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0)
2023(5432)
2022(4774)
2021(4556)
2020(4090)
2019(9701)
2018(9439)
2017(18530)
2016(10509)
2015(12193)
2014(12625)
2013(12834)
2012(12089)
2011(10708)
2010(10959)
2009(10339)
2008(10798)
2007(9805)
2006(8169)
2005(7246)
作者
(31011)
(26130)
(26029)
(25110)
(16382)
(12495)
(12124)
(10259)
(9520)
(9346)
(8727)
(8630)
(8471)
(8341)
(8254)
(8127)
(8118)
(7720)
(7480)
(7388)
(6618)
(6377)
(6376)
(6019)
(5907)
(5868)
(5845)
(5717)
(5367)
(5288)
学科
(44158)
经济(44117)
管理(32962)
(30751)
(25806)
(24897)
企业(24897)
方法(23590)
数学(21315)
数学方法(21162)
(12801)
财政(12520)
(12084)
财务(12071)
财务管理(12022)
中国(11850)
企业财务(11406)
(10219)
(10147)
地方(9949)
(9324)
(8306)
贸易(8306)
(8055)
农业(7957)
业经(7831)
(6937)
银行(6917)
(6797)
(6789)
机构
大学(153476)
学院(152635)
(63554)
经济(62204)
管理(57280)
研究(50325)
理学(49219)
理学院(48680)
管理学(47890)
管理学院(47605)
中国(38712)
(38190)
(31904)
科学(31717)
(28176)
(26944)
财经(26416)
研究所(24107)
(23865)
(23732)
中心(23677)
业大(23602)
农业(22409)
经济学(20170)
北京(20072)
财经大学(19156)
(18887)
师范(18706)
经济学院(18526)
(18296)
基金
项目(96723)
科学(74208)
研究(70156)
基金(68853)
(59497)
国家(59004)
科学基金(49562)
社会(43067)
社会科(40748)
社会科学(40732)
(38351)
基金项目(36866)
教育(32738)
(31942)
自然(31804)
自然科(31012)
自然科学(30999)
自然科学基金(30431)
编号(29442)
资助(28878)
成果(24762)
(22056)
重点(21945)
(20523)
课题(19972)
(19619)
科研(19302)
教育部(18672)
(18632)
大学(18466)
期刊
(68805)
经济(68805)
研究(45605)
(35681)
中国(29347)
学报(25274)
(24608)
科学(21209)
大学(18563)
管理(17733)
学学(17581)
农业(16179)
财经(13654)
教育(13262)
(12923)
金融(12923)
技术(12626)
经济研究(11746)
(11607)
业经(10578)
问题(9661)
财会(9376)
会计(9012)
(8928)
(8289)
技术经济(8226)
(7867)
理论(7771)
统计(7758)
(7272)
共检索到227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春荣  
随着《预算法》的出台和财政制度的规范化, 关于财政赤字是“硬赤字”,还是“软赤字”已无需争论了, 但关于财政赤字统计口径, 仍有一些误解需要澄清, 本文通过对几个方面的讨论, 以期对财政赤字口径有较为确切的认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邦驰  叶子荣  
如何正确认识财政赤字效应?为此,本文作者从财政赤字类型、特定的经济背景及弥补赤字的方式等方面,对财政赤字效应进行了具体分析,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邦驰  叶子荣  
财政赤字效应辨析刘邦驰叶子荣一辨析财政赤字的效应,必须根据财政赤字类型、经济条件、弥补赤字的方式等辩证地分析,绝对化、简单化都难以揭开其面纱、显示其奥妙之所在。财政赤字是相对财政平衡而言的。我国传统财政理论认为,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当年大体相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建良  
我国财政赤字与货币供应量有着必然联系.我国举借内债、外债被列为财政预算收入,并相应安排为当年财政预算支出,并未用来弥补财政赤字.因此,财政赤字的发生即是货币的“空投”,即是货币的超额供给.我国财政向银行借款,一不付息,二无偿还期限,实为强占银行资金.必须改革借款办法,规定偿还期限和利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景明  
本文梳理出了2008-2018十年来我国财政赤字特点,总结出十年间中央与地方两方赤字占赤字总额的比重。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有两点内在联系:一是政府发行债务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二是偿还债务会推高财政赤字。近十年我国积极实行财政政策扩大赤字规模,使债务规模急剧放大。从总体制度安排来看,福利型财政赤字在我国将是一种长期性的现象而且具有强烈的增长冲动,具体原因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结构变化、税收中低速增长三点。我国将从调整财政赤字弥补方式,从预算资源状况出发筹划发展和建立地方债指标分配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挂钩机制三个层面严格管控财政赤字,制定出务实可行兼顾多方利益的财政政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亲培  陈力恒  
目前我国财政赤字规模适度,但赤字规模有恶化趋势,财政状况不佳。必须提高财政支出效率,逐步改善财政状况,积极预防财政风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雍君  
财政赤字是判断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常用的指标。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和预决算报告披露,2016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但人们很少设问:现行口径计算的财政赤字是否正确?其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实际上,现行口径计算的财政赤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问题,容易产生误导性。鉴于财政赤字及其涉及的收入和支出都是影响宏观经济管理和财政政策分析的最重要的数据,有必要重新界定并正确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邵培德  
纵观国际范围内财政赤字的历史发展,对之作些比较分析,即可发现: 一、财政赤字的基本定义因国而异由于各国对财政收支范围界定不一,因而导致对财政赤字基本定义的不同。归纳起来,大致分成三类:(1)“赤字的总差额概念”,即财政赤字是财政总支出(含经常性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浩江  
本文在分析财政赤字与税收、国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指出财政赤字的内生性。通过VAR模型模拟了财政赤字对GDP的冲击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何乘才  
自 1 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 ,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都大大增加了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近年来的财政赤字过大吗 ?是否会引起财政危机 ?本文根据政府跨时预算约束理论 ,利用协整方法 ,从动态角度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我们发现 ,尽管 2 0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财政赤字 ,而且近年来财政赤字增加了 ,但没有证据表明我国的财政赤字过大。因此 ,我们的结论是 ,我国的财政赤字政策是可持续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庆旺  三好慎一郎  赵志耘  
本文根据传统的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所建立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赤字对利率的影响。作者认为,在用发行公债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情况下,赤字无论是由于增加财政支出还是由于减税速成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市场利率水平上扬.但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经济运行中,计划利率体制使得利率水平对预算赤字的反应灵敏度很小;财政银行仍捆在一起的传统体制使得公债利率对银行利率没有推动作用;银行透支是中国预算赤字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所有这些原因使得预算赤字对利率水平几乎没有上扬的压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彩虹  
论财政赤字行为与赤字政策陈彩虹在财政赤字理论中,已有的理论似乎过于重视财政赤字的政策性意义,对于财政赤字的一般性内容,即赤字本身的规定性,可以说没有过细的分析与研究,或者说是有所忽略。通常将其作为双重性的经济政策来看待,一方面,将赤字作为财政政策的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志耘  吕冰洋  
本文首先通过把财政收支引入居民消费函数,估计财政赤字对民间消费的影响;然后,分别从经济周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以及资本收益率等角度,分析财政赤字对民间投资的影响。其结果均表明,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所导致的财政赤字,并没有产生排挤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双林  
本文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以国际主要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中国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变化,探讨美国、日本等国高赤字和高债务的深刻教训,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国政府债务近20年增长很快,债务规模已相当可观。处在高速增长期,中国应该尽量削减财政赤字,减少债务的积累,为经济长远发展留下余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