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3)
2023(2112)
2022(1686)
2021(1645)
2020(1362)
2019(3049)
2018(2826)
2017(4974)
2016(2893)
2015(3368)
2014(3434)
2013(3502)
2012(3216)
2011(2154)
2010(2735)
2009(2722)
2008(2720)
2007(2132)
2006(1793)
2005(1632)
作者
(6851)
(5497)
(5436)
(5337)
(3652)
(2562)
(2505)
(2157)
(2034)
(1861)
(1856)
(1824)
(1820)
(1746)
(1704)
(1624)
(1501)
(1498)
(1445)
(1392)
(1365)
(1364)
(1282)
(1278)
(1266)
(1252)
(1237)
(1167)
(1139)
(1125)
学科
(20171)
管理(13614)
审计(12107)
财政(11733)
(10440)
(9980)
企业(9980)
(9448)
(8280)
财务(8277)
财务管理(8199)
企业财务(7879)
(6913)
经济(6904)
各类(5843)
(4760)
中国(4574)
制度(3972)
(3972)
方法(3850)
(3245)
体制(3087)
(2895)
地方(2795)
数学(2700)
数学方法(2693)
(2648)
政策(2613)
支出(2562)
及其(2561)
机构
学院(32795)
大学(31989)
(18628)
(11912)
经济(11620)
管理(11503)
财经(10264)
理学(9769)
理学院(9706)
管理学(9655)
管理学院(9599)
(9190)
中国(8948)
研究(8409)
会计(7623)
财政(7588)
(7394)
财经大学(7295)
(6600)
(6181)
审计(5908)
(5568)
会计学(5045)
会计学院(4793)
(4770)
学会(4563)
科学(4474)
中心(4315)
(4223)
公司(4163)
基金
项目(17613)
研究(14143)
科学(13127)
基金(12388)
(10062)
国家(9949)
社会(8859)
科学基金(8775)
社会科(8465)
社会科学(8457)
(7099)
教育(6558)
基金项目(6528)
编号(6101)
成果(6050)
资助(5256)
(5248)
自然(5104)
(5032)
自然科(4912)
自然科学(4911)
自然科学基金(4801)
(4689)
项目编号(4639)
(4589)
(4588)
阶段(4585)
阶段性(4402)
课题(4302)
(4116)
期刊
(22535)
研究(15255)
(14477)
经济(14477)
中国(13677)
审计(9302)
会计(8064)
财会(7568)
(6330)
财政(6330)
财经(5419)
会通(5161)
通讯(5161)
(4504)
经济研究(3768)
学报(3677)
管理(3248)
(3242)
大学(3174)
之友(3125)
学学(3086)
内部(2973)
国内(2973)
(2939)
(2922)
金融(2922)
(2900)
月刊(2586)
(2407)
与会(2222)
共检索到63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军平  
基于对我国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的调查,本文研究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表明:由于制度主要是通过道德的感召而不是法律的强制来对财政透明度施加影响,在整体水平上,制度对于财政信息的公开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比较有限。由于制度条文规定的差异所引致的激励效应不一样等方面的原因,在层次差异上,制度对态度责任心的提升效应相比对实质信息公开的促进效应要显著得多。而在主体差异方面,相比对于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作用,制度对非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要小得多;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与各单位所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在态度责任心的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倩  
财政透明度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政府履行财政受托责任的必由之路。财政信息公开是财政透明度的本质规定和重要内容,是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通过财政透明度的视角,就财政信息公开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首先在明确界定财政信息公开的基础上,指出财政信息公开要有一定的"度",应遵循一定的及时性与频率;然后梳理国际组织有关财政数据信息公开的基本标准,考察美国和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数据信息公开的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卓  
基于国家审计的制约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以地方政府土地资本化作为切入点,本文结合财政透明度的视角,考察了国家审计对土地资本化的影响效应以及异质性作用,并进一步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只在中西部地区显著。国家审计的制约性作用对地方政府土地金融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只在东部地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可以通过制约性作用提高财政透明度,从而有助于规范约束地方政府的土地资本化行为。研究结论对于更好发挥国家审计宏观调控“工具箱”作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土地资本化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九大强调预算制度要"全面规范透明"。2017年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着力打造阳光财政,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全部都要公开预决算,让群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2018年中央部门预算已于4月13日集中向社会公开。随着我国预决算公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已基本确立预决算公开的制度框架。按照谁制作、谁公开原则,各级财政部门、各部门负责本地区、本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决算由财政部门公开,部门预决算由各部门公开。此外,财政部门公开各类财税政策和财税制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缪小林  赵一心  
政府进行良好财政治理要求提升财政透明度,而预算公开是提升财政透明度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9~2016年《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数据,从整体水平、公开主体与公开客体三个方面对我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公开主体、公开客体及公开环境三个层面探析了我国财政透明度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蔡高锐  白皓冉  
国际审计组织(INTOSAI)在倡导国家审计发展、提升财政透明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INTOSAI的相关宣言和倡议,以INTOSAI为视角,探索如何完善国家审计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雅琴  郭茹  
虽然近年来财政透明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对财政效率的影响路径仍缺少充分研究。财政效率应从各级政府职能出发考查财政职能履行情况,因而地方财政透明度与财政效率提升,应主要考察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即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具体包括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种类合意性、公共物品供给规模、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资源浪费情况等。本文通过对我国29个省区的实证研究证明,地方财政透明度与财政效率间确实存在正向关系。为促进财政效率提升,需要加强财政透明度,以政府预算信息公开为核心,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报告、审计报告等为支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翟婷  王金秀  
减税降费和压减支出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预决算偏离度是政府预算管理能力的数量体现,对上述两者意义重大。文章基于2011-2016年的省级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从预测偏离与执行偏离两个维度,分析了国家审计监督和财政透明度与地方财政支出预决算偏离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监督力度越强,支出的预测偏离度越低,执行偏离度越高;地方的财政透明度越高,支出的预测偏离度与执行偏离度均越低;国家审计监督通过硬约束和强问责机制威慑违规支出行为,提升地方的财政透明度从而影响预测偏离和执行偏离,财政透明度对预测偏离具有中介作用。研究验证了约束有力与公开透明对预算的治理效应,揭示了两者在预算编制与执行环节的不同作用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宝东  王颖鹏  
文章以我国2012—2018年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政府审计的增收减支效力和健全制度效力两方面出发,结合财政透明度的影响,综合探讨政府审计的增收减支效力、健全制度效力和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财政透明度都能抑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且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对抑制债务规模扩张效果更加明显;而交互效应表明财政透明度越高,政府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抑制作用越不显著。因此,从控制地方债务规模和完善地方债券市场的目的出发,地方政府需要更加强调“事前防范”,重视财政透明的氛围宣传和制度建设,并与“事后监督”的政府审计形成合力,而财政透明和政府审计的政策力度及搭配也应因地制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申亮  
公众态度和行为是影响政府财政透明度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推动财政透明度进程的根本动力。研究现阶段公众对财政透明度的认识和行为,对推动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的社会驱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假设6个与公众财政透明度意愿相关的影响因子,通过2个中介变量分别间接地反映公众的财政透明度意愿,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搜集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假设。研究表明:社会身份、公众政治态度、参与环境和政府政策导向对公众财政透明度意愿有较强的影响;而公众参与能力和政府公信力对公众的影响较小。针对研究结论,可从培养公众公共精神、改善公众参与环境、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我国公众的财政透明度意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春荣  蒋洪  彭军  
财政透明度的年度评估旨在调查我国省级财政资金的信息披露,并推动财政信息披露方法与方式的完善。2014年中国财政透明度评估,在保持五年来评分标准不变的前提下,对以往评分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九项信息要素对省级财政透明度进行评估,认为我国省级财政透明度已稳步提升,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存在得分不稳定、信息公开随意性大以及公开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受制于预算报表体系的诸多缺陷,即使是得分最高的省份也没有达到及格线。我国财政透明度的提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法制以及加强上级部门的监督与考核。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娇秀  郑春荣  曾军平  
2013年的中国财政透明度评估包含了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评估与省级政府部门预算透明度评估三部分。其中,省级政府部门预算透明度评估是今年的新增内容。评估结果显示:中国财政透明度水平仍然较低,但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省际(部门)间的透明度差距依然很大;此外,分项目考察的透明度差异较大,总额信息、功能分类信息项目的透明度状况相对较好,明细信息、经济分类信息项目的透明度相对较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程晓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透明度手册》的核心就是要求政府定期向公众提供全面并且真实的财政信息 ,而编制和公布政府财务报告是向公众提供这些财政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 ,《财政透明度手册》对各国的政府会计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财政透明度手册》的基本要求 ,并分析了它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燕  
财政是政府活动的综合反映,透明规范严格高效的财政制度是保证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的制度安排,它提供了一个民众向政府表达偏好并借以监督和制约政府行为的有效渠道,为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效率政府"并保证政府行为与决策真正对广大民众和纳税人负责提供了一个有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