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75)
- 2023(18936)
- 2022(16374)
- 2021(15166)
- 2020(12782)
- 2019(29098)
- 2018(28346)
- 2017(54483)
- 2016(29455)
- 2015(32753)
- 2014(32509)
- 2013(32175)
- 2012(29510)
- 2011(26206)
- 2010(26173)
- 2009(24047)
- 2008(23252)
- 2007(20019)
- 2006(17492)
- 2005(14983)
- 学科
- 济(131943)
- 经济(131814)
- 管理(87068)
- 业(81071)
- 企(66026)
- 企业(66026)
- 方法(58136)
- 数学(51585)
- 数学方法(50993)
- 财(39838)
- 农(32529)
- 中国(31409)
- 地方(29258)
- 学(27572)
- 业经(26218)
- 农业(22442)
- 制(22251)
- 务(22155)
- 财务(22082)
- 财务管理(22021)
- 贸(21617)
- 贸易(21608)
- 企业财务(20929)
- 易(20866)
- 环境(18939)
- 理论(18225)
- 和(17956)
- 技术(17582)
- 银(17117)
- 银行(17045)
- 机构
- 大学(417823)
- 学院(415789)
- 济(173427)
- 经济(170032)
- 管理(162931)
- 理学(142520)
- 研究(140921)
- 理学院(140897)
- 管理学(138269)
- 管理学院(137530)
- 中国(103567)
- 科学(88363)
- 京(87320)
- 财(83111)
- 所(70886)
- 农(70714)
- 业大(65107)
- 研究所(64737)
- 财经(64525)
- 中心(63659)
- 江(59092)
- 经(58802)
- 农业(55618)
- 北京(54300)
- 经济学(53611)
- 范(52481)
- 师范(51858)
- 院(51075)
- 经济学院(48326)
- 财经大学(48029)
- 基金
- 项目(291594)
- 科学(228645)
- 基金(213497)
- 研究(205693)
- 家(188498)
- 国家(186997)
- 科学基金(160336)
- 社会(131859)
- 社会科(125147)
- 社会科学(125114)
- 基金项目(113605)
- 省(112743)
- 自然(106402)
- 自然科(103978)
- 自然科学(103950)
- 自然科学基金(102095)
- 划(95401)
- 教育(94265)
- 资助(88275)
- 编号(81290)
- 重点(65370)
- 成果(64180)
- 部(63990)
- 发(61646)
- 创(60092)
- 科研(56516)
- 创新(56213)
- 课题(55484)
- 国家社会(55094)
- 教育部(54863)
- 期刊
- 济(185491)
- 经济(185491)
- 研究(121515)
- 中国(73981)
- 学报(71256)
- 财(66759)
- 科学(62732)
- 农(62634)
- 管理(58188)
- 大学(53555)
- 学学(51197)
- 农业(42701)
- 教育(36496)
- 技术(34790)
- 融(33130)
- 金融(33130)
- 财经(32052)
- 经济研究(31635)
- 业经(28339)
- 经(27482)
- 问题(24018)
- 业(21476)
- 技术经济(20821)
- 版(20263)
- 统计(20187)
- 科技(19823)
- 理论(18613)
- 策(18445)
- 商业(18271)
- 业大(18141)
共检索到599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丽艳 马光荣
本文基于中国28个省份的县域层面统计数据,通过西部大开发这一自然实验以及空间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转移支付显著地促进了获得地的GDP增长。人均转移支付每增加1%,将导致人均GDP增加约1%。为了解决GDP的统计质量问题,我们还利用夜间灯光亮度作为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发现转移支付的正向作用依旧存在。机制分析发现,转移支付显著地促进了县级政府的生产性财政支出,但是对教育、医疗等民生性公共品的改善作用有限。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除了支持地方基本建设外
关键词:
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空间断点设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高立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级政府框架下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究最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中国现实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分析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最优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主要取决于财政收支分权水平。1995年以来中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总体上较为合理,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影响并不显著;2002年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增长过快,与中国的财政收支分权水平不相适应,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东部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偏大,进而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显著性不够稳健;地方公共资本投资和财政收入政策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凤伟
财政转移支付是政府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本文利用甘肃省1994-2005年的分县数据,探讨了财政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财政转移支付对接受地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适当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能够起到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甘肃省财政转移支付在分配中向相对发达地区倾斜,导致财政转移支付在客观上起到了扩大地区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地区差距 经济增长 β收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晨晖 陈长石
本文将中国20世纪80、90年代的撤县设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断点回归方法系统评价了撤县设市政策对县级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从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等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撤县设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发现:从影响效果来看,县升为县级市所隐含的行政扩权有助于促进相关地区的名义经济增长,但无助于效率的改善和内生增长动力的形成;从传导路径来看,其对增长的带动力主要是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与资本的增长所产生的,对吸引人口流入与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影响并不明显。这表明上一轮撤县设市政策促进增长的方式比较粗放,考虑到自2017年起我国新一轮撤县设市政策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应更好地借鉴上一轮撤县设市政策周期的经验教训,更加重视提升发展质量与发展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林 刘洪
文章首先对已有文献中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方法进行考察,发现现行的方法存在着一些限制和问题,非参数回归方法可以某种程度克服这些问题。因此,在对非参数回归方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1953~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GDP名义增长率之间关系了进行了非参数回归。回归结果表明:GDP名义增长率取值在比较正常的范围(0%-20%)内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GDP名义增长率之间近似于线性关系,超出这个范围,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财政收入 经济增长 非参数回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雷根强 黄晓虹 席鹏辉
本文利用2000-2007年我国中西部地区15个省份中1054个县域数据,分析了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选择以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准自然实验进行地理位置模糊断点回归分析,发现中央对西部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高于中部地区,然而西部地区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却没有因此得到缓解,反而扩大了20%。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效应,该结果在不同带宽以及在距离或经纬度作为断点回归执行变量的情况下均具有稳健性。同时,机制分析发现,城镇居民收入从转移支付中受益程度高于农村居民。因此,本文认为转移支付应更有针对性地投向农村地区,同时中央政府应尽快合理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并纠正地方财政支出城镇偏向及结构偏向问题。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城乡收入差距 断点回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飞 任奕繁
财政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聚焦点。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对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突发危机造成经济波动下的财政政策调控效应进行理论阐述,然后建立财政政策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及相关指标模型,选取2001年至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对财政收入、税收、工业产出以及消费价格水平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函数响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和税收对工业产出的波动冲击是有效相关的,同时这两种政策有利于平抑经济波动,拉动经济增长。总体来看,税收政策短期内可以达到稳定波动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调整财政支出对于经济的波动减缓是有效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戚兆坤 隋博文 李红
空间断点回归实现因果关系统计推断的实验场景决定了交互效应是其固有特征。已有交互效应模型设定方法未充分考虑变量间的空间关系,使其应用局限于微观领域。文章在空间断点回归分析框架下,提出了模型化交互效应的更一般化方法,将其应用推广至区际差异分析等宏观领域,充分讨论了能够识别交互效应的主要统计假设、模型设定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以及忽略交互效应产生的影响。基于此方法,对重庆市升级为直辖市的经济效应进行实验设计、统计推断和评价。实证分析表明,当恰当利用交互效应模型进行统计推断时,处理效应和交互效应估计值均显著为正,处理效应t检验显著性更强,且其估计值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显著大于普通空间断点回归模型的估计值,该结论基本稳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戚兆坤 隋博文 李红
空间断点回归方法是将通过实验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向地理空间推广,是利用地理信息实现因果关系推断的前沿方法。文章在反事实潜在结果的理论基础上,重点梳理了基于地理空间不同实验场景下,能够识别因果效应的重要假设及相应模型的设定方法和估计方法,构建了空间断点回归方法的基本分析框架,已有相关文献都可归结为此框架下的应用。重点讨论了如何将不同地理信息应用于识别假设和模型设定,并分析了不同地理信息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的区别与联系。基于此框架,对重庆市升级为直辖市的经济效应进行实验设计、统计推断和评价。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明 华磊 彭小建
基于索洛增长模型,以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作为门槛变量,利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财政自给的视角实证考察了1994-2012年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央转移支付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随着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分水岭"为67%的财政自给水平。通过对各省级行政区的财政自给能力进行分区发现,当前绝大多数省份处于中下及低财政自给能力的"尴尬区间"。从整体上看,1994-2012年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率是在下降的,其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也呈现下降趋势,提升地方财政自给能...
关键词:
财政自给 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昱辉
文章以泰尔指数衡量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差异,并且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分析经济增长、中央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差异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扩大了地方财政支出差异,而中央转移支付缩小了地方财政支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雅琴
文章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统计模型。利用1999-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区域经济增长 省级数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杰 龚新蜀 刘林
中央转移支付无论是总量还是在新疆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近几年来都有明显的加速增长势头,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后,中央转移支付的增长速度已然超过了新疆经济的发展速度。新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的帮助、国家的扶植和自身的努力,外商直接投资可以看做外部的帮助,转移支付是国家扶植地方的重要手段,地方财政支出代表自身努力。基于此,结合转移支付、财政支出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回归和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分税制改革后它们对新疆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它们对新疆经济都具有促进作用。回归后发现转移支付和财政支出对新疆经济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新昶
基于中国分省面板数据,本文对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区发展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转移支付在地区间的分布具有"马太效应",越是富裕的地区,得到的转移支付量越多,转移支付没有发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的作用。在转移支付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专项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扩大了地区发展差距;财力性转移支付有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并且推动经济增长的效率最高。
关键词:
转移支付 经济收敛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辛星 许悦驰
殖民制度对经济的长期影响是经济史领域的重要命题。本文以伪满洲国殖民统治为着眼点,深入探讨了日本控制下的伪满洲国殖民统治对所辖地区经济的长期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具体的影响机制。通过断点回归的方法(RD),本文发现即使在2014年,伪满洲国辖区一侧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低于相邻的其他区域,我们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伪满洲国当局严酷的劳工待遇和其对移民的管控带来了劳动力数量的锐减,这种锐减在除核心城市之外的乡镇农村区域尤为明显。
关键词:
殖民统治 伪满洲国 长期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