境重视程度、增加地方配套环保财政资金和强化环境规制力度等机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3)从地方政府面临的多重压力约束来看,财政压力、官员晋升考核压力弱化了绿色财政示范政策的激励效果,公众诉求压力则有助于强化政策效果;(4)示范政策对财政透明度较高地区及非资源型和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绿色创新激励效应更强。研究结果对新时期优化绿色财政示范政策,推动构建与地方财政兼容的绿色财政协调机制,助推实现“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春  
中国政府建设的低碳城市是中国的绿色先行者,希望其在城市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效应。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技术领先国——低碳城市——其他城市的三层模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低碳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示范效应。找出低碳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其研发驱动的技术流入和对其他城市投资驱动的技术流出的关系。实证结果证实,低碳城市在其他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中发挥着技术中介作用,低碳城市的示范效应受到地区的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安景文  李园春  刘海东  甄海虹  梁瑞文  
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经过对创新能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优化指标,建立了操作性很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DEA方法对创新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德智  胡宏  
本本文借鉴软件行业评估软件开发能力的成熟度模型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和等级特征以及每一个等级的关键过程域和关键实践,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和路径。其次,根据技术创新过程和关键过程域,基于全面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原则,设计了一套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模糊数学理论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最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要落实在具体的创新活动中,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在一个个具体的创新活动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应用研究的最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珩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中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这一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财政补贴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与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中促进效果更强。因此,应加大绿色信贷贴息力度,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融资成本;加强政府财政补贴监管力度,保障企业绿色创新技术财政补贴落实;构建数字化政府财政补贴管理平台,畅通政企补贴信息对接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珩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中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这一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财政补贴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与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中促进效果更强。因此,应加大绿色信贷贴息力度,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融资成本;加强政府财政补贴监管力度,保障企业绿色创新技术财政补贴落实;构建数字化政府财政补贴管理平台,畅通政企补贴信息对接渠道。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彭长生   黄兴宇   李羚锐   黄先军  
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当前绿色金融政策工具设计的最大一块“试验田”,有效发挥出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及区域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2017—2022年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陆续设立看作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DID和空间DID模型,围绕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和邻近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提升效应,且对邻近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这一政策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依托于地区自身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规模越大、金融服务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该提升作用的实现。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为试验区与非试验区间的绿色创新协同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孟凡生  韩冰  
低碳技术创新是现阶段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识别绿色低碳视角下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扎根质化研究,综合提出了低碳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投影寻踪法和多因变量对多自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出低碳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研发人员对于低碳技术创新产出影响较大;环境治理对低碳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但不十分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黎明   贾均焱  
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全球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并且绿色金融与碳排放约束之间的协同互补效应也对能源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资本深化在绿色金融影响能源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资本深化削弱了绿色金融对于能源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绿色金融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效果明显优于东部地区。本研究为完善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从而为绿色金融更好服务于能源领域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黎明   贾均焱  
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全球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并且绿色金融与碳排放约束之间的协同互补效应也对能源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资本深化在绿色金融影响能源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资本深化削弱了绿色金融对于能源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绿色金融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效果明显优于东部地区。本研究为完善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从而为绿色金融更好服务于能源领域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成昊  
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基于我国200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考察了金融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偏市场主导的金融结构能够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渠道显著降低碳排放,并且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金融危机强化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对碳减排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推动直接融资市场建设、加强金融市场功能设计和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这对促进我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