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52)
- 2023(18472)
- 2022(15565)
- 2021(14603)
- 2020(12156)
- 2019(27918)
- 2018(27921)
- 2017(53068)
- 2016(29346)
- 2015(33311)
- 2014(33839)
- 2013(33284)
- 2012(30394)
- 2011(27136)
- 2010(27444)
- 2009(25223)
- 2008(24870)
- 2007(22337)
- 2006(19919)
- 2005(17936)
- 学科
- 济(113513)
- 经济(113358)
- 业(87267)
- 管理(86423)
- 企(65025)
- 企业(65025)
- 农(51055)
- 方法(44169)
- 财(39120)
- 数学(37467)
- 数学方法(37017)
- 农业(33927)
- 中国(33008)
- 业经(30247)
- 地方(28645)
- 制(28453)
- 学(24090)
- 务(21421)
- 财务(21336)
- 财务管理(21265)
- 企业财务(20097)
- 体(19785)
- 贸(19572)
- 贸易(19556)
- 理论(19374)
- 银(19141)
- 银行(19092)
- 易(18964)
- 环境(18187)
- 行(18048)
- 机构
- 学院(409082)
- 大学(406384)
- 济(159375)
- 管理(157735)
- 经济(155566)
- 研究(136523)
- 理学(135058)
- 理学院(133559)
- 管理学(131268)
- 管理学院(130529)
- 中国(105510)
- 京(87286)
- 科学(84865)
- 财(81140)
- 农(79279)
- 所(69254)
- 江(64989)
- 业大(64305)
- 中心(63890)
- 研究所(61981)
- 农业(60589)
- 财经(60511)
- 范(55326)
- 师范(54874)
- 北京(54850)
- 经(54703)
- 州(51674)
- 院(48997)
- 省(47331)
- 经济学(46502)
- 基金
- 项目(271778)
- 科学(212183)
- 研究(204031)
- 基金(193587)
- 家(167349)
- 国家(165822)
- 科学基金(142094)
- 社会(126339)
- 社会科(119205)
- 社会科学(119174)
- 省(108938)
- 基金项目(103369)
- 教育(92934)
- 自然(90683)
- 划(89195)
- 自然科(88404)
- 自然科学(88383)
- 自然科学基金(86737)
- 编号(86549)
- 资助(78045)
- 成果(71100)
- 重点(60539)
- 课题(59314)
- 部(59201)
- 发(58570)
- 创(55944)
- 制(52290)
- 创新(52204)
- 科研(51210)
- 项目编号(51207)
- 期刊
- 济(188294)
- 经济(188294)
- 研究(124165)
- 中国(90381)
- 农(78270)
- 财(66942)
- 学报(65313)
- 科学(58944)
- 管理(55649)
- 农业(52623)
- 大学(50266)
- 教育(50211)
- 学学(46882)
- 融(40135)
- 金融(40135)
- 技术(35883)
- 业经(34519)
- 财经(29365)
- 经济研究(26807)
- 业(26054)
- 问题(25780)
- 经(24968)
- 图书(23484)
- 版(21963)
- 理论(19743)
- 科技(19336)
- 现代(18947)
- 资源(18838)
- 技术经济(18756)
- 财会(18128)
共检索到628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家远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是公共财政制度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改革创新内容。四川省试点区(县)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但这种探索总体仍较滞后,同时还暴露出一些新问题或倾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下一步四川省构建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民市民化挂钩机制应从资金来源、具体挂钩机制、激励机制、资金使用监督四个方面明确推进路径并完善相关政策。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农民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鑫 罗杰思 刘春晖
[目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不仅是地方政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保障,也是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市民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方法]以湖南省的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权重下的常住人口“标准人系数”,测算各城市的拟分配财力及其波动幅度。[结果]现有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是公共服务外溢而形成“发展的贫困”,另一方面是劳动财富外溢而形成“衰退的富裕”;“发展的贫困”门槛值为8%、“衰退的富裕”门槛值为-20%,长沙市是唯一的公共服务外溢地区,张家界市和湘西州则是劳动财富外溢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在现实中较为稳定,且具有可操作性,各城市的预分配财力和拟分配财力相差不到1%。[结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有利于推进市民化进程,公共服务外溢的城市应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财富外溢的城市可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户籍为本地的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返乡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程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对象的均等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谭军良
如何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本文认为唯有打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原居民与农业转移人口新居民的界限,按国际分税制标准实行常住人口"标准人"再分配的人均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卓有成效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军 詹韵秋
本文以全国率先正式启动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的四川广元改革试点区为样本,对改革的过程和内容予以梳理和分析,提取其成功的经验和改革的理论逻辑,发现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亟待提升、农民股份合作组织缺乏法律保障、地方政府配套服务有待加强等问题,且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并为其他地区的相关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硕
本文以CNKI平台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育才 谢芬
我国县级政府承担着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但分税制改革使得处于基层的县级政府财政能力普遍出现了困难,并且县级政府之间财力差异较大,导致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以实现。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就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均等化的效应进行了分析,首先测算县级政府转移支付前的初始财力差异,然后测算县级政府获得转移支付后的财力差异,最后以转移支付前后县级政府转移支付变异系数为基础得出县级政府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系数。研究发现,四川省县级政府转移支付前后的财力差异大大缩小,说明转移支付对四川省县级财政均等化效果较好。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财力差异 县级财政均等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银监局课题组 王筠权 王国成 宋洁
2011年4月,四川顺庆区等12个区(县)先后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批复为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区(县)(以下简称试点区(县))。2012年,四川银监局出台了《四川银行业支持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督导试点地区银行业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探索适应农民创业特点的金融服务新举措,帮助试点地区农民成功创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了解试点进程及《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情况,四川银监局对全省12个试点区(县)金融支持农民创业情况开展了专题调查,总结先进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创业 金融支持 四川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浩生 李春梅 刘桂花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省以下财政体制的重大变革。文章利用2000年—2009年四川省59个"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县(市)的社会经济数据,就"省直管县"改革及转移支付细分项目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那些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县级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都显著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研究还发现,"省直管县"改革对试点县(市)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效应。本文的实证结果为我国全面推行"省直管县"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证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家远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四川各地在农民培训过程普遍面临着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财政支持则是引导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因此,要破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问题,就要构建起包括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培训对象瞄准和激励机制、培训对象选择机制在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财政支持机制。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财政支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雷骥 万信麟
2012年以来,四川财政按照"创新机制、分层保障、统筹协调、强化绩效"的总体思路,继续优化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一)完善成本差异核定,分类体现不同区域不同层面保障需求。四川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县级行政区划个数居全国第一位,地区间经济发展基础和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付志宇 罗成
财政转移支付对缩小地区间的差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01年—2011年内四川省财政转移支付的实际数据为样本,以变异系数作为衡量工具,对四川省内21个市及自治州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否达到均等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2001年—2011年四川省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川东地区有一定的效果,对于川西地区效果并不明显,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该地区的差距。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均等化 变异系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辉 钟腾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农地私有化或同地同权仅对大城市近郊农民有利,无助于解决广大农村问题,资本下乡则未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反而出现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套利、挤占农民补贴、基层组织异化、农民失地的困境。基于此,可考虑以就业人口为主的兑地法破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困境新思路: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能够吸纳较多的就业人口,那么该人口在农村相应的农地、宅基地等,即挂钩到就业城市指标中,就业城市以此指标按比例获得工商业、住宅等建设用地指标。由于就业城市能够获得较多的土地出让收入,从中抽取少许资金即可安置相应的就业人口,安置完成后,该就业人口对应的农村农地、宅基地等实物可在原户籍地流转给留在当地居住且有集体身份的专业农户,发展50亩以下的小型家庭农场。该方法可以优化劳动力和土地的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和增加消费,且在社会过渡上也会较为平稳,相比农地私有化或同地同权与资本下乡,更切合国家需要。
关键词:
城乡 人口 挂钩 兑地法 社会稳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飞 刘邵权 谢瑞武
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的持续上升,已成为农村居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农民外出就业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四川省双流县为例,介绍了农民就近就业的实践经验,回答了有关质疑。
关键词:
农民 就近就业 双流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维康 曾扬一 傅新红 刘宇荧 曾维忠
本文首次结合条件价值支付意愿和行为经济学的心理参照点理论考察了农民灌溉水价的心理决策机理。研究发现:农民的心理参照点水价是影响其灌溉水费支付行为的重要微观心理因子。通过对四川省21县区567份样本数据分析发现,样本区农民(92.06%)的心理参照点水价等于零或小于实际水价是水费政策执行难的直接微观心理原因;近期政府"既免又补"的农业政策影响和降低了农民的心理参照点水价,导致了税费改革后水费执行难度加大;同时,受教育时间、性别、去年家庭开支、去年水稻收入、水价制订是否公平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民的心理参照点水价,这些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农民心理参照点水价的水平。本文的政策启示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应...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斌华 吴柏清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颁布以来在各地方已有一定的实践,探讨项目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对促进四川省灾后重建意义重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问题在成都市双流县主要表现为资金问题、片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以及权属调整的问题。应统筹用地规划、建立滚动发展机制、因地制宜、规范管理以有效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保障农民权益,提高村集体参与积极性,推进政策体制改革,以处理权属变化问题。
关键词:
城乡挂钩 建设用地 问题与对策 成都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