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11)
- 2023(20580)
- 2022(17525)
- 2021(16168)
- 2020(13444)
- 2019(30831)
- 2018(30082)
- 2017(57697)
- 2016(30950)
- 2015(34698)
- 2014(34547)
- 2013(34185)
- 2012(31781)
- 2011(28412)
- 2010(28885)
- 2009(26892)
- 2008(25691)
- 2007(22378)
- 2006(19845)
- 2005(17917)
- 学科
- 济(140895)
- 经济(140757)
- 管理(92770)
- 业(87721)
- 企(72294)
- 企业(72294)
- 方法(58439)
- 数学(51207)
- 数学方法(50615)
- 财(41960)
- 中国(41064)
- 农(34974)
- 地方(34295)
- 业经(30041)
- 融(30033)
- 金融(30031)
- 银(29040)
- 银行(28996)
- 行(27854)
- 制(27561)
- 学(27185)
- 务(24124)
- 财务(24040)
- 财务管理(23974)
- 农业(23881)
- 贸(22913)
- 企业财务(22912)
- 贸易(22894)
- 易(22104)
- 理论(21095)
- 机构
- 大学(436886)
- 学院(436193)
- 济(185444)
- 经济(181669)
- 管理(170681)
- 研究(148896)
- 理学(146903)
- 理学院(145357)
- 管理学(142855)
- 管理学院(142094)
- 中国(117080)
- 京(92434)
- 财(90705)
- 科学(88668)
- 所(74150)
- 财经(69608)
- 中心(68609)
- 农(68008)
- 研究所(66761)
- 江(64467)
- 经(63218)
- 业大(62047)
- 北京(58790)
- 经济学(57361)
- 范(56122)
- 师范(55588)
- 院(54168)
- 农业(52725)
- 州(52207)
- 财经大学(51692)
- 基金
- 项目(292105)
- 科学(230214)
- 研究(214391)
- 基金(212333)
- 家(183920)
- 国家(182381)
- 科学基金(157731)
- 社会(137172)
- 社会科(130265)
- 社会科学(130231)
- 省(114042)
- 基金项目(111824)
- 自然(101094)
- 自然科(98777)
- 自然科学(98756)
- 教育(98586)
- 自然科学基金(96986)
- 划(95068)
- 资助(88485)
- 编号(86523)
- 成果(69991)
- 重点(65243)
- 发(64730)
- 部(64593)
- 创(60658)
- 课题(59883)
- 国家社会(56872)
- 创新(56683)
- 教育部(56056)
- 科研(55596)
- 期刊
- 济(206852)
- 经济(206852)
- 研究(135022)
- 中国(88216)
- 财(72450)
- 学报(65765)
- 管理(63953)
- 农(61431)
- 科学(60378)
- 大学(50969)
- 融(50839)
- 金融(50839)
- 学学(48070)
- 教育(45793)
- 农业(41970)
- 技术(39221)
- 财经(35124)
- 经济研究(34427)
- 业经(32471)
- 经(30132)
- 问题(26240)
- 技术经济(22269)
- 业(21206)
- 统计(21057)
- 理论(21015)
- 图书(20817)
- 贸(20132)
- 商业(19647)
- 科技(19418)
- 现代(19148)
共检索到665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顾巧静 陈芙
本文利用2017年—2021年辽宁14个地级市宏观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财政、金融以及二者协同支持经济绿色发展的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财政金融在支持经济绿色发展方面存在协同效应,二者协同支持效率高于财政或金融单独支持经济绿色发展效率;剔除环境变量及随机噪声影响后,财政金融协同支持经济绿色发展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地级市之间财政金融协同支持经济绿色发展呈现非均衡性,“一圈一带两区”的发展战略可以缩小区域间财政金融协同效率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构建辽宁经济绿色发展的财政、金融“双维”支持体系,加大对环保节能、低碳转型等绿色技术的投入,发挥“一圈一带两区”的区域发展战略优势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发展 财政金融协同 三阶段DEA模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韩利 曹俊勇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财政金融协同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探讨了财政金融协同作用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并从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维度选取了27个评价指标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采用TOPSIS熵权法综合测算了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验证了财政金融协同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影响,并基于国内案例再次验证了财政金融协同作用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效果,最后,分别从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推广、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立财政金融协同机制及差异化协同机制等视角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守林
模型分析和数据测算表明,农业财政金融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科技进步的贡献程度呈下降趋势,对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的促进作用较大,存贷款指标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显著,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兆臣
本文从财政与经济相关理论角度 ,通过建立“财政与经济的模型” ,对辽宁财政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及其比例关系进行量化分析 ,提出促进辽宁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 ,做强做大辽宁财政 ,归根结底要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扩张经济总量做文章 ;努力开拓新兴财源、建设后续财源 ,建立财政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稳定增长的机制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 ,减少并规范各种税收优惠与减免 ,为财政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提供制度保证。
关键词:
辽宁 财政与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卉彤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容量有限的特大城市,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晔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2014年11月辽宁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在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辽宁省采取了增加财政补贴,减免费用,实行税收减免,降低土地出让金,优先安排土地出让金用途等一系列财政政策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还存在诸如财政政策缺乏区别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占比低,国企红利支出结构不合理,政策性亏损与非政策亏损界定不清等一系列问题。未来要在财政政策的选择、国有资本收益的比例、国企红利支出结构、支出的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进而推动辽宁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卓
城市绿色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以协同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究了城市绿色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发现,城市绿色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在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其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中游驱动效果最强,下游次之,上游驱动效果不显著;上游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模式未能真正促进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加大民生保障投入是上游地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中游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对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效果最佳,着重推动生产绿色化、生活绿色化和生态绿色化转型,进一步贯彻绿色发展战略是中游地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下游地区的主导驱动因素为政府投资和城市绿色发展双重驱动模式,因此下游地区应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产业投资,利用政府绿色投资和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双重驱动机制,来促进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锋 李紧想 张芳 吴艳杰
本文测度2004~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发展(GGDP)水平,研究金融集聚对GGDP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GGDP均值的绝对量与相对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各省份间的差异分别具有扩大与缩小的趋势;GGDP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金融集聚对本省GGDP具有正向影响,并对临近省份GGDP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最终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锋 李紧想 张芳 吴艳杰
本文测度2004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发展(GGDP)水平,研究金融集聚对GGDP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GGDP均值的绝对量与相对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各省份间的差异分别具有扩大与缩小的趋势;GGDP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金融集聚对本省GGDP具有正向影响,并对临近省份GGDP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最终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伟 孙永涛
近年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普惠小微金融遭遇巨大冲击。随着国家“六稳六保”政策目标的提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支持普惠小微金融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财政政策可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提升小微企业经营及融资活力,并通过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民间金融三层次传导路径,协同引导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因此,财政金融政策需要围绕其功能影响路径和协同传导机制,从优化金融产品服务保障体系、直接补贴财政政策、普惠小微公共金融体系构建、金融科技和普惠小微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共同助力普惠小微金融发展。
关键词:
财政金融协同 普惠小微金融 小微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春山 程广翔 李力 薛春雷 杨柳 娄冠华
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是河北省委、省政府实施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战略决策,事关河北省经济的长期发展,事关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因而也是财政政策关注的焦点所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浩
一、环首都经济圈"绿色产业"发展现状(一)环首都经济圈新兴产业"对接"的掣肘。环首都区域发展新兴产业的现实问题是,虽目前正在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但各地发展参差不齐,差距较大。总体来看,该区域新兴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存在着产业总体规模小、层次不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雪彬 胡建光
笔者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2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广义矩分析,考察区域金融发展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与经济福利的关系。得到的结果是: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福利的影响较为微弱,财政支出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福利的提高,但是当地政府同时面临着"福利磁铁"的矛盾。在分省区研究中发现: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财政支出对当地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财政支出 经济福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林 温涛
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 2005~2016年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发现当前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出西部向东部递减、非粮食主产区高于粮食主产区的区域特征。进一步实证检验金融支持与财政引导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支农均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其中财政支农的促进作用最大,农业保险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财政支农对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的影响效应具有强化作用,加强财政支农与农业信贷、农业保险的协同配合有助于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因此,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需要强化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支农的促进作用,还需要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引导,加强财政、信贷和保险三者之间的协同配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文杰 温涛
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有效实施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财政金融支农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效应,力图为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效应,但也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异;支农效应在2004年前后财政金融支农效应发生结构性变化,但支农效应在不断加强;越贫困的地区财政支农效应越明显,而农业信贷效应在西部较小,东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