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2)
2023(8447)
2022(7040)
2021(6737)
2020(5645)
2019(13210)
2018(12144)
2017(22969)
2016(12376)
2015(14194)
2014(13890)
2013(13947)
2012(13119)
2011(11341)
2010(11698)
2009(11562)
2008(10964)
2007(9445)
2006(8030)
2005(7205)
作者
(31697)
(26111)
(25923)
(25263)
(16678)
(12505)
(11997)
(10125)
(10041)
(9649)
(8920)
(8875)
(8454)
(8423)
(8223)
(8001)
(7590)
(7571)
(7469)
(7451)
(6529)
(6431)
(6185)
(6141)
(6029)
(5925)
(5711)
(5671)
(5244)
(5208)
学科
(51733)
经济(51680)
管理(45024)
(40706)
(35121)
企业(35121)
(34614)
方法(26661)
(26480)
金融(26480)
数学(24890)
数学方法(24748)
(23896)
银行(23885)
(22969)
中国(22859)
(18614)
财务(18593)
财务管理(18530)
企业财务(17503)
(15806)
财政(14754)
地方(13432)
(12521)
(12208)
中国金融(11169)
业经(10329)
(10029)
(9512)
贸易(9502)
机构
大学(163565)
学院(162676)
(76334)
经济(74948)
管理(63867)
理学(54556)
理学院(54116)
管理学(53572)
管理学院(53270)
研究(52483)
(50185)
中国(49718)
财经(34882)
(32211)
(31812)
中心(27678)
财经大学(26063)
经济学(26008)
科学(25655)
(24831)
(24157)
经济学院(23758)
(22948)
金融(22500)
研究所(21408)
(20979)
(20649)
北京(20573)
银行(19875)
(19652)
基金
项目(103128)
科学(82145)
研究(78530)
基金(77510)
(65042)
国家(64508)
科学基金(56812)
社会(53076)
社会科(50772)
社会科学(50758)
基金项目(40121)
(38698)
教育(36380)
自然(33863)
自然科(33145)
自然科学(33136)
资助(32948)
自然科学基金(32574)
(32122)
编号(30673)
成果(26464)
(24660)
重点(23325)
国家社会(23117)
教育部(22342)
(22098)
(21922)
人文(21581)
(21554)
(21295)
期刊
(80018)
经济(80018)
研究(56782)
(47475)
中国(35616)
(34836)
金融(34836)
管理(22746)
学报(20603)
财经(19036)
科学(17957)
(17860)
大学(16986)
(16156)
学学(16141)
经济研究(14842)
教育(13121)
技术(12364)
会计(12359)
财会(12114)
农业(10846)
(10323)
问题(10073)
业经(9758)
(9569)
财政(9569)
理论(9432)
国际(8899)
实践(8328)
(8328)
共检索到266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温来成  马昀  
本文基于2009年-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2015年《预算法》(以下称新《预算法》)实施作为地方政府预算约束强化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对于财政透明度水平不同的地方,新《预算法》实施对其境内投融资平台城投债发行平均利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新《预算法》的实施推动了财政透明度较低省份的投融资平台城投债发行平均利率的显著上升。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东部省份,而在中部和西部省份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化、强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莫龙炯  张小鹿  
政府预算法治化和财政信息公开是公共预算治理改革的核心目标,对于实现地方财政治理现代化至关重要。从政府预算法治化的崭新视角,借助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的契机,运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分析预算制度改革对地方财政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新《预算法》的实施有利于财政信息公开,从而提高地方财政支出效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预算法治化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强政府审计监督的路径来提升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市场制度环境越完善、政府治理效率和社会公众关注度越高的地区,新《预算法》实施对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效应越明显。因此,应加快政府预算法治化建设,推动财政信息公开透明,完善预算监督、约束和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良好互动的预算协同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新《预算法》实施的财政治理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鹏   王亚琪  
财政公开透明作为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特征,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还是影响企业经营行为和税收遵从的重要因素。以新《预算法》的实施为切入点,基于2013—2021年我国地级市和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透明度对企业税收遵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财政透明度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表明财政透明度作为一种治理工具,在企业税收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从社会维度看,财政透明度通过提高财政支出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纳税意愿;从政治维度看,财政透明度通过减少政府官员腐败和企业政治关联,减小企业避税空间;从经济维度看,财政透明度通过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避税动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信息化程度高、财政压力小的城市,财政透明度能够明显地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因此,要建立预算公开长效机制,提高预算公开与其他预算改革举措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强化财政透明度的经济社会治理效应,以便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咏梅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其融资成本对地方政府财政的影响逐步显现。以我国201 5—201 6年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全样本对地方政府信息披露质量(财政透明度)、信用评级与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成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提高能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成本,其中政府信用评级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政府信息披露质量与信用评级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者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判断,进而影响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又文  洪海林  
地方财政透明是衡量新时代财政治理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完善《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为了落实财政资金节用裕民的目标,2020年8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新修订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在此背景下,从梳理新《预算法实施条例》的特点入手,通过厘清预算主体职责、完善信息公开机制、规范地方政府债务、构建预算绩效新格局以及明确政府间财政关系五条路径,分析新《预算法实施条例》对地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及表现,并针对条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二律背反"现象以及"回流效应",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俊  杨兴龙  王亚星  
以2010-2012年的省级政府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财政透明度等因素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效应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及风险具有正向影响;财政透明度越高,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就越小,融资风险就越低;随着财政透明度的提高,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的正向效应在削弱,而财政分权对地方债务融资规模的正向效应变化不明显。基于官员任职来源的进一步研究显示,相较于本省晋升,官员平调能够削弱财政分权与地方债务规模的正向关系,而官员源自外部晋升和"京官"能够弱化财政透明度与地方债务风险的负向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汤凤林  
(一)设计预算公开的目标体系,为地方财政透明度提升提供指导确立地方政府预算公开的目标框架。预算公开的目标框架能为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提高提供方向性指导。本着完整、详细的公开原则,在公开范围上地方政府应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四本预算的信息全部公开。在公开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地方政府在四本预决算信息之外,还要公开各部门预决算信息,部门单位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鹏  刘炳辰  王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迅速膨胀,已深切影响到经济良性发展和金融体系安全。近年来,财政透明度成为认识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又一新视角。笔者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探讨了财政透明度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理论研究表明,基于中国"晋升锦标赛"模式下的官员激励特色和向最优金融结构趋近的银行业发展现实,在财政透明度缺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存在运用债务资金进行过度投资的冲动,因此通过财政透明度的提升能够缩小政府性债务规模。实证研究表明,财政透明度与政府性债务规模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是显著的,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助于规范约束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宝东  王颖鹏  
文章以我国2012—2018年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政府审计的增收减支效力和健全制度效力两方面出发,结合财政透明度的影响,综合探讨政府审计的增收减支效力、健全制度效力和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财政透明度都能抑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且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对抑制债务规模扩张效果更加明显;而交互效应表明财政透明度越高,政府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抑制作用越不显著。因此,从控制地方债务规模和完善地方债券市场的目的出发,地方政府需要更加强调“事前防范”,重视财政透明的氛围宣传和制度建设,并与“事后监督”的政府审计形成合力,而财政透明和政府审计的政策力度及搭配也应因地制宜。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一花   丁文文   骆熙   张滕滕  
提升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是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防风险、稳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12—2018年全国238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提升财政透明度能直接改善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同时其作用受审计监督力度的正向调节;另一方面,提升财政透明度还能通过控制债务规模、优化债务支出结构,间接改善债务支出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透明度较高、财力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非东部地区的影响更为凸显。同时,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对财政透明度的积极影响亦有显著推动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本研究为地方政府进一步提升财政透明度以改善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提供经验证据和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江  吴涛  
在使用熵值法构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透明度、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透明度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还能通过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进而对区域创新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大而在中部地区最小。上述结论在替换经济指标、控制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门槛效应分析发现,财政透明度对区域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当财政透明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区域创新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利用PSTR模型研究发现,财政透明度与区域创新之间还存在因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带来的非线性效应,当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将进一步助力财政透明度促进区域创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寿峰  郑国梁  
本文通过理论建模结合实证检验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中国财政透明度对腐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的提高能够抑制腐败,但目前作用相对有限,贸易开放度、民营化、公务人员工资及政府规模对腐败有显著负影响,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腐败没有显著影响;夏普里值分解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各变量对腐败的相对贡献度,财政透明度的相对贡献度较小但有逐渐上升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真  郝麦红  
本文基于2011~2015年26省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政治因素、财政经济因素及社会因素对不同地区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并利用夏普利值分解,分析不同地区各个因素的贡献率,从而区分影响透明度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腐败事件、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赤字和网络普及率对财政透明度意义重大;中部地区,政府规模、失业率、非税收入的比重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地区,政府规模、财政赤字、经济发展水平三个因素与其联系最为紧密。本文认为应该加大对官员的行为监督,提高官员的执政素质;制定惩罚措施,严厉打击各种非法寻租;坚持发展经济,继续扩大高等教育普及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信息的发布渠道。通过上述措施提高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透明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蓉  熊阳  姜先登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均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提升预算透明度,并对预算公开透明作出明确的具体规定。预算透明度的提升对地方财政支出是否具有约束作用,能否提高地方财政支出绩效?采用合成控制法,将福建省在201 4年和201 5年未公开部分预决算信息的事件作为自然实验,评估预算不透明对地方财政支出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对多个控制对象加权来模拟福建省不公开预算前的财政支出绩效,能够客观地定量评估预算透明度对地方财政支出绩效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预算透明度和地方财政支出绩效呈现正向关系;相较于其他省份,预算的不完全透明使福建省财政支出绩效下降。因此,为了提升预算透明度,应当积极推进基层单位信息公开进程,充分发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职能,尽快建设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并扩大社会公众对预算监督的参与途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鹏  樊蓉  
2014年《预算法》对各级政府及部门预算公开的时间、内容、期限、形式等均做出了严格的法律约束。财政透明度提升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机制是什么?程度如何?本文利用2009-2015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两步最优GMM估计,实证分析财政透明度与地方债务规模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财政透明度和地方债务规模呈现倒U型关系,二者关系拐点出现在38.41。2016年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的平均得分跨过本研究的拐点值,省级财政透明度的日益提升有利于进一步管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从制度操作层面上,按照《预算法》的相关条款,本文提出规范、细化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方面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