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9)
- 2023(13165)
- 2022(11547)
- 2021(11107)
- 2020(9300)
- 2019(21629)
- 2018(21844)
- 2017(41516)
- 2016(22882)
- 2015(25517)
- 2014(25800)
- 2013(25271)
- 2012(22836)
- 2011(20279)
- 2010(20404)
- 2009(18894)
- 2008(18774)
- 2007(16032)
- 2006(14164)
- 2005(12647)
- 学科
- 济(83285)
- 经济(83160)
- 管理(72129)
- 业(65581)
- 企(56605)
- 企业(56605)
- 方法(37248)
- 财(35491)
- 数学(31900)
- 数学方法(31503)
- 制(23920)
- 中国(23735)
- 农(23074)
- 业经(19956)
- 务(19003)
- 财务(18933)
- 财务管理(18878)
- 学(18111)
- 企业财务(17945)
- 地方(17243)
- 体(16440)
- 银(15396)
- 银行(15353)
- 理论(15315)
- 农业(14846)
- 财政(14720)
- 行(14494)
- 贸(14152)
- 贸易(14146)
- 和(13995)
- 机构
- 大学(313749)
- 学院(310740)
- 管理(124152)
- 济(122001)
- 经济(119241)
- 理学(107144)
- 理学院(105971)
- 管理学(104276)
- 管理学院(103695)
- 研究(103263)
- 中国(77902)
- 财(66905)
- 京(66824)
- 科学(62763)
- 所(51523)
- 财经(49307)
- 中心(46295)
- 研究所(46231)
- 农(46200)
- 江(45942)
- 经(44650)
- 业大(44418)
- 北京(42537)
- 范(40865)
- 师范(40518)
- 院(37695)
- 州(36716)
- 财经大学(36492)
- 经济学(36350)
- 农业(35708)
- 基金
- 项目(210477)
- 科学(165172)
- 研究(157080)
- 基金(152195)
- 家(131455)
- 国家(130346)
- 科学基金(112367)
- 社会(98030)
- 社会科(92807)
- 社会科学(92783)
- 省(81794)
- 基金项目(81251)
- 教育(72404)
- 自然(72381)
- 自然科(70637)
- 自然科学(70623)
- 自然科学基金(69336)
- 划(68504)
- 编号(64756)
- 资助(62197)
- 成果(54042)
- 重点(46775)
- 部(46774)
- 课题(44650)
- 创(43798)
- 发(43645)
- 制(42077)
- 创新(40863)
- 教育部(40594)
- 项目编号(40496)
- 期刊
- 济(137013)
- 经济(137013)
- 研究(97956)
- 中国(64406)
- 财(56186)
- 学报(47435)
- 管理(46361)
- 科学(43386)
- 农(41902)
- 教育(38311)
- 大学(36688)
- 学学(34229)
- 农业(28461)
- 融(28104)
- 金融(28104)
- 技术(26468)
- 财经(24615)
- 业经(21388)
- 经济研究(21333)
- 经(20844)
- 问题(17414)
- 理论(16039)
- 图书(15794)
- 实践(14702)
- 践(14702)
- 财会(14682)
- 科技(14635)
- 会计(14585)
- 版(14361)
- 技术经济(14067)
共检索到467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锷 龚海峰 胡淑云 汪斌
财政转移支付对促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平衡地区之间财力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转移支付制度作用发挥较好的时期,由于资源优化配置,能够比较好的实现中央的计划目标,促进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相反,可能导致中央政府无法实现对地方经济的调控,导致政府间利益冲突加剧,造成资源浪费、效率降低,不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财税改革 财税制度 财政预算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转移支付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运行,形成了体制性、财力性、专项性三大类转移支付形式,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纵观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现况,凸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具有较浓重的过渡性色彩。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明显存在着"包干制"的痕迹,如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留存的"地方上解"、"两税"增长返还,2002年新增的所得税基数返还,以及2009年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这种保地方既得利益基数、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管永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秀华 王绍双
中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探讨冯秀华,王绍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实行科学、规范的分税制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中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面临很多实际问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霞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GDP的高速增长,近几年中央逐步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规模之大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任何一种制度的改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其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建立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经成为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均等化 分税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孔祥慧
目前,我国存在城乡与地区间经济发展失衡、国民贫富差距大、社会事业滞后等不协调现象。分级分税财政体制下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目标不够明确、结构不尽合理、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小且不规范、省以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革完善该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转移支付制度 分级分税财政体制 和谐社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庆江 刘分龙 付剑茹
目前,我国除了忽视地方高等教育收益的溢出效应以外,在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结构、监管、立法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因此,在以地方高等教育收益的溢出效应为依据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同时,还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主要包括开辟多元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渠道,选择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基本形式,建立健全的财政转移支付监督机制,制定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转移支付 配套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义芳 熊波
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由体制补助、税收返还、专项补助、结算补助等多种形式构成,1995年又实行了过渡期转移支付(2002年后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总的来看,现阶段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总量持续增长。1995年中央的各类转移支付总额为2530亿元,到2005年已增长到11483亿元,为1995年的4.5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士义
1994年中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资金规模稳定增长,管理日趋规范、科学和有效,有力推动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了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但在转移支付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边界不够清晰,部分项目功能交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弱化了政策实施效果。本文论述了转移支付的类型和功能,通过分析中国转移支付现状和综合借鉴国际经验,建议适时设立分类转移支付,进一步理清一般性转移支付、分类转移支付和专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齐云
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我国应采取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但现阶段,鉴于我国一直采用单一纵向转移支付形式,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转移支付目前应着重解决纵向非均衡问题,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使之法律化、弹性化,增加透明度,减少随意性,逐步健全单一纵向转移支付。而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与完善的分级财政体制一样,都应是比较长期的目标。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缺陷分析 改革构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今后一个时期西部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应体现渐进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在转移支付规模保持既有水平下,对现行的无条件拨款和有条件拨款均进行大幅度的结构转换,逐步扩大无条件拨款有条件拨款的规模,消解非规范化的税收返还等补助形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 王元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一系列改革和政策,逐步形成了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打补丁"式的形成过程使得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是转移支付制度本身目标不清晰、功能不健全,难以有效解决纵向和横向财政失衡问题,一些应给予地方财政的补偿性转移支付数额不足或缺失;另一方面是转移支付体系还不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难以对主体功能区形成产生推进作用;此外,在具体的分配方法、计算公式、资金管理、透明度方面也有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要求,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制度统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万慧
本文对2009年以来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从三种口径进行了辨析,指出不同口径下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当前转移支付结构仍然是以专项转移支付为主。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申了中国财政转移支付改革的约束条件仍然成立,并对转移支付的改革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少强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在刺激投资、拉动消费、促进出口、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特定政策目标的实现。但随着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转移支付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资金分散、效率偏低、地方配套压力大、监督成本高,甚至催生腐败等。对此,有意见认为:应取消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或是转化为一般性转移;还有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六妹 钟晓敏 叶宁
基于改革进程和国内文献的梳理,本文对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回顾。中央政府通过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来实现纵向财力再分配,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实施特定的宏观政策并引导和规范地方财政支出行为。随着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张,转移支付由最初的"收入分享和补助"逐渐成为调节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重要枢纽,致力于"促进财政均等化",但同时也出现了"粘蝇纸效应"、地方财政支出"重投资、轻民生"、有效公共品提供不足以及"公共池"下的地方政府债务快速膨胀等问题,偏离了现代财政治理应有的制度激励效应。未来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应按照其自身的逻辑和路径进行顶层设计,各类转移支付互相配合、各司其职,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充分发挥转移支付在协调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独特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