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
- 2023(1227)
- 2022(925)
- 2021(1031)
- 2020(887)
- 2019(1974)
- 2018(1814)
- 2017(3340)
- 2016(1977)
- 2015(2324)
- 2014(2414)
- 2013(2501)
- 2012(2270)
- 2011(1653)
- 2010(1772)
- 2009(1659)
- 2008(1973)
- 2007(1526)
- 2006(1250)
- 2005(1049)
- 学科
- 财(18803)
- 管理(11781)
- 财政(11326)
- 政(8923)
- 业(8782)
- 企(8271)
- 企业(8271)
- 务(7285)
- 财务(7285)
- 财务管理(7247)
- 企业财务(6950)
- 济(5023)
- 经济(5015)
- 制(3967)
- 制度(3413)
- 度(3413)
- 中国(3188)
- 体(2996)
- 体制(2872)
- 策(2687)
- 出(2607)
- 支出(2537)
- 及其(2508)
- 政策(2506)
- 方法(2488)
- 方针(2417)
- 述(2409)
- 阐(2409)
- 阐述(2409)
- 地方(2403)
- 机构
- 学院(22008)
- 大学(21832)
- 财(15262)
- 济(9074)
- 经济(8906)
- 管理(8047)
- 财经(7531)
- 财政(7270)
- 理学(6757)
- 经(6729)
- 理学院(6717)
- 管理学(6691)
- 管理学院(6653)
- 研究(6378)
- 政(6262)
- 中国(6099)
- 财经大学(5250)
- 京(4159)
- 会计(3968)
- 江(3854)
- 省(3674)
- 所(3479)
- 科学(3422)
- 经济学(3080)
- 中心(2903)
- 部(2837)
- 经济学院(2831)
- 北京(2689)
- 会计学(2546)
- 研究所(2545)
共检索到42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4月15日,财政部对外公开其2016年部门预算,同时拉开了2016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大幕。今年报送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央一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共计100个,4月15日开始这些"部门账本"将陆续亮相,接受社会监督。相比于往年,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时间提前,公开内容也更加丰富和细化。各中央部门继续向社会公开8张预算表,包括部门收支总表、部门收入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乐亮
信息公开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近年来,山东省临朐县积极加快财政信息公开,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公开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持续完善财政财务信息公开的机制制度,强化对部门单位及乡镇信息公开的考核激励,财政信息公开不断向纵深发展,较好推动了财政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一)公开的部门单位不断扩展。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截至目前,财政信息公开从2014年的25家政府部门,已经扩展到县直所有一级预算单位和全部乡镇。为推动财政信息公开全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根据新一届市委、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市领导对财政工作提出的“公开透明理财、科学民主决策、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资金效益”的总体要求,焦作市财政局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3月23日下午召开了首次部门预算听证会,市水利局、卫生局、司法局和焦作大学四家即将提交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部门预算举行了局内听证和社会听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以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现将有关情况汇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九大强调预算制度要"全面规范透明"。2017年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着力打造阳光财政,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全部都要公开预决算,让群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2018年中央部门预算已于4月13日集中向社会公开。随着我国预决算公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已基本确立预决算公开的制度框架。按照谁制作、谁公开原则,各级财政部门、各部门负责本地区、本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决算由财政部门公开,部门预决算由各部门公开。此外,财政部门公开各类财税政策和财税制
关键词:
预决算 部门预算 财政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燕
一、把握财政透明度由于在政府财政信息披露过程中,政府是信息的供应方,公众是需求方,推进财政信息公开透明,需要供需双方相互配合:从信息提供方的角度,看政府是否有意愿主动提供信息;从信息接受方的角度,看公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23日在出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特别视频会议时表示,中国有信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大力提质增效,支持扩大内需。刘昆表示,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最严格、最彻底的政策措施,统筹一切政策手段和资源,迅速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同时,中国第一时间分享信息并向国际社会提供援助,为全球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政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增长。"总的来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和可控
关键词:
积极的财政政策 疫情防控 扩大内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日前,财政部印发了《财政部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指出2017年财政部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公众关切,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有关要求,扎实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加强解读回应,扩大公众参与,增强公开实效,助力财政改
关键词:
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财政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日前,财政部印发了《财政部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指出2017年财政部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公众关切,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有关要求,扎实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加强解读回应,扩大公众参与,增强公开实效,助力财政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生旺 陈鑫
政府信息公开,特别是财政信息公开是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和强化政府预算约束,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不断推进,政府财政信息公开程度逐渐提高。然而,基于2008—2016年我国财政四本账预决算信息公开的完整性与透明性的考察发现,财政预决算公开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等方面不符合最低层次的完整性要求;财政预决算公开的透明性主要集中在一级科目(类)和二级科目(款),只有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支出的大部分透明到了三级科目(项),至于四级科目(目),则完全不涉及。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障公众对政府财政信息的知情权,应进一步降低财政收支项目中未指明用途项目的比重以提高财政收支信息的完整性;细化财政收支信息公开科目以提高财政收支信息的透明性。
关键词:
预决算 公开 完整性 透明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管理会计理论是对管理会计实务的概念化、逻辑化,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工具方法等研究,构建与时俱进、系统科学的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必将推动管理会计实务的进一步发展。一、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一)发挥理论先导作用需要推进理论体系建设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一切行动才能把握正确方向,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历来注重理论建设,也正是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军平
基于对我国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的调查,本文研究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表明:由于制度主要是通过道德的感召而不是法律的强制来对财政透明度施加影响,在整体水平上,制度对于财政信息的公开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比较有限。由于制度条文规定的差异所引致的激励效应不一样等方面的原因,在层次差异上,制度对态度责任心的提升效应相比对实质信息公开的促进效应要显著得多。而在主体差异方面,相比对于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作用,制度对非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要小得多;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与各单位所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在态度责任心的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倩
财政透明度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政府履行财政受托责任的必由之路。财政信息公开是财政透明度的本质规定和重要内容,是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通过财政透明度的视角,就财政信息公开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首先在明确界定财政信息公开的基础上,指出财政信息公开要有一定的"度",应遵循一定的及时性与频率;然后梳理国际组织有关财政数据信息公开的基本标准,考察美国和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数据信息公开的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信息 信息公开 财政透明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荣钰 陈恒林
预算法修订并实施以来,预决算公开工作在全国各地得以全面推开。2016年11月,财政部制定并公布了《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除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作了明确规定外,并确立起"考核+公布排名+追责"的考核问责机制。有理由相信,预决算公开工作将全面迈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轨道。预决算公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从微观来看,公开的反作用力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荣钰 陈恒林
预算法修订并实施以来,预决算公开工作在全国各地得以全面推开。2016年11月,财政部制定并公布了《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除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作了明确规定外,并确立起"考核+公布排名+追责"的考核问责机制。有理由相信,预决算公开工作将全面迈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轨道。预决算公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从微观来看,公开的反作用力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