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2)
- 2023(12327)
- 2022(10230)
- 2021(9933)
- 2020(8442)
- 2019(19293)
- 2018(18803)
- 2017(36480)
- 2016(19737)
- 2015(22263)
- 2014(22235)
- 2013(21843)
- 2012(20256)
- 2011(17747)
- 2010(17685)
- 2009(16088)
- 2008(16116)
- 2007(13855)
- 2006(11629)
- 2005(9830)
- 学科
- 济(81977)
- 经济(81885)
- 管理(63916)
- 业(58637)
- 企(49194)
- 企业(49194)
- 方法(44566)
- 数学(40293)
- 数学方法(39785)
- 财(34119)
- 农(20941)
- 中国(20638)
- 务(18593)
- 财务(18549)
- 财务管理(18491)
- 企业财务(17709)
- 地方(16630)
- 制(16489)
- 业经(15874)
- 学(15545)
- 农业(13917)
- 财政(13601)
- 贸(13228)
- 贸易(13218)
- 易(12855)
- 理论(12658)
- 技术(12480)
- 银(12289)
- 银行(12274)
- 和(12217)
- 机构
- 大学(274286)
- 学院(272213)
- 济(111794)
- 经济(109649)
- 管理(108750)
- 理学(95172)
- 理学院(94224)
- 管理学(92523)
- 管理学院(91998)
- 研究(84849)
- 中国(65733)
- 财(60227)
- 京(55449)
- 科学(52065)
- 财经(45301)
- 农(42755)
- 所(41576)
- 经(41474)
- 中心(41054)
- 江(39665)
- 业大(39572)
- 研究所(37420)
- 经济学(35694)
- 财经大学(34043)
- 北京(33869)
- 范(33644)
- 农业(33444)
- 师范(33279)
- 经济学院(32528)
- 州(31044)
- 基金
- 项目(190279)
- 科学(151044)
- 基金(141633)
- 研究(136485)
- 家(123245)
- 国家(122260)
- 科学基金(106625)
- 社会(88496)
- 社会科(84098)
- 社会科学(84073)
- 基金项目(74740)
- 省(73016)
- 自然(70089)
- 自然科(68466)
- 自然科学(68446)
- 自然科学基金(67220)
- 教育(64015)
- 划(61386)
- 资助(59185)
- 编号(53325)
- 部(43369)
- 成果(42868)
- 重点(42526)
- 创(39532)
- 发(39172)
- 教育部(37811)
- 国家社会(37703)
- 科研(37330)
- 创新(37026)
- 人文(36371)
- 期刊
- 济(112749)
- 经济(112749)
- 研究(75752)
- 财(52078)
- 中国(51393)
- 学报(43862)
- 管理(39150)
- 科学(38996)
- 农(37105)
- 大学(33759)
- 学学(31934)
- 教育(25085)
- 农业(25072)
- 融(24571)
- 金融(24571)
- 技术(23709)
- 财经(23272)
- 经(19916)
- 经济研究(18683)
- 业经(17035)
- 问题(15027)
- 统计(14257)
- 业(13986)
- 财会(13748)
- 版(13615)
- 策(13046)
- 技术经济(12980)
- 资源(12845)
- 图书(12609)
- 会计(12587)
共检索到393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隆近 吴亚萍 冯力沛
本文研究了财政自主性与财政透明度的经验关系及其反映出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我们发现,更多的自有财源和更强的财政自主性并没有为财政透明度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反而表现为政府财务公开的一大阻碍。我们将此现象解释为财政透明度中的资源诅咒,并认为现有的财政体制和问责机制是其主要成因。要破除财政自主性对于财政透明度的诅咒效应,有待于通过收入分权培养形成与地方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自给能力,同时完善社会公众自下而上推动财政透明的参与和监督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隆近 周小林 冯力沛
笔者跟踪调查了2010—2012年四川省181个县(市辖区、县级市、自治县)的财政信息公开情况,发现3年间县级财政透明度的总分平均值分别为18.40、21.36和31.80(满分100)。调查反映出的特征事实包括:1.四川省县级财政透明度的绝对水平不高,但呈上升趋势;2.成都市县级财政透明度显著领先于四川省内其他地级市;3.在四川省县级政府结构和职能的基本信息之外,部门间权责关系有待公开厘清;4.大多数的四川省县级政府没有完整公布预决算文件;5.四川省县级"三公"消费和非一般公共预算信息严重缺失;6.四川省县级预算对会计基础和编制标准的说明普遍忽视;7.大多数的四川省县级政府没有及时公布预决算...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预算改革 县级政府 四川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冯力沛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以高投入、低效率的资源消耗为特征,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破坏,使得公众的生活质量并没有达到最优水平,这实质上与资源诅咒阐述的状况相一致。如何破除资源诅咒也就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现有文献所使用的模型构建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多维尺度及系统聚类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级层面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而财政透明在资源诅咒中能够起到有限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资源诅咒 财政透明 抑制作用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奥 张双龙
财政透明是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和政府行为视角,提出财政透明度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存在着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进而利用2013—2019年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检验经济增长目标对财政透明度的线性效应和非线性效应,并对其进行了机制检验、异质性分析与拓展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且经济增长目标主要通过扩大基建投资等降低财政透明度,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财政透明度,而土地出让单价在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影响财政透明度的作用中具有不同效应;经济增长目标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市场化水平、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财政透明度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的具体关系,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勇 赵姝洁
笔者定量测度我国31个省份的财政政策波动性,使用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财政透明度对财政政策波动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借助中介效应分析框架分析财政透明度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透明度呈现不断上升态势,财政信息公开力度在不断加强,但财政透明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单个省份不同年份的财政透明度波动较大,不同省份之间的财政透明度差异较大;财政透明度与财政政策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财政透明度对财政政策波动性存在负向影响,即随着一个地区财政透明度的提高,该地区的财政政策波动性将下降;财政透明度对财政政策波动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低透明度地区和财政政策波动性较高地区的财政透明度影响更强;财政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约束政府行为,降低预决算偏差度,从而达到降低财政政策波动性的效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贾晋 李雪峰
通过"扩权强县"改革实现县级财政解困,政策设计的初衷是一方面通过简政放权直接提高县级财政自给率,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产生间接财政增收效应。本文利用四川省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在对"汶川地震""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等区域重大事件进行合理控制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扩权强县"改革对县级财政解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从直接效应还是间接效应,"扩权强县"改革对县级财政解困并未产生明显促进作用。优化"扩权强县"改革应继续遵循"财权事权相匹配"原则,不断完善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积极培育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寿峰 郑国梁
本文通过理论建模结合实证检验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中国财政透明度对腐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的提高能够抑制腐败,但目前作用相对有限,贸易开放度、民营化、公务人员工资及政府规模对腐败有显著负影响,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腐败没有显著影响;夏普里值分解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各变量对腐败的相对贡献度,财政透明度的相对贡献度较小但有逐渐上升趋势。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腐败 夏普里值分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鹏 刘炳辰 王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迅速膨胀,已深切影响到经济良性发展和金融体系安全。近年来,财政透明度成为认识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又一新视角。笔者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探讨了财政透明度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理论研究表明,基于中国"晋升锦标赛"模式下的官员激励特色和向最优金融结构趋近的银行业发展现实,在财政透明度缺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存在运用债务资金进行过度投资的冲动,因此通过财政透明度的提升能够缩小政府性债务规模。实证研究表明,财政透明度与政府性债务规模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是显著的,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助于规范约束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政府性债务规模 过度投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莫龙炯 张小鹿
政府预算法治化和财政信息公开是公共预算治理改革的核心目标,对于实现地方财政治理现代化至关重要。从政府预算法治化的崭新视角,借助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的契机,运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分析预算制度改革对地方财政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新《预算法》的实施有利于财政信息公开,从而提高地方财政支出效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预算法治化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强政府审计监督的路径来提升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市场制度环境越完善、政府治理效率和社会公众关注度越高的地区,新《预算法》实施对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效应越明显。因此,应加快政府预算法治化建设,推动财政信息公开透明,完善预算监督、约束和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良好互动的预算协同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新《预算法》实施的财政治理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倩
财政透明度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政府履行财政受托责任的必由之路。财政信息公开是财政透明度的本质规定和重要内容,是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通过财政透明度的视角,就财政信息公开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首先在明确界定财政信息公开的基础上,指出财政信息公开要有一定的"度",应遵循一定的及时性与频率;然后梳理国际组织有关财政数据信息公开的基本标准,考察美国和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数据信息公开的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信息 信息公开 财政透明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温来成 马昀
本文基于2009年-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2015年《预算法》(以下称新《预算法》)实施作为地方政府预算约束强化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对于财政透明度水平不同的地方,新《预算法》实施对其境内投融资平台城投债发行平均利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新《预算法》的实施推动了财政透明度较低省份的投融资平台城投债发行平均利率的显著上升。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东部省份,而在中部和西部省份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化、强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鹏 王亚琪
财政公开透明作为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特征,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还是影响企业经营行为和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以新《预算法》的实施为切入点,基于2013—2021年我国地级市和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透明度对企业税收遵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财政透明度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表明财政透明度作为一种治理工具,在企业税收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从社会维度看,财政透明度通过提高财政支出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纳税意愿;从政治维度看,财政透明度通过减少政府官员腐败和企业政治关联,减小企业避税空间;从经济维度看,财政透明度通过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避税动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信息化程度高、财政压力小的城市,财政透明度能够明显地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因此,要建立预算公开长效机制,提高预算公开与其他预算改革举措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强化财政透明度的经济社会治理效应,以便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贾晋 李雪峰
通过"扩权强县"改革实现县级财政解困,政策设计的初衷是一方面通过简政放权直接提高县级财政自给率,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产生间接财政增收效应。本文利用四川省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在对"汶川地震""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等区域重大事件进行合理控制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扩权强县"改革对县级财政解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从直接效应还是间接效应,"扩权强县"改革对县级财政解困并未产生明显促进作用。优化"扩权强县"改革应继续遵循"财权事权相匹配"原则,不断完善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积极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建立差异化目标分类考核机制,健全规范县级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雅琴 郭茹
虽然近年来财政透明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对财政效率的影响路径仍缺少充分研究。财政效率应从各级政府职能出发考查财政职能履行情况,因而地方财政透明度与财政效率提升,应主要考察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即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具体包括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种类合意性、公共物品供给规模、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资源浪费情况等。本文通过对我国29个省区的实证研究证明,地方财政透明度与财政效率间确实存在正向关系。为促进财政效率提升,需要加强财政透明度,以政府预算信息公开为核心,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报告、审计报告等为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